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兰品性的诗句

1.具有竹子、兰花品格的名言诗句

凌云劲竹真君子

空谷幽兰绝美人

关于竹子的诗词:

欧阳修.宋(1009-1072)。醉翁。

秋晚凝翠竹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宋·黄庭坚

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杨万里.宋(1127-1206)。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陶渊明 .东晋(365-427)。潜,元亮。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李商隐 唐

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杜甫 唐

题刘秀才新竹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郑板桥 清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关于兰花的诗词: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杜牧《兰溪》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 宋·苏轼《题杨次公蕙》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郑板桥《峤壁兰》

2.关于兰的诗词

周 易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屈 原《九歌》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张 衡《怨 篇》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释无可《咏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花药四时相续,常可留玩)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陈 陶《种兰》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岛,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 杜 牧《蕲州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温庭筠《兰》 芃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热于庭,亦既愈岁,而芃然蕃殖。

自余游者,未始以芳草为遇矣,因悲夫物有厌常而返,不若混然者有之焉,遂寄情于此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疏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艺幽深,彼美香素茎。 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 赏际林壑近,泛馀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 妍媸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真隐谅无迹,激时犹简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唐彦谦《兰》(二首)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黄 滔 《芳草》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

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张友正《春草凝露》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渐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浥迳,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崔 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韩 偓《偶题》 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

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孙 顾《清露被皋兰》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

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 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

的砾添幽兴,芊绵动远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

为感生成蕙,心同葵藿倾。 赵元淑《闻杨炯幽兰之歌作》 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

鸿归燕去紫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 贯休《书陈处士屋壁》 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

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

那应迎鹤书,肯羡于洞洪。 《秋望寄王使君》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曰,清啸正相宜。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上官仪《假作幽兰诗》 日月虽不照,馨香要自丰。

有怨生幽地,无由逐远风。 李 峤《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王 勃《春兰》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陈子昂《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 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 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 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 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咏 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李 白《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

3.有关兰清高的诗句

张学良《咏兰》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陈毅《幽兰》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郭沫若《咏兰》 泽国孤臣邈,澧兰尚有香。 年年春日至,回首忆高阳。

香本无心发,何须譬作王? 寄言谢君子:实在不敢当。 书幽芳亭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4.与兰有关的诗词及解析

苏轼(1037-1101)一生坎坷,曾两次任杭州太守,多次来过越州。元?五年(1090年)在杭州为友人杨次公题春兰和蕙诗各一首。其《题杨次公春兰》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诗颂选赞杨次公画出了春兰之"真色",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兰本来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为它有芳香,借清风而远播。从中也抒发了自己真色不变的品格。他的《题杨次公蕙》诗也是如此:"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幻色虽非实,真相亦竟空。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诗从兰蕙同族写起,指出它们均为屈原原佩。"水仙"即屈原。《拾遗记》写楚人思念屈原,称他为水仙。后四句写杨次公的蕙图,观者疑为真蕙,一缕微馥似扑鼻而来。诗侧重于写兰蕙的幽香。

兰花因其高洁,历来是诗人的宠爱。

清代缪公恩在《露兰》诗说:“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他把兰花的姿态描摩成面颊上笑成酒涡而含羞的女子,洁白的素心像被洗去了油污一样朴实而美丽。

清代张纶英《兰草》诗说:“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他把兰花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面目美丽的女子。清代张问陶《兰》诗说:“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他把兰花花姿描拟成飞舞欢笑的目样。

清代李慈铭《题子缜画兰二绝句》(其二)诗说:“绰约丰肌分外妍,镜中倩影不胜怜。”他把兰花的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她丰满的肌肤格外争妍斗艳的女子。深居皇宫的康熙皇帝也赞颂兰花“婀娜多姿碧叶长”,把兰花的轻盈美丽的花姿造型,描侩得令人叫绝。这可能是古人对兰花花姿最类的描绘了。

张学良将军的《咏兰诗》说:“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他把兰花的花姿比喻风度仪态高雅的君子。

5.形容“竹子和兰花品格”的名言诗句有哪些

1.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春笋满山谷。

诗词如潮海,不与群芳争艳。

2. 《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 《冉冉孤生竹》

两汉:佚名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4.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代: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5. 《竹》

唐代: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6. 《点绛唇(兰花)》

宋代: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7. 《兰溪》

唐代: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