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形容脚踏实地诗句

1. 描写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的古诗词

描写“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的古诗词有: 1、《题竹石》 年代: 清 作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行路难 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4、《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书愤》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6、《过零丁洋》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8、《咏石灰》 年代: 明 作者: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9、《金缕衣》 年代: 唐 作者: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10、《答章孝标》 年代: 唐 作者: 李绅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2. 既有仰望星空的诗意 又有脚踏实地的坚定 这句话出处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作文题,要求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题目取材于**总理的一首诗歌《仰望星空》。

后来人们不断演变成为:“既有仰望星空的诗意 又有脚踏实地的坚定”温总理多次对青年学生提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的希望。2010年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在北大看望大学生时,在北大学生书画研究会的书画展室,当温总理缓步走进来时,同学们都很兴奋,大家都在想着应该给温总理写点什么,这时,学生书画社社长、哲学系学生李丹琳想到了温总理那首著名的诗歌《仰望星空》,随即为温总理书写了“仰望星空”四个大字;温总理看完大学生的书法作品后,微笑着说:我和上四个字,于是挥毫写下“脚踏实地”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3. 与“脚踏实地”类似成语有哪些

兢兢业业

安分守己

实事求是

踏踏实实

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基本释义: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 处:《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造句:

1、对待家人,父亲关爱有加;对待工作,他兢兢业业。

2、而且两年来,它也兢兢业业,不辱使命。

3、要想成功就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要想一步登天。

4、班长每天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不为名,不为利。

5、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

4. 类似于脚踏实地的成语

兢兢业业

jīng jīng yè yè

[释义]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语出] 《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正音] 兢;不能读作“jìnɡ”。

[辨形] 兢;不能写作“竞”或“竟”。

[近义] 脚踏实地

[反义] 敷衍了事 敷衍塞责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宾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见“脚踏实地”(499页)。

[例句]

①他做工作~;从不偷懒。

②李师傅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英译] cautious and attentive

5. 形容踏实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足履实地、笃实好学、不敢告劳 。

1、实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译文:爱好古代文化,用实事去追求它。

2、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释: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自: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译文:“你曾经问邵康节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你是脚踏实地的人。

3、足履实地 [ zú lǚ shí dì ]

解释: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出自:《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译文:平时常说:我没有别的长处,只有能够脚踏实地地。

4、笃实好学 [ dǔ shí hào xué ]

解释: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出自:唐 李延寿《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5、不敢告劳 [ bù gǎn gào láo ]

解释: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出自:周 佚名《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译文:尽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劳烦不敢言。

6. 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勤恳塌实的成语

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兢兢业业

— 汉 典 Zdic.net —

--------------------------------------------------------------------------------

【解释】: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汉 典 Zdic.net —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示例】:于是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厉害,自此俱~,不敢偷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近义词】:脚踏实地

【反义词】:敷衍了事、敷衍塞责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7. 脚踏实地的名人事例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

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

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他也因此有些骄。

8. 与“脚踏实地”类似成语有哪些

兢兢业业 安分守己 实事求是 踏踏实实 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 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基本释义: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 处:《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造句: 1、对待家人,父亲关爱有加;对待工作,他兢兢业业。

2、而且两年来,它也兢兢业业,不辱使命。 3、要想成功就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要想一步登天。

4、班长每天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不为名,不为利。 5、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