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大讲坛之宋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好象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 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若强盛,那么它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这里文指的是文风或者说一个社会的风气吧,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专门读书,钻研学问的话,那么就必须脱离生产劳动,也不能去打仗,这在宋朝就叫做"养士""八股"确立之后,天下的秀才就专门来钻这个东西捞取功名利禄养活自己,所以也就没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个国家"文风"越盛,那么做实事的人就越少,这个国家也就会出问题了。 历朝写诗的人很多,宋诗也很有名,为什么独独诗以"唐"命名呢?唐诗就算是歌颂风花雪月,也有一股质朴的美,透露出这个民族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而宋词则是比较多矫饰浮夸的文风,一个国家的文化若是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那么它就是强势的,有生命力的,比如现在的美国, 和亲政策如果是汉朝使用,那么是一种缓兵之计,修养生息的方法,但是宋朝,我看不到它起了什么好的作用,割地求和,苟延残喘而已,有的论者居然还说“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和解”,我真不知是何居心所在?倘若日本灭了中国,那么慰安妇也可谓民族和解的先锋了,呵呵。 在进化论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和“假设”,只有残酷的现实,呵呵,宋朝被野蛮民族灭掉,这就是结果,而士大夫群体人格的堕落,从这个帮闲享乐的社会就开始出现征兆了。 词牌名的来历 渔歌子:又名《渔父》。 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词牌浅释 词都有词牌。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 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三种: 一、本来是乐曲名称。 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 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 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三、原来是词的题目。 如渔歌子是咏渔家生活的,。 2.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过什么百家讲坛_王立群读史记 01_史家绝唱-王立群 02_宫闱角逐-王立群 03_立储风波-王立群 04_储君之争-王立群 05_继位太子-王立群 06_景帝清障-王立群 07_平安太子-王立群 08_董生对策-王立群 09_窦婴为相-王立群 10_太后乾政-王立群 11_田窦交恶-王立群 12_窦婴之死-王立群 13_汉匈交兵-王立群 14_马邑之谋-王立群 15_阿娇失势-王立群 16_初露锋芒-王立群 17_李广难封-王立群 18_公孙丞相-王立群 19_煽风点火-王立群 20_借刀杀人-王立群 21_琴挑文君-王立群 22_情变之谜-王立群 23_以死杀人-王立群 24_童言无忌-王立群 25_淮南大案-王立群 26_皇室恩怨-王立群 27_一错再错-王立群 28_另类奇才-王立群 29_庐山真面-王立群 30_一代将星-王立群 31_万石之家-王立群 32_宠信江充-王立群 33_太子失宠-王立群 34_巫蛊之祸-王立群 35_临终托孤-王立群 36_千秋功过-王立群 37_绝笔之作-王立群 3.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记》史实的识记能力,题目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表述错误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史记》是作者是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历史,是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A,B正确,D项从属于这个时间段,正确,C项说记述了从元谋人到汉武帝的历史,是错误的,此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该题以百姓喜闻乐见的《百家讲坛》为素材设计问题,形式新颖,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先要对史记这一概念清楚,包括作者,记述了时代,内容,体例,意义等,然后在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表述错误的选项,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 4.王立群百家讲坛全集 视频和音频亲,已发送,请注意查收~ —————————— 如果没有收到,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邮件可能会被默认为垃圾邮件了~ 【解决方法】:请亲自己动手,把资源从“垃圾邮件”里解救出来吧~ 2、邮箱地址写错了~ 【解决方法】:请亲在追问里更正出正确的邮箱地址~ 3、系统出现BUG,导致没有收到邮件~ 【解决方法】:请亲继续追问我,我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再次发送~ —————————— 如果还有疑问: 请【带着问题网址】给我回信 or 继续追问我 ~ —————————— 请问解决亲的问题了吗? 如果解决了 分不在多,采纳就行 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