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1949年以前的事件的诗句

1.形容怀念过去的诗句

1、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出自: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

释义: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

2、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copy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锦瑟》

释义: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3、诗句: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释义: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zhidao晃过十年。

4、诗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释义: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5、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出自:唐代·杜牧的《遣怀》

释义:扬州十年的纵情声色,好像一场梦,醒悟回头,却在青楼女子这中落得一个薄情的名声。

2.给我个以前的诗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表现手法:1,引典 2,象征 3,首尾呼应 注:“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思”读去声.因为律诗中不能一句出现三个平声. 文学常识: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著有《李义山诗集》 【解释】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题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3.描写相关人物,事件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①。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②。

【注释】①田田:莲叶浮水之貌。 ②这四句是明写鱼游,隐喻青年男女在劳动过程中的友好嬉戏。

【赏析】 读《江南》这首汉乐府民歌,我们很容易想起《庄子·秋水》篇中一个有名的故事,不禁感叹它们所表现的美感经验是如此相似。那故事说,庄子和惠子这一对好抬扛的朋友某日在濠水边游玩,庄子说:“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快乐啊!”惠子诘问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反驳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过后他又申明:“我知之濠之上也。”

这一场争论,从逻辑上说,庄子分明是诡辩。因为同样作为人,惠子能够懂得人类的情绪和鱼类是无法相通的;但他的错误,却在于拿理性的逻辑来衡量感性的活动。

关键的话庄子已经说了:他是从濠水之上、即自我的感觉中体会到鱼的快乐的。 这里面牵涉到一些美学同时也是心理学的问题。

人们在观察外部事物的运动时,往往在其内心产生相应的模仿活动,或进而把自身的情志投射到这事物上,经过回环往复的交流,达到物我化一的境界。比如我们注视着苍鹰在空中滑翔,内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流利、畅快、均衡的运动感,于是觉得这鹰成了自我的化身,好像我们自己如此逍遥自由地盘旋干高空。

这种现象美学家称之为“内模仿”和“移情”。此外,有些心理学家还指出:某些运动形态、节律能够直接引发相应的情绪。

比如一个人未必总是快乐时才去跳舞,但在舞蹈的节律中却可以滋生快乐的情绪。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庄子所说“鱼乐”是怎么一回事。

鱼是否真的快乐实际是无法知道的,但它在水中轻快而自由地游动,却可以在观鱼者的心中引起类似的运动感,这种运动的形态、节律令人感到愉快。在人、鱼化一的感觉世界中,似乎鱼也是快乐的了。

于是再说《江南》。这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

“相和歌”原是一人唱多人和的,所以有的学者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是和声。从诗的结构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大。

不管怎么说,前三句是诗的主体,后四句只是敷演第三句“鱼戏莲叶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主体部分的三句,描绘江南采莲风光,实际着重于表现采莲人的快乐。

开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个碧叶鲜丽、小舟穿行的画面。“何田田”流露出感叹、赞美的语气,本身是带有情绪的。

虽然没有写人,人已在其中。它令我们想到:如此良辰美景,旖旎风光,采莲的人们自然免不了一场嬉闹。

何况,采莲的活儿,习惯上总是由年轻的女孩子干的,她们平日拘束得紧,如今似鸟出笼,更兼结伴成群,欣喜活泼,自是如水荡漾。然而诗在这里逗了一逗,却不再写下去,转笔落到“鱼戏莲叶间”。

“戏”是嬉戏取乐。开头两句之后,本该有人的“戏”,作者却将它转嫁为鱼的“戏”。

这就是移情的表现。但虽是写鱼,“戏”的情绪却是从上二句流贯而来的。

所以,你不必想清楚这里暗蕴着什么,凭直感就能体味到采莲人的情趣正在其中。不过,这里也并不是比喻、象征的手法,“鱼戏”也是实景,是一个完整画面中的一部分。

采莲人本是快乐的,看到成群的鱼儿倏忽往来,潜沉浮跃,似乎自己也同鱼一样,轻松活泼,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至此,诗意本已完足。

后四句只是将“鱼戏莲叶间”逐一铺展为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然而缺此四句,全诗即索然无味。

因为诗的功效,主要在于给读者以美的感动。而“鱼戏莲叶间”一句,叙述的意味重于描写,又是孤零零一句,实在无法造成足以感动读者的浓郁气氛,必待于后四句的铺排渲染。

这四句真是稚拙而又神奇。第一,它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东、西、南、北一路写下来,却让你好像眼见到一群鱼儿倏忽往来、轻灵活泼的样子。

第二,这种简单的重复,造成了明快的节奏感。因此诗的形象、情绪,不仅通过语言的意义作用呈现出来,而且在语言的节奏中流泻出来。

如果你想起这本就是一支歌曲,后四句又是合唱的和声,这种感受更是强烈。第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旋律,经过歌唱、诵咏,会在人的感觉中形成自我重复,长久地萦回不息。

所以,有了这四句,鱼群,也是采莲人的活泼轻快,才表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在读者这一面,感受语言所体现的画面形象和音乐节奏。

好像在自己的内心里也有一群生气盎然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着,他不免要像庄子在濠上一般,感叹说:“这鱼儿真是快乐啊!”于是他也成了鱼,成了采莲人。感情就这么沟通起来,融为一体。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当诗人把采莲人的快乐转化为“鱼乐”的时候,这种快乐就脱离了具体的背景和原因,成为一种单纯的、空灵的情绪,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就拿前面用过的例子来说,我们凝视着在高空滑翔的苍鹰,我们的情志也如苍鹰一般畅流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感到至大的快乐;但这快乐在这个时刻是没有具体内容的,是纯粹的美感。

其实,对于《江南》一诗的实在背景,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鱼戏莲叶”有暗喻男女欢爱的意思,也有人说这仅仅是劳动生活的快乐,都有道理,也都无法。

4.形容多年之前的事很难忘的词语

念念不忘 【解释】念念:时刻思念着。

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刻骨铭心 【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历历在目 【解释】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出处】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牵肠挂肚 【解释】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耿耿于怀 【解释】耿耿:有心事的样子。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没齿难忘 【解释】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唐·李商隐《为汝南公华州贺赦表》:“司马谈阙陪盛礼,没齿难忘。”记忆犹新 【解释】犹:还。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

朝思暮想 【解释】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

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难以忘怀 【解释】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魂牵梦萦 【解释】形容万分思念。

【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昼思夜想 【解释】昼:白天。

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极深。

【出处】她昼思夜想,食不甘味,卧不安席。镂心刻骨 【解释】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六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