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做人要知恩图报的诗句

1.关于知恩图报的格言或诗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2.知恩图报的名言名句

关于感恩的名人名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日本谚语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 日本谚语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日本谚语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 中国谚语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7、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

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8、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3、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6、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17、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8、可怜天下父母心。

1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20、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22、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

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2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4、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2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6、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3."做人要学会知恩图报"是名言警句吗

这句话不是名言警句。

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警句:

1.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2. 人不知感恩,无异于没有灵魂。

3. 为别人鼓掌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4. 学会感恩,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5.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8.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9.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0.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1.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2.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4.关于知恩图报的格言

1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2 饮水不忘挖泉人 3 怀着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 4 千恩万谢 5 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6 恩深义重(ēn shēn yì zhòng):恩惠、情义极为深重。也作“义重恩深”。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清•袁于今《西楼记•卫行》: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

7 恩重泰山(ēn zhòng tài shān):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也作“恩重如山”。褒义。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8 大恩大德(dà ēn dà dé):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恩同再造(ēn tóng zài zào):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也作 9 “再造之恩、恩若再生”。褒义。《宋书•王僧达传》: 10 “再造之恩,不可妄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再造之恩,恨无所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1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5.知恩图报的相关的名句

1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2 饮水不忘挖泉人3 怀着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4 千恩万谢5 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6 恩深义重: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也作“义重恩深”。

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

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

清;袁于今《西楼记;卫行》: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7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也作“恩重如山”。褒义。

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恩重泰山,未有毫发酬。”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

恩重如山,感深至骨。”8 大恩大德: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

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褒义。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恩同再造: 再造:再生。

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也作9 “再造之恩、恩若再生”。褒义。

《宋书;王僧达传》:10 “再造之恩,不可妄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再造之恩,恨无所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1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11有恩必报。

6.形容做人不忘本的句子

当我在说“愿上帝保佑女人”这句话时,尽管我们之中没有人能完全了解一位贤妻的崇高情怀,或是一位良母执着奉献,但他心中会说“阿门”。 —— 马克·吐温

人当活在真理和自我奉献里。 —— 庞陀彼丹

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 李四光

爱情存在于奉献的欲望之中,并把情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 —— 斯韦登伯格

那个使他奉献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寒冻,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 —— 庞陀彼丹

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 阿德勒

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 —— 蒙森

7.关于形容人报恩心切的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注音】dī shuǐ zhī ēn,dāng yǒng quán xiāng bào

【释义】 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例句】: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记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 。为教子醒世采用录, 此俗语已被编入2014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

报恩,即报答恩情,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恩情有很多,养育之恩、救命之恩、知遇之恩、培育之恩等等。知恩图报是做人的优秀品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