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两人共同学习的诗句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表示学习的诗句勤奋学习的诗句 1、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2、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4、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5、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6、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7、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李大钊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12、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13、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1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5、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1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1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18、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19、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20、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 2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23、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24、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 2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3.形容学习的诗句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勤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惜时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师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岁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萧绎 劝导学生努力学习的格言: 千言万语,从头学起 立下大志,能办大事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写作没有巧,多看多思考 刀越磨越亮,文越写越好。 要想写得好,必须肯动脑。 笔杆没多重,不写拿不动。 写作如绣花,认真不出差。 少而不学,老而不识。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刀怕没钢,人怕没志。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4.形容人爱学习的古诗有哪些1.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5.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7.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10.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5.形容人勤奋好学的诗句有哪些1.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2.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遇 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9.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之.—— 荀况 1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丘 1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12.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 13.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1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增广贤文》 6.形容人学习好的句子1、成功,这是至高无尚;振奋与喜悦;勤劳与汗水的代名词,有多少人为它而不断奋斗,有多少人为它而不断成长,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2、当你克服困难,终获成功;当你踏完层层台阶,到达山顶;当你苦苦思索,破解难题。 成功后的心情是何等喜悦,暑假爬泰山的情景让我更加体会到了成功后的喜悦。 3、每一位人想要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必须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才行,就像蝉一样努力奋斗一生而成功,像海伦凯勒一样身残志坚而成功,像史泰龙一样面对多次失败永不放弃而成功! 4、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再前进一下,也许,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有句话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5、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份期待,对未来的期待。 期待自己将来能有所成就,期待自己心中的梦想能够实现。我的那一份期待,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举世闻名作家。 这个梦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深深扎进我心中的,而我,也在为了它,不断地努力着。 6、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7、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8、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优势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优势一旦失去再想要回,为时已晚。自己该把握住的东西一定要把握好,这可是关系到命运的东西。 9、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的精神和大脑,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如果我们不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在这个发展速度飞快的国家,我希望大家都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能给自己找到解压的办法,让自己轻松自在的生活和工作。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自己感到疲惫不堪或压力重重。 10、我要时时刻刻的记着,把彩虹桥架到梦开始的地方,用汗水,将海市蜃楼变为现实。并且珍惜每一个晴朗的清晨,用生命中最浓的激情,最美的期待迎接日出,让那灿烂的朝阳,点缀我们那壮丽精彩的人生。 11、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 12、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 13、直到现在,我才懂了,要趁着还年轻,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多学一点东西,至少要把自己很感兴趣的音乐学精学好,要比别人出色。这就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不付出就想要回报,太不现实了。 14、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15、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16、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7、“努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一个人都曾会为了一件事付出过很大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收获了喜悦与幸福。我也不例外,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关于做一道数学题的事。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了多少,回报就有多少。今日的艰辛造就明日的幸福!我愿为理想,付出多一点汗水,多一点辛劳。 为目标:努力,奋力! 19、成功后的心情是喜悦的。想获得成功并不难,只要面对困难不屈服不低头,勇往直前,就一次失败永不放弃而成功! 20、大雨滂沱随时可能出现山洪时,坚持来到山顶,最安全;人生的名利场中,坚持自己的人格信条,最保险;学术殿堂中,坚持自己的信念,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坚持,不仅可能让你学术事业双丰收,还有可能让你体会生命的快乐! 21、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2、今后无论怎样,我们都会忘记过去的不如意。因为那时我们一段历史,已告一段落。 我们对未来的渴望还需拼击。在那段时光里,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有失望,也有奋进的动力,至少他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努力;我们坚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生活的航向在我们手中,我们一定会使舵它,我们会一直勇往直前的努力向前。 23、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4、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谓,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迈向成功时,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挫折,但只有经得起历练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25、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7.孔子中关于要向别人学习的两句诗是1、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 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 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 8.有哪些描写学习的诗句勤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东汉 张衡 《应闲》)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春秋 孔丘 《论语.述而》)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西汉 韩婴 《韩诗外传》卷三)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惜时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 --—歌 德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 飞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鲁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拳不离手,曲不离手.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须惜少年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答案补充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9.“向别人学习”的词语怎么来形容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注意句中的“三”,并不是说数字里的3。而是一个虚数,泛指几个人。焉的意思为:在。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出自】:《 论语·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示例】: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见贤思齐,回嗔作喜。 ◎出自元·关汉卿《 谢天香》第四折 【近义词】: 取法乎上、见德思齐 【反义词】:不思进取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进步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大意】看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提示】这是 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 震撼, 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 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 杜甫写诗自我夸耀“ 李邕求识面, 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论语·述而》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 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 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 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