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顶峰看世界的诗句

1.形容“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的诗句有哪些

1,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出自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白话文释义: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我愿乘那清风而去,飞行于那浮云之间。举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飞行似乎已无山峦阻碍。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白话文释义: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出自宋代:寇准《咏华山》

白话文释义: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4,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出自唐代:李白《焦山望寥山》

白话文释义: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遥望松寥山,就像站在碧蓝的云霄。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为凌空的长桥,以便直通天堂。仙人如果爱惜我,就对我招招手吧,让咱们一起去翱翔。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白话文释义: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有哪些描写站在山顶往下看的诗句

1、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出自:唐·贾岛《宿山寺》。

译文:山的顶峰人迹罕至,游者稀少,髙松上的野鹤没有其他鸟儿来做伴。描写登上峰顶山寺所看到的清静景色,给人以超尘绝世之感。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杜甫《望岳》。

译文: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4、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出自:清·林则徐《出老》。

译文:大海以天际作为其岸,当我登上高山的时候我就是最高峰。

5、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出自:宋·寇准《咏华山》。

译文: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3.什么诗句能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杜甫《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类似冷眼看世界心态的诗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渔 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5.别爬上山顶去,也别站在山脚,打从半高处看,这世界最美好

高 空 荒原野径,厉风过处,满目苍凉。

高处,风景怡人,但不胜寒。踏着历史小径,屈原背负着他的抱负,惦念着他的美人,从容不迫。

他站在人烟稀少的高处,平静如水的心撩动了整片风景。风过衣襟飞扬,孤傲的背影将他遗弃在历史的巅峰。

他透彻,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段景致,而他只是站在景致外的景致来欣赏这虚空的尘世,高不再是一段距离,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沧桑,一段历史堆积出来的满目疮痍。踏着久违的苍凉,心际拂过一层烟云。

如冬日般温度殷红的血自伤口处潺潺流出。为了一位才子,竟悲壮如此?残白的天际快要映出一片黑夜,无奈的长叹永远逃离不了那冰冷的封印,恶魔般的幻境穷迫不舍,绝望犹自浮上心头。

在非云非雾非雨的竹涧阁楼边,潇洒桀骜的身影永远令人迷惑。嵇康,一位优雅的隐士,洞彻世事的才子用灵魂演奏着时代的华章。

那片未经尘世污浊的心境被幽深寂寞的山涧保护着。他的思想,他的觉悟随着曼妙的琴音在花蕊间萦绕。

这高幽空明的山涧竹林是他思想的全部。高,已不只在官场中,而是心灵思想的高度,只是无奈的命运将他埋葬在他有高度里,只是在山水竹边,在竹涧焚香的溪边仍然孤傲着。

天依旧残白,梅依旧高雅,林依旧幽深,只是缺了他,更添了一分神往,多了一分清雅,衣竹楼旁,仍可见雪白的花绽放出他殷红的血。老子逍遥,只留《道德经》而驾车隐去,集气于一生尤显突兀。

他的淡定,注定他站在思想顶峰,观望沧桑的尘世,死一般的沉寂封锁了沉沉杀气,他淡然的笑容久久响彻,穿越时空。清傲的清莲居士,幽怨愤懑的子美,饱经沧桑的苏子,何常不为那高处而心寒,但那不是错误,历史决定了一种高处,于是他们从容不迫。

他们背后的苍凉被一种叫“高洁”的东西封杀。山仍然盘亘,为了永恒;水依旧奔赴,为了幻灭。

山水的对话冰封了寒冬的沉默。有一老者,抛出不丝之竿,以山的管弦问候水的歌喉,独钓寒江。

在这前后,我隐约瞅见残白的两个字:高度。曲径通幽倦然,携一独枝入山,清晨的空气和温热暖阳阳地照在身上,每一处都氨氲着自然的气息,无限熨帖无限惬意。

人生是一种味道浓烈的干邑白兰地,热情醇厚给你支撑的力量。山,望之弥高,总会在不经意的转角给你惊喜,无异于“落崖惊风,朝暾夕日”,宁愿守着一过寂寞,也不要世袭隆重的庸俗,情绪是很微妙的东西,指引着你开发自己内心的潜力。

沿山拾阶,道路两旁芳草萋萋,更兼有落英缤纷,以为误闯了桃花源,乃惊于此山的别有洞天。原来山脚也有一派生机和魅力,无限生命的跃动,那阳光无阻隔无间隙地颓洒热情,那狂放肆的自然热情,山脚的世界徜徉着自由和奔放。

越行越青年了吧!偶尔,几声鸟鸣也会惊吓到整座山的安谧,阳光温柔地从树叶缝里泻下,抚摸着已经熟透的春光,后阶缝隙间充满了细细柔柔的嫩草,仿佛那么柔弱的它们会因承爱不了过多的热情而死去,但它们却如此坚定执着的生长着,在幽深的林间独自开放、独立调谢,我踏上那石阶,就仿佛踏上了一种微漠的薄薄凄凉,人生,开放在一处无人欣赏的柔和角度,点破了山的寂寞,增添了山的内容,透过它们,仿佛一片广阔的意境在扩大。终于可以看到那树林深处的禅寺,那清泉在侧,月色冷青的幽清古,山顶上仍是一片寂静,无人语,恐惊了天下人,阳光依然柔和,清流也充满了哲理。

敲开寺的门,老者正在参禅,一人一寺一孤僧,一草一木一世界。清茶伴我入座,入山无非过一栈道再经一座桥,转头,却已另一世界无岸无渡非山非水。

成人,无非渡一苦海再棹一舟楫,回眸,竟也物是人非,已是凡人孤寂,又求高僧打坐禅悟,原来世界便在这里,我问老者“参禅何如”,他告之我以山顶啸歌。清脆,浓重并且真挚。

原来,心境统一,站在哪里看世界都一样,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大约能够明白老者为什么执拗地孤身一人守着这古寺。

无需竹弦洞萧,自的鸟鸣盈耳。无需挂画,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抬头是一片天,低头又是一个世界。本次作文主要对学生的立意进行训练。

一篇好的文章是从选定主题开始的,如果不明确写作目标是什么,只是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选定主题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立意。

明末清初大学问家王夫之曾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怎样才能做到文章立意新颖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在思维方式上要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

二是多角度看问题,对同一事物,立意要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确立的时期,怎样看待世界,采取什么态度面对人生,其实也是中学生常常自觉或不自觉思索的问题。

怎样才能找准最佳立意点,实际上对话题作文的结构的了解很重要。话题作文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引入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

其中第阐释性话语比较重要,它可以暗示学生文章的立意方向。在本材料中,尼采有意识的将世界划分成三个高度:山脚、山腰、山顶。

对这三个高度的具体含义,材料本身并没有加以解说和限定,这给写作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学生可以。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