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词语1、败法乱纪(bài fǎ luàn jì) 【解释】: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示例】: 我们要严厉打击那些败法乱纪之徒 2、坏法乱纪 (huài fǎ luàn jì) 【解释】:破坏法制和纪律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示例】:坏法乱纪自王朝,史书特继春秋笔。★清·张鹏翀《经史法戒诗》 3、逆道乱常(nì dào luàn cháng) 【解释】:指违背道德纲常 【出处】: 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成语例子 你不能干逆道乱常的事 4、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释】: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出处】: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成语例子 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5、违法乱纪 (wéi fǎ luàn jì) 【解释】: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出处】: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成语例子 王朔《人莫予毒》:“违法乱纪的事我可不干,我已经错了,不能一错再错。” 6、拨乱反正 (bō luàn fǎn zhèng) 【解释】: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出处】:《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示例】: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二) 看了此四字词语的网友还看了: 形容很乱的词语 2.描写战争动乱的古诗杜甫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编辑 1.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2.石壕村: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3.暮: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傍晚。 4.投:投宿。 5.逾:越过;翻过。 6.一何:多么。苦:凄苦。 7.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致:对。。说。 8.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9.戍:防守 ; 念shu的第四声 10.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11.且偷生:苟活。且:苟且;姑且。 12.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已经,这里引伸为完结 13.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 14.去:离开,这里指改嫁的意思。 15.完裙:完整的衣裙。“裙”古代泛指衣服,多指裤子。 16.老妪:老妇人。请从吏夜归: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犹得:还能够。妪:念“yu”的第四声。 17.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8.请从:请求跟从。从:跟从,随从的意思。 19.夜久:即“半夜”的意思。 20.绝:断绝,没有。 21.幽咽:不出声的哭泣。 22.登前途:前面的路。 23.闻:听。 24.犹得:还能够。 25.应:应征。 26.独:惟独,只有 27.新:最近。 28.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9.偷生:苟且活着。 30.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31.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2.走:逃跑。 33.室中:家中。 34.更:再。 35.衰:弱。 36.啼:哭啼 37.未;没有 傍晚我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吆喝得是多么的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的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道:“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在最近的战争中刚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的人永远逝去了。家中再也没有男人了,只剩下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还在,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里走。 赶紧去河阳服役,还能够做早饭呢!” 深夜说话的声音已经消失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3.成语战时动荡不安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 [释义]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语出]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正音] 荒;不能读作“huǎnɡ”。 [辨形] 荒;不能写作“慌”。 [近义] 兵连祸结 内忧外患 鸡犬不宁 [反义] 太平盛世 天下太平 国泰民安 [用法]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状况。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在那~的年代里;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埋头在实验室里。 4.形容时局动荡不安的成语 风 云【八方风雨】:四面八方风雨聚会。 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不测风云】: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不可预测的变幻动荡的局势。【沧骸浚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水往四处奔流。 海水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朝迁市变】:朝:朝廷;市:集市。朝廷改换,市肆变迁。 形容改朝换代,社会动荡。【大风大浪】:指巨大的风浪。 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 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动荡不安】: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 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动荡不定】:荡:摇动。 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风风雨雨】: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 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风雨漂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同“风雨飘摇”。【风雨飘摇】:飘摇:飘荡。 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风雨飘飖】: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同“风雨飘摇”。 【风雨摇摆】:在风雨中飘荡不安,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风云开阖】:阖:关闭;开:散开。 风和云聚散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风云万变】: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国事蜩螗】:蜩:蝉;螗:一种比蝉还小的虫,但和蝉相近;蜩螗:指蝉鸣声,这里指纷扰不宁。 形容国事动荡不安。【国无宁日】:宁:安宁。 国家动荡而没有太平的时候。【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 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祸**兴】:指灾祸、战**相兴起,天下动荡不安。 【祸乱滔天】: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祸乱相寻】:寻:接连不断而来。 指灾祸、战乱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容天下动荡不安。 【匡时济世】:匡:纠正。济:救助。 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礼坏乐缺】: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礼乐崩坏】: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 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乱世英雄】: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 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麋沸蚁聚】:麋:通“糜”,粥;聚:会集。比喻社会局势动荡,纷乱不堪。 【平平静静】:安宁,没有骚扰动荡。【人荒马乱】: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人情汹汹】:形容人心动荡不安。同“人情汹汹”。 【人情汹汹】:形容人心动荡不安。【山河带砺】:山:泰山;河:黄河;带:衣带;砺:磨刀石。 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时势造英雄】:时势: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特定的历史条件,如社会动荡,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使之成为英雄人物。 【四方云扰】:扰:扰乱,纷扰。指天下纷乱,如同乌云翻涌。 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到处骚乱。【天无宁日】:宁:安宁。 国家动荡而没有太平的时候。【天下大乱】:天下:指全国。 到处都是灾荒战祸。形容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天下鼎沸】: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沸:鼎水沸腾。比喻局势不安定,民心动荡。 【天下匈匈】: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天下汹汹】:汹汹:喧扰。 形容局势动荡,群情喧扰。【天下汹汹】: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 【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野荒民散】:野:田地。田地荒芜,人民离散。 常指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长安棋局】: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中原板荡】:中原:指我国中部,泛指天下;板荡:本《诗经》篇名,内容指周厉王昏淫无道。常用以比喻时局动荡危急。 5.古诗中的描写战争的诗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首战争诗歌: 生命成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也有我国古代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辛弃疾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 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 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 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 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 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 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马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 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 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 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 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 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江城子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青玉案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江城子 醉来长袖舞鸡鸣。 短歌行。壮心惊。 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 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 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个有用鍀!!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 6.关于战争的40个成语,关于战争的10句诗句(标明作者)退避三舍,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假道伐虢,远交近攻,马革裹尸,乌合之众,四面楚歌,破釜沉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坚壁清野,揭竿而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临城下,攻无不克,哀兵必胜,一败涂地,兵戎相见,纸上谈兵,背水一战,兵荒马乱,穷兵黩武,枕戈待旦,四面楚歌,五十步笑百步、城下之盟,风声鹤唳,一鼓作气,擒贼擒王,欲擒故纵,调虎离山,趁火打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朝秦暮楚,先礼后兵,运筹帷幄,势如破竹。 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其二)》)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其三)》)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佚名《木兰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词: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