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语文初中6册古诗的题材分类壮志难酬: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李商隐·无题(也有说法是爱情诗) 李白·行路难 王安石·登飞来峰 杜甫·望岳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牧·泊情怀 赤壁 (其实我觉得这两首是怀古讽今)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龚自珍·己亥杂诗 白居易·观刈麦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文天祥·过零丁洋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写景 《诗经》蒹葭 , 采薇 , 关雎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曹操·观沧海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杜牧·江南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苏轼&;晏殊·浣溪沙 李清照·渔家傲(我觉得分到这里边有点怪怪的)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田园 陶渊明·饮酒 归园田居 王维·终南别业 孟浩然·过故人庄 思人、思乡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李商隐·夜雨寄北 崔颢·黄鹤楼 王湾·次北固山下 贺知章·回乡偶书 李白·渡荆门送别 赵师秀·约客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纳兰性德·长相思 送别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边塞 王维·使至塞上 李贺·雁门太守行 范仲淹·渔家傲 思乡 李煜·相见欢 虞美人 (纠正:杜牧的是《泊秦淮》) 2.古诗词按题材分类题材是诗歌的内容,例如: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羁旅之思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宫怨诗、爱情诗等 下面是关于古诗歌的几种题材: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如:《宿建德江》(孟浩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咏白莲(其二)》 (皮日休) 《饮酒》(陶渊明)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如:柳永的《雨霖铃》、杜甫的《月夜》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赤壁》 (杜牧) 、《越中览古》(李白)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如:《塞上听吹笛》《燕歌行》(高适)、《出塞》(王昌龄) ⑥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如:《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舟下建溪》(方惟深)、《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秋思》(张籍)、《鹧鸪天》(晏几道)、《菩萨蛮》(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 )、《江汉》(杜甫) 3.初中诗词分类,按作者分初中所有诗词都在这了,按作者分类是不可能的,毕竟那么多,眼睛都要看花了,请谅解!□《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实写,平淡的耕种情况)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虚写,幽美的月夜归耕图)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实写,平淡的归途情况)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虚写愿望:不要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或不愿和统治者同流合污。)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法:从近到远,用看似平淡的描述创设深邃高远的意境。内容:写出了绿树环绕着村庄,郭外青山逶迤的清幽恬静的山村风光。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①以对偶、拟人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②“渐欲”:即“渐渐就要”,写出西湖边野花次第开放。“才能”:即“刚刚能够”,写西湖边绿草如茵,但草还不够深。 两个词写出了西湖之春,到处生机勃勃。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内容: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曲折多变的景象。哲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法:虚实结合、想像、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内容: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望 岳》 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法:对比,将群山和泰山对比,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 内容:抒发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如梦令》 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西江月》 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初中第二册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写法;寓深情于哲理内容: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一洗前人送别的感伤,是全诗的主旨句。 □《黄鹤楼》 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写法:引用典故(向秀作《思旧赋》和烂柯人的典故)内容: “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烂柯人”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的生疏怅惘的心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写法:比喻(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用“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贬谪之后在仕途上得意的新贵们)内容: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现在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抒发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泊秦淮》 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实写:以巴山夜雨景象,写愁思的深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写:设想重逢情景,表达思念与渴望团聚的深情)写法:虚实结合;想像内容:诗人想像将来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友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龟虽寿》 东汉末年·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石壕吏》 唐·杜甫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 4.古诗按题材可以分为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如果还有问题再找我,欢迎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