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谋划”的诗句有哪些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释义: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释义: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 释义: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 4、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 释义:什么地方采白蘩,沼泽旁边沙洲上。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家祭祀用。 5、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钱公良测语·规世》 释义:做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都负不了责,又拿什么对别人负责。 6、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 释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7、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 释义:集中天下之利益(财富)的人,应承担天下人的忧患,(有权)享受天下乐趣的人,应分担天下人的忧虑。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论衡》 释义: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释义: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 9、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诗集》卷四十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释义: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停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止住的时候。 10、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和陶拟古九首》 释义:谓涤净忧虑,恣逞情怀。放纵之情。动摇、涣散意志。年幼的时候,一门心思向远方出发,立志行走天下,无拘无束。 2.形容提前筹划的成语有哪些1.未雨绸缪[wèi yǔ chóu móu]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要防震灾,在平时就宜未雨绸缪,做好防灾准备。 2.神机妙算[shén jī miào suàn]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真是让人佩服 3.出谋划策[chū móu huà cè]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军事专家们也为这位总司令出谋划策。 4.深思远虑[shēn sī yuǎn lǜ]谋划周密,考虑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 他亲眼目睹了乌兰诺娃那柔美的芭蕾舞姿,真是深思远虑。 5.深惟重虑[shēn wéi zhòng lǜ]犹深思熟虑。谋划周密,考虑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 未雨绸缪出自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神机妙算出自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3.形容超前谋划、提前介入、未雨绸缪的俗语或者成语 形容解放思想、形容超前谋划、提前介入、未雨绸缪的成语:居安思危、居安虑危、安不忘危、有备无患、积谷防饥 形容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成语:刮目相看、另眼相待、今非昔比、日新月异、与日俱进 一、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释】: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平安无事时要想到以后可能发生的危险,想想就有准备,有备无患。 二、居安虑危 [ jū ān lǜ wēi ] 【解释】: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平安无事时要想到以后可能发生的危险,想想就有准备,有备无患。 三、安不忘危 [ ān bù wàng wēi ] 【解释】: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出自】:西周 周文王《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礼,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译文】:所以君子安而不忘危难,保存而不忘灭亡,治而不忘礼,这样,自身平安,国家可以保证的。 四、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平安无事时要想到以后可能发生的危险,想想就有准备,有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五、积谷防饥 [ jī gǔ fáng jī ] 【解释】: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出自】:元·高则诚《琵琶记·谏父》:“又道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译文】:又说是抚养孩子代替老,积储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 六、刮目相看 [ guā mù xiāng kàn ] 【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自】:西晋 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很久没见到过这人,今天看到了,立即重新刮目相看招待。 七、另眼相待 [ lìng yǎn xiāng dài ] 【解释】: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出自】:明·无名氏《霞笺记·拆情得喜》:“奴婢蒙娘娘另眼相待,实有冤苦在心。” 八、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解释】: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自】:宋·李曾伯《贺新郎·自和前韵》词:“问讯南州守。怅吾生,今非昔比,后犹在否?” 【译文】:问候南方各州守。我我的生活,今非昔比,后来还在吗 九、日新月异 [ rì xīn yuè yì ] 【解释】: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自】:汉 戴圣《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如果更新,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又一新 十、与日俱进 [ yǔ rì jù jìn ] 【解释】: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进步。形容不断进步或提高。 【出自】: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五十八:“二子位既成立,夫人因得冥心斋静,修真之益,与日俱进。” 【译文】:二子位已成立,夫人就得到冥心斋静修,修行的好处,不断提高 4.形容战略谋划的名言名人名言 关于谋划的名人名言 语录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 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计熟:计划成熟。举:发动战争。这两句大意是:计划成熟,诸事安排稳妥,然后采取军事行动,一定能获得成功。这二句也是讲有备才能获胜。这个有备包括周密的谋划和诸事的安排。常言道:“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见《六韬·三疑》),稍有不慎,可能会全军覆没,因而战前必须多思多虑,谋划周密。战争又是实力的对抗,必须安排好后方,处理好各种关系,有充足的物质储备,才能一举获胜。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谋划名言 战国·庄周谋划事情如果没有主见就会陷入困境中。事情假如没有做过准备就做不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和事先的准备,否则必会一事无成。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说丛》 汉·刘向《说苑·说丛》。谋;谋划。先,先于。这两句大意是:先谋划好了再去行动,事业就繁荣昌盛;先有行动然后再击进行谋划,事业就会失败。作任何事情,事先没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预算.审慎的谋珞就盲目行动,或待行动之后再击谋划,结果没有不失败的,就像先施工再设计图纸,先打仗再制定作战计划,先动手术再拟订手术方案一样。~的古训,对工作马虎,心中无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人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着亡。 ——唐代文人 马总 《意林》 唐·马总《意林》引《太公金匮》。先谋:先作打算。事:做事。这两句太意是:先谋划后办事的昌隆。先办事后谋划的败亡。做事须有谋划,有准备,来雨绸缪才易获得成功;如事先没有打算,心中无数就盲目办事,一遇困难猝然不知所措,就易于失败。这两句话是普通常识,也是至理名言,唐人陆予昂说“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图者失”;来人辛弃疾说“事未至而预图,刚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我是要求速度的,尽快实施,我不会说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这个规划书标点符号都改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件事情,我不会。我是边实施边做边修正。只要有三分把握的事,我就敢去做。 —— 黄光裕 当你打算和一个人共同生活、白头偕老的时候,用五、六年的时间来做巨大而又必需的考察大概不算长……我希望卡尔跟我在一起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在一起是幸福的一样。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不仅应该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且也应该成为他的同志,他的谋划人,不仅要相信而且要相敬。因为其中包括我的全部精神生活。不然的话,婚姻只不过是庸俗的契约,生锈的锁链,互相的折磨。 —— 燕妮 谋划的名言 5.形容抢前抓早,提前谋划的成语,典故有哪些一、形容速度快的成语 【成语】 健步如飞 【释义】: 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成语】 脚不点地 【释义】: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七八个老妪丫环,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贼戏弥陀一般,脚不点地,拥到新人面前。” 一日千里 【释义】: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风驰电掣 【全拼】: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释义】: 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出处】: 《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电光石火 【释义】: 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迅雷不及掩耳 【全拼】: 【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 【释义】: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稍纵即逝 【全拼】: shāo zòng jí shì 【释义】: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二、形容拼搏进取的成语 衔胆栖冰 【全拼】: 【 xián dǎn qī bīng 】 【释义】: 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 《晋书·刘元海载记》:“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释义】: 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引锥刺股 【全拼】: yǐn zhuī cì gǔ 【释义】: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十年磨剑 【释义】: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出处】: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孙康映雪 【释义】: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出处】: 《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艰苦卓绝 【全拼】: jiān kǔ zhuó jué 【释义】: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出处】: 《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 悬梁刺股 【全拼】: 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 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6.描写规划的诗句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雾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湿 .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奠桂酒兮椒浆.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8.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9.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2、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13、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14、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 15、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16、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17、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18、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19、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20、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