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细小的诗句

1. 形容微小的诗句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所见 (清)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 形容微小的诗句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村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所见

(清)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3. 形容细小的成语

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

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八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已,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

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不遗巨细 连极细小处也不放过。

出处:廖仲恺《答胡适井田书》:“可见先生对一个问题不肯苟且的态度,不遗巨细的精神。真是佩服。”

洞察秋毫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睹微知著 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出处:《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 繁枝细节 繁多且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的琐细部分。

出处:朱自清《罗马》:“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象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

分寸之末 比喻微少、细小。 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分毫析厘 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

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采,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过隙白驹 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和风细雨 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

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横生枝节 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出处:宋·叶适《水心文集·答少詹书》:“少詹既未能从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节横生,意见多疑。” 虎珀拾芥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

比喻互相感应。 出处: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拾芥,磁石引针。”

鸡零狗碎 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 出处: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斤斤计较 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出处:《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谨小慎微 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井蛙醯鸡 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敬小慎微 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

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刻画入微 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

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蛮触相争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

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毛发丝粟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出处:宋·欧阳洵《上欧阳内翰书》:“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毛举细务 毛举:琐碎列举;细务:小事。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末节细行 指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群蚁溃堤 溃:溃决。细小的蚁洞可以溃决堤坝。

比喻细小的漏洞可以酿成大错。 慎小谨微 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丝恩发怨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琐尾流离 琐尾:细小时美好;流离:枭的别名。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土穰细流 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

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穰,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

4. 描写春雨多亮细的诗句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

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

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

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

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

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

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写入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鱼方上浮,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

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

(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近处杏花映日,动静相宜,声色互衬,展现出江南农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另外,借雨起兴抒情的诗也不少。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

5. 形容"细小"的成语有哪些

1.半丝半缕

【拼音】: bàn sī bàn lǚ

【解释】: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出处】: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毫发丝粟

【拼音】: háo fā sī sù

【解释】: 形容极其微小。

【出处】: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3.毫厘千里

【拼音】: háo lí qiān lǐ

【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4.毫厘丝忽

【拼音】: háo lí sī hū

【解释】: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出处】: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5.毫末之利

【拼音】: háo mò zhī lì

【解释】: 毫:细毛;末:不重要的,轻微不足道的事物。极微小的利益。

【出处】: 宋·欧阳修《原弊》:“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之利。”

6. 形容细腰的诗句

腰若流纨 、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盈盈一握若无骨,风吹袂裙戏蝶舞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细腰楚姬丝竹间,白苎长袖歌闲闲,岂识苦寒损朱颜。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梦泽(李商隐)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李商隐)

(其一)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