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一语道出道理的诗句

1.表示道理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8.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9.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1. 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2.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4.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5.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能体现出一个道理的古诗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3.形容说得很有道理的成语

原发布者:**亚

形容说话有道理的成语【篇一:形容说话有道理的成语】醍醐灌顶: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非常有道理的话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忠言逆耳:正直劝告有道理的话一般听起来会非常的不顺耳朵,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1【显而易见】:形容做的事情或说的话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的明显,极容易看清楚事实的真相。2【义正辞约】: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3【文以载道】: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4【通元识微】: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5【颠扑不磨】: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同颠扑不破。6【言之有礼】:说的话有道理。7【攧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8【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9【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10【至德要道】: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11【析精剖微】: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12【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13【怡然理顺】:怡然:快乐的样子。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14【名正理顺】: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15【一理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16【智者见智,仁者

4.形容一句话说得好有道理的成语

振振有词

zhèn zhèn yǒu cí

[释义] 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语出] 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辨形] 振;不能写作“震”。

[近义] 理直气壮 义正词严 念念有词

[反义] 理屈词穷 张口结舌

[用法] 有时用作贬义。表示理由似乎很充分;实际并不充分。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理直气壮”都可形容因自以为理由充分而说话气盛。但理直气壮是因为理足而气壮;有时指语言;有时指行动、行为;~是有充足的分辩理由;主要是指语言;不能表示行动。

[例句]

①晏子~地驳斥了楚王对齐国的诬蔑。

②你别看他表面理直气壮;~;实际内心空虚得很。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