1.关于计谋的诗句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明·无名氏《临潼斗宝》头折:“未知那小将军,怎生排兵布阵,运智铺谋,有何计策,保某赴会去也。”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哥也,你可怜见同衙共府,你休要运计铺谋。” 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尚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汉·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与杨子直书》:“而近年一种议论,乃欲周旋于二者之间,问互委曲,费尽心机。” 2.有关诸葛亮的诗句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 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王安石: 《诸葛亮诗》 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陆游 《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 投宿渔梁溪绕屋,五更听雨拥篝炉。少时谈舌坐生风,管葛奇才自许同……酒醒顿觉狂堪笑,睡起方知梦本空。它日故人能忆我,葛仙矶畔觅渔翁。 “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 “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谒汉昭烈帝惠陵及诸葛公祠庙》) “壮气河潼外,雄名管乐间”(《感旧》)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千秋有管葛,看镜汗吾颜”(《昼卧》) “登堂骨高遗像,千载愧吾颜”(《感旧》)。 3.千古风流人物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书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屈原 4.与壮士有关的诗句有哪些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 羽檄起边亭,① 烽火入咸阳。 征骑屯广武,② 分兵救朔方。③ 严秋筋竿劲,④ 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⑤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⑥ 箫鼓流汉思,⑦ 旌甲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⑧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⑨ 【作者】 414-466,字明远。 东海(今江苏涟水)人。出身贫寒,虽才华出众,却一直 不得意。 曾做过宋临川王刘义庆、始兴王刘浚的侍郎,及临川王刘子顼的前参 军,掌书记。后死于乱军中。 诗文俱佳,七言乐府尤受后世推重。有《鲍参军 集》十卷传世。 【注释】 ①边亭:遢境上的亭候,驻兵伺候敌寇的地方。 ②广武:县名,今山西省代 县。 ③朔方:郡名,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套外资河西岸。 ④筋竿:即弓箭。 ⑤遥相望:言不绝于路o ⑥这二句写队伍在途中前进。飞梁:高架的桥梁象 凌空飞起。 ⑦此句言军乐传达出汉人的情思。 ⑧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⑨国疡:为国战死的人。【品评】 本篇属《杂曲歌辞》,写壮士从军卫国的壮志和朔方边塞的风物。 全诗可 分为三层。第一层写边塞报警,天子派兵救援。 第二层写边塞的苦寒,战斗的 艰苦。第三层写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决心。 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很有表现力。比如开头两句:“羽檄起边亭,烽 火入咸阳。” 前一句中的“起”字,点出警报来得突兀;后一句的“入”字, 则使人意识到军情的紧急,用字很有气势。再如写边塞的环境:“疾风冲塞起, 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边塞的风砂是那样疾猛,边塞的气 候是那样寒冷,连战马也蜷缩起身子,它的毛竖起来象刺猬一样,角弓也冻硬 了,拉都拉不开。 可以想象,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持抗敌的将士们经受 了多少磨难。鲍照虽然没到过朔方,却凭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出色地描绘了 一幅边塞绝域的图画。 这首诗音节高亢,气势凌厉,笔力刚健,全无南朝诗歌 的柔靡。诗人笔锋往复自如,不断变换角度。 这些跳动的情节使诗歌的旋律显 得紧促,充分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内心情感 咏 荆 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究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清代大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九)》中云:“陶潜诗喜说荆轲”。其实,现存的《陶渊明集》中,咏荆轲诗公此一首。 因为此诗以较长的篇幅,笔酣墨饱地歌颂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荆轲的侠义精神,所以给龚自珍留下了“陶潜诗喜说荆轲”的深刻印象。又因为此诗与陶诗中的《读山海经》组诗里的“夸父诞宏志”、“精卫衔微木”诸篇,一反诗人的那种冲淡静穆的“田园诗”的风格,显出“金刚怒目”的另一种神态,透泄出诗人心系功业、壮怀激烈的另一种怀抱,所以这种“猛气充长缨”的“商”、“羽”之声,尽管在陶渊明复沓吟唱的田园牧歌中仅是偶露峥嵘的变“徵”之音,但却特别移人视听,动人心魄。 宋代的老夫子朱熹早从陶渊明的此类诗作中窥出诗人的潜在心声。他在《朱子语类》中指出:“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 荆轲刺秦,事见《史记·刺客列传》。此诗虽以《史记》的记载为本,叙写了刺秦的整个始末,但诗的重点显然是在易水壮别的场面上。 诗的前四句写荆轲受知于燕太子丹,受命除暴扶弱,报仇雪耻。“招集百夫良,岁暮得到卿”,从“善养士”的燕太子丹的角度,烘托出荆轲是百里挑一、得之不易、可托重任的豪侠之士,为荆轲的出场作了必要的铺垫。 自“君子死知己”以下在“且有后世名”的长达十六句的主要篇幅用于铺写易水壮别、慷慨赴义的动人场面。诗中用“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的夸张性的外观情态的描写,揭示出荆轲嫉恶如仇,壮怀激烈的内在精神。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的对句,巧由“风萧萧兮易水寒”化出,强烈地泻染了荆轲慷慨赴死的悲壮气氛。“心知去不归”脱胎于“壮士一去不复还”,但将送行者的唱词变为荆轲的内心独白,并缀以“且有后世名”一句,这便从人物的心理内涵中显现了豪侠之士轻生死、重名节的凛然气慨,预示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剧结局。 易水壮别,作为全诗的重心,写得有声有色,气氛浓重,情景如见。清人张潮对此品评道:“写壮士,须眉如画,状易水,萧森之气凄然。” 接着,诗人以精炼的笔墨叙写荆轲的飞盖入秦和秦庭一击。由于这是一次奇功未成的失败之举,所以便无必要绘声绘声地实写行刺的细节,诗人着力表现的仍是荆轲在燕入秦途中的那种“登车可时顾,飞盖入秦庭”的迫不容缓、义无返顾的慷慨赴死气概。 最后,诗篇以四句深沉感叹托意作结。惋惜之余,表达出由衷的钦慕。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荆轲刺秦,。 5.有关壮士的诗句《杂曲歌辞·壮士吟》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杂曲歌辞·壮士行》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杂曲歌辞·壮士行》 年代: 唐 作者: 鲍溶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砂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杂曲歌辞·壮士行》 年代: 唐 作者: 施肩吾 一斗之胆撑脏腑,如磥之筋碍臂骨。有时误入千人丛,自觉一身横突兀。 当今四海无烟尘,胸襟被压不得伸。冻枭残虿我不取,污我匣里青蛇鳞。 《壮士吟次唐人韵》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士厌贫贱思起家,富贵何在发已华。不如为国戍万里,大寒破肉风卷沙。 誓捐一死报天子,兜鍪如箕铠如水。男儿堕地射四方,安能山栖效园绮! 塞云漠漠黄河深,凉州新城高十寻。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平生铁石心。 《杂咏一百首·博浪壮士》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殿上俄流血,沙中竟脱身。乃知燕刺客,有愧汉谋臣。 《读刘与权壮士歌》 年代: 宋 作者: 吴芾 满眼烟尘未息戈,御戎无策奈愁何。一尊浊酒空庭晚,独自歌君壮士歌。 《古壮士歌》 年代: 明 作者: 顾璘 山西壮士何才雄,虬须燕颔生英风。青春挟槊三边外,白昼探丸九市中。 一身列侍麒麟殿,跨出龙驹万人羡。狐腋朝裁赵客裘,鹈膏夜淬吴王剑。 生年十五事横行,肯学操觚记姓名?当衢贾勇万乘避,临危重义一身轻。 田文鸡狗真余子,有足不曳春申履。眼前国士稍倾心,慷慨桥阴为君起。 《壮士篇》 年代: 明 作者: 张璨 腰怀七尺剑,思欲从沛公。项籍妇人仁,不足与成功。 乾坤动杀机,惨淡斗蛇龙。纵观天下势,形胜惟关中。 据险临诸侯,孰敢当吾锋。古来豪杰士,不识刀与弓。 良平真壮夫,筹画在心胸。樊灌鹰犬劳,萧何为发踪。 君看帷幄里,实有万夫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