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疾病的古诗词有哪些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唐代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译: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宋代: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译:渐渐远离了岭南瘴气蒸郁的地方,前面不远就是湘潭;身体多病,衰弱疲惫,内心痛苦不堪。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唐代:柳宗元《咏三良》 译:魏武帝之子之所以不从父命,以人为殉,是认识到父亲被疾病搞迷乱了,遗命不需要遵从。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译: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李清照《病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译: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病逢病军人》 译:军人在行军途中经常患病,住宿时又没有粮食吃。在万里归乡的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未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生病之际,他头发蓬乱,在古城下哀吟,身上的刀箭伤口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李煜《病中感怀》 译:我的憔悴这几年来更加深重了,萧条的情景又加重了自己内心的感伤。连吹来的风都威严地侵寒我病中的身体,下雨的声响也如同在叹息愁肠。夜晚的鼎只是用来给我煎药,早晨起来,看到我的须发半白如霜。我的前世今生究竟又是什么命运呢?有谁能替我去问无所不知的空王佛呢?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唐代: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译: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唐代:杜甫《病马》 译: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译: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2.形容病得很严重的成语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不治之症、不可救疗、气息奄奄 一、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译文】:有病不可以治的,在肓之上,膏的下面,药效达不到达不到,再也挽回不了。 二、无可救药 [ wú kě jiù yào ] 【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译文】: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作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三、不治之症 [ bù zhì zhī zhèng ] 【解释】: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四、不可救疗 [ bù kě jiù liáo ] 【解释】: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译文】:现在楚国滥用刑罚,他的大夫逃向四面八方,而为的主谋,来危害楚国,没有可以治疗。 五、气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自】: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译文】: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请息奄奄,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