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道家

1.道教诗词的类别有哪些

道教诗词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数量众多的经籍 中,有不少是采用诗词的形式撰写的。

另外,随着道教的传播,许多文人也关注 道教活动、神仙故事,并采用诗词形式进行此类题材的创作,从而使之逐渐成为 道教文学的一大门类。具体来说,道教诗词可分为诗、词、玄歌变文、仙歌道曲四 种。

首先是“诗”。道教诗起源很早,东汉的《太平经》就是最早的道教诗,魏晋南 北朝时期,不仅在道门中秘传着炼丹诗、咒语诗,而且在社会上流行着游仙诗。

炼丹诗中的《黄庭内景经》与《黄庭外景经》都是用七言诗的形式写成的;咒语诗 中的代表作是《真人咒》,应用了碧霞元君的传说;游仙诗是一种歌咏神仙漫游 之情的诗篇,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楚辞》。 “青词”也是道教诗词中的一大类。

它是道士在斋醮仪式中上奏天神的表 章,多为骈文,间或也有诗体。道教的玄歌变文别具一格,它通过对道教神仙奇 异故事的讲述来宣传道教信仰,从形式上看,玄歌属于道教说唱曲艺作品中的 唱词之类。

此外,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配乐演唱的 道教诗词,它的产生与道教斋醮仪式的建立与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2.有关道教的诗词

挂金索 马钰

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满庭芳 无名氏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寄嵩阳道人 曹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赠道师 曹邺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3.道教文化的道教诗词发展

道教诗词是反映道教生活、抒写超凡脱俗情感的诗歌作品。

道教诗词发端甚早:在东汉的《太平经》中,便可略见端倪。与《太平经》同时代的《周易参同契》多用四言、五言及骚体赋体裁。

《参同契》的文体运用诗歌形式以论炼丹的特点却也是显而易见的。东汉以降,道教组织逐步壮大,道教诗也随之增加和日趋成熟。

魏晋南北朝间,不仅在道门中秘传著炼丹诗、咒语诗,而且在社会上流行著游仙诗。 炼丹诗以炼丹为内容的诗歌作品:从形式上看,炼丹有外丹、内丹之分,故而炼丹诗的内容也有内丹、外丹之别,或主内丹、或主外丹,或内外兼而有之。

以七言一句的形式,运用象征的文学手法,暗示炼丹原理和作用。其意象的运用颇为隐晦,但其比喻与象征手法则又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

除了炼丹诗、咒语诗外,魏晋南北朝的游仙诗在社会上也有较大的影响。游仙诗是一种歌咏神仙漫游之诗篇,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楚辞》,如屈原的《远游》,也不乏仙人漫游的描绘,颇多浪漫色彩。

在道风盛行的背景下,游仙诗遂应运而生。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不等。

梁萧统《文选》首列游仙诗为文学体裁之一。从作者身份来看,游仙诗可分为道人游仙诗和文人游仙诗。

道人游仙诗与文人的游仙诗都表现出「冲举飞升,遨游八极」的浪漫色彩和奇幻的想象力。不同点是:道人的游仙诗往往是崇道思想与神游境界的结合。

唐宋以来,反映道教生活和追求成仙的诗歌日益繁荣起来。一方面是道人们热心于诗歌创作,如著名道士吕洞宾、施肩吾等结合山水名胜的描写,表现自己对道教宗旨的见解和神仙信念,通过修道方法的描述,以昭示道教教义的深奥哲理。

另一方面,许多文人在受到道风濡染或者观察体验了道教生活之后,也创作了一些此类题材的诗歌作品。从隋末唐初的诗人王绩到盛唐诗人孟浩然、李白,从北宋西昆派代表杨亿、张咏到南宋诗人杨万里,都有吟咏道事、游仙畅玄的诗作行世。

在这些诗人中,有的思想旨趣基本上与道教的神仙理想合拍,有的虽然并不那么虔诚相信道教,但在他们的创作中又往往表现出追求道教神仙的意境。 。

4.道教诗词的类别有哪些

具体来说,道教诗词可分为诗、词、玄歌变文、仙歌道曲四种。

首先是“诗”。道教诗起源很早,在东汉的《太平经》就是最早的道教诗,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在道门中秘传着炼丹诗、咒语诗,而且在社会上流行着游仙诗。

炼丹诗中的《黄庭内景经》与《黄庭外景经》都是用七言诗的形式写成的;咒语诗中的代表作是《真人咒》,应用了碧霞元君的传说;游仙诗是一种歌咏神仙漫游之情的诗篇,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楚辞》。

“青词”也是道教诗词中的一大类。它是道士在斋醮仪式中上奏天神的表章,多为骈文,间或也有诗体。道教的玄歌变文别具一格,它通过对道教神仙奇异故事的讲述来宣传道教信仰,从形式上看,玄歌属于道教说唱曲艺作品中的唱词之类。

此外,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配乐演唱的道教诗词,它的产生与道教斋醮仪式的建立与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5.求有体现道家思想意味的诗词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宣州谢朓(tiǎo)楼饯(jiàn)别校书叔云》①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②。 蓬莱文章建安骨③,中间小谢又清发④。 俱怀逸兴壮思飞⑤,欲上青天览明月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⑦。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湘中】 (公此诗谓屈原也。) 猿愁鱼踊水翻波,(踊或作跃。)自古流传是汨罗。(贾谊《吊屈原赋》云:“侧闻屈原兮,自湛汨罗。”颜师古注:“汨,水名,在长沙罗县。”汨音觅。)苹藻满盘无处奠,(盘或作船。)空闻渔父叩舷歌。(舷或作船。《楚辞·渔父篇》曰:“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为沧浪之歌。”王逸曰:“鼓,叩船舷也。”舷音贤。) 张志和(号玄真子,又号烟波钓叟)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轼《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事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黄庭坚《浣溪沙》:“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