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的悲惨境遇的成语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卖儿鬻女 指生活无依,被迫卖掉自己的女儿。 目不忍视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卖妻鬻子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罗雀掘鼠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苦不可言 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苦海无边 原为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常和“回头是岸”连用。 苦不堪言 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佳人薄命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家败人亡 家庭败落,家人死亡 家破人亡 家庭破产,人口死亡。 红颜薄命 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多灾多难 指灾难深重 惨不忍睹 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惨不忍闻 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 惨绝人寰 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遍体鳞伤 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沿门托钵 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易子而食 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2.形容人处境尴尬又心有凉意的古诗词1、《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年代: 清 作者: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2、《钗头凤•世情薄》 年代: 宋 作者: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3、《减字木兰花•此身已老》 年代: 宋 作者: 吴儆 此身已老,三径都荒长却扫。 面目尘昏,怕著朝章揖贵人。 难瞒明眼,只有青山堪作伴。 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 4、《斯干》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 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蠹蠹。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 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5、《采桑子•谁将一点凄凉意》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谁将一点凄凉意, 送入低眉。 画箔闲垂, 多是今宵得睡迟。 夜痕记尽窗间月, 曾误心期。 准拟相思, 还是窗间记月时。 3.形容人处境尴尬又心有凉意的古诗词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钗头凤》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4.古代诗歌农民处境悲惨的诗句呵和意思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盛夏,天气又干又热,太阳光非常炽热,就像是燃烧的火焰。在这强烈的阳光烧烤下,田野里尚未成熟的庄稼变成枯焦的样子。农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种植的庄稼将要失收,一年的辛苦要落空。以后没有粮食来养活一家人,况且,还有沉重的租税压在身上,怎么能够活下去呀?他们的心里焦急万分,就像是开水在煮。 旧社会的农民生活这样痛苦,可是那些贵族豪门子弟,一点也不劳动。他们靠农民的血汗养肥自己。炎热的夏季,他们十分清闲自在,扇子摇摇,潇潇洒洒。 这一首古代民歌,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生动恰切的对比,鲜明深刻地揭示出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 悯农》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浔溪棹歌》 --清·董恂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形容“境遇”的词语有哪些1.安常处顺 【拼音】: ān cháng chǔ shùn 【解释】: 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出处】: 《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举例造句】: 安常处顺,以为社会一健全分子,以徐徐发达,人尽能之,岂待我辈。 2.随俗浮沉 【拼音】: suí sú fú chén 【解释】: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出处】: 《元史·泰不华传》:“泰不华尚气节,不随俗浮沉。” 【举例造句】: 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 3.安常履顺 【拼音】: ān cháng lǚ shùn 【解释】: 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出处】: 《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举例造句】: 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 4.随遇而安 【拼音】: suí yù ér ān 【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寓而安,斯真隐矣。” 【举例造句】: 不过能够随遇而安——即有船坐船云云——则比起幻想太多的人们来,可以稍为安稳,能够敷衍下去而已。 5.朝不保暮 【拼音】: zhāo bù bǎo mù 【解释】: 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二千石长吏遇民如虏,或卖用田宅,或绝命捶楚,大小无聊,朝不保暮。” 【举例造句】: 彼恃多数之后援以执政者,时时皆有朝不保暮之心,从皆怀五日京兆之想,其复何国利民福之能务也! 6.古代诗歌农民处境悲惨的诗句呵和意思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盛夏,天气又干又热,太阳光非常炽热,就像是燃烧的火焰。 在这强烈的阳光烧烤下,田野里尚未成熟的庄稼变成枯焦的样子。农夫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种植的庄稼将要失收,一年的辛苦要落空。 以后没有粮食来养活一家人,况且,还有沉重的租税压在身上,怎么能够活下去呀?他们的心里焦急万分,就像是开水在煮。旧社会的农民生活这样痛苦,可是那些贵族豪门子弟,一点也不劳动。 他们靠农民的血汗养肥自己。炎热的夏季,他们十分清闲自在,扇子摇摇,潇潇洒洒。 这一首古代民歌,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生动恰切的对比,鲜明深刻地揭示出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 悯农》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浔溪棹歌》 --清·董恂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