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发展有气势的诗句

1.求教一些描写很有气势 奋发向前的诗句介绍公司发展的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

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

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

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

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

2.求教一些描写很有气势奋发向前的诗句介绍公司发展的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逗长歌正激烈地,魏文帝曹丕《燕歌行》逗短歌微吟不能长地和晋代傅玄《艳歌行》逗咄来长歌续短歌地等句,认为逗长歌地、逗短歌地是指逗歌声有长短地。

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逗乐府古辞地,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逗拟乐府地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逗唯才是举地,为此而先后发布了逗求贤令地、逗举士令地、逗求逸才令地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逗求贤歌地、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逗六解地(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看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逗贤才地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

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逗求贤地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逗贤才地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

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逗归心地了。 逗对酒当歌地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

这里讲逗人生几何地,不是叫人逗及时行乐地,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逗贤才地,提醒他们人生就象逗朝露地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逗愁地字,逗愁地到需要用酒来消解(逗杜康地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逗愁地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逗愁地。

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逗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

地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逗并建圣哲,以贻后嗣地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逗青青地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看地(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看)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地,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逗贤才地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逗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看地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逗贤才地,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逗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看地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逗求才地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

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

3.形容气势的诗句

气势磅礴的诗句(一)

侠客行【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少年行其一【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

少年行其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年行其三【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不遇咏【唐】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气势磅礴的诗句(二)

刘生【唐】卢照邻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紫骝马【唐】杨炯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秋。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4.形容发展的诗句有哪些

1、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释义】:有朝一日鹏鸟像东风一样飞起,就会去除一切障碍直冲九天云霄。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释义】: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3、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释义】: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释义】:登上山顶,看周围的山都低矮了。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释义】: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释义】:时间无情,花谢了可以再开,每年一度,人却只能往前走。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维《登鹳雀楼》

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释义】: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释义】: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上天下地寻找心中的太阳。

5.形容“气势”的诗句有哪些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6、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6.表示展望未来的古诗词,有气势

逍遥游 【原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注释】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

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

徙:迁移。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

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17)覆:倾倒。

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18)芥:小草。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

培:通作“凭”,凭借。 (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

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

(22)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23)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 (24)抢(qiāng):突过。

榆枋:两种树名。 (25) 控:投下,落下来。

(26) 奚以:何以。之:去到。

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27) 适:往,去到。

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28)飡(cān):同餐。

反:返回。 (29)犹:还。

果然:饱的样子。 (30)宿:这里指一夜。

(31)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32)知(zhì):通“智”,智慧。 (33)朝:清晨。

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一说“晦”指黑夜,“朔”指清晨。

(34)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复死或复生秋死。 (35)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

(36)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 (37)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

(38)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

以:凭。特:独。

闻:闻名于世。 (39)匹:配,比。

(40)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

已:矣。 (41)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42)修:长。 (43)太山:大山。

一说即泰山。 (44)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45)绝:穿过。 (46)斥鴳(yàn):一种小鸟。

(47)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 (48)。

7.形容气势恢宏的诗句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2、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3、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5、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6、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7、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8、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9、东风吹醒英雄梦,笑对青山万重天。

10、马车幽灵影,潇洒一郎君。11、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12、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5、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1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7、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18、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19、待到风起云涌时,朝天射!20、只觉苍天方溃溃,欲凭赤手拯元元。21、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22、相爱不敢愿双飞,想逢到底成落空。2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4、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2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8、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2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0、世事如棋,乾坤莫测。31、万战自称不提刃,生来双眼篾群容。

32、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人。33、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34、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35、我本楚狂人,疯歌笑孔丘。

36、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37、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38、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遍化龙。39、赵客缦胡樱,吴钩霜雪明。

40、醉卧美人漆,醒掌杀人权。4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4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3、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4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5、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46、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尚有村。4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48、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49、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50、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1、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52、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时看!53、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54、老天顺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它亡!55、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56、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57、傲笑天地间,黑白两不分。

58、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5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60、踏尽千山无人识,当初枉受成名牵。61、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62、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6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4、大盗亦有盗,诗书所不屑。65、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66、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67、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6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9、八百里分为麾下炙,五十弦翻赛外声。70、天下文章数潇湘,潇湘文章数吾乡。

7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72、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73、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74、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75、望门头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76、要知兵器为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

7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7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79、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80、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8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82、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8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8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85、慷慨过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符少年头!86、神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87、犯强汉者,虽远必诛。88、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

89、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9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1、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透天香气袭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9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9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4、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95、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9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9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98、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今日把君问,可有不平事?99、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100、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101、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102、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103、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104、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105、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106、征衣风尘化云烟,江湖落拓不知年。

107、剑痴刀狂世纷云,今将衣钵卸双肩。10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09、我志未酬人犹苦,东南到处有啼痕。110、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111、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112。

8.中国有气势的诗句

>岳飞上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头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下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游 上阙: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墨香,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一时才气超然。下阙:何事又作南来。

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

君忆取,封候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9.形容发展的诗词有哪些

1. 《论诗五首》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 《行路难》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4. 《上李邕》

唐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5. 《临江仙》

宋 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10.有气势的诗词

1、《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3、《出塞》

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4、《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代: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译文: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

5、《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译文:紧急征召的文书从边塞岗亭传来,战争爆发的消息已经传到京都。被征召的骑兵驻扎在广武县,将兵分几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肃杀的秋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战士们的战斗豪情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手里的弓箭更加强劲了。但敌人的战阵也精锐而坚强。

天子听到敌兵气焰嚣张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亲临战场与敌人一搏。战争十分激烈,传送军情战况的使者往来不绝。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

军乐流露出汉人的情思,战士们的旌旗和铠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们冒着疾风冲锋陷阵,战场上的沙砾被扬起,随风飘荡。因为天气寒冷,马毛都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角弓也拉不开了。

但在时局危险的时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节操;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良。战士们为回报君主之恩,都奋力拼杀,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们会成为为国牺牲的光荣的烈士。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