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学识的诗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2.形容自身学识不够的词语词语有:胸无点墨、孤陋寡闻、肤见谫识、才疏学浅、短见薄识。 一、胸无点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释义:形容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 出自: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译文:我家原来富裕,父母认为自己儿子的缘故,很喜欢他,读十年书,胸无点墨。 二、孤陋寡闻 [ gū lòu guǎ wén ] 释义:指学识浅薄,见闻狭窄。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 译文:我孤陋寡闻,不值得你的推荐。 三、肤见谫识 [ fū jiàn jiǎn shí ] 释义:浅陋的见识。 出自:明·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彼肤见谫识,管窥蠡测,岂复能尽其妙哉?” 译文:他肤见谫识,管窥蠢测,难道又能尽其妙处? 四、才疏学浅 [ cái shū xué qiǎn ] 释义: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在下虽有此志,只是才疏学浅 ,年纪又轻,经练更少。 译文:在下虽然有这个想法,只是才疏学浅,年纪又轻,经历训练更少。 五、短见薄识 [ duǎn jiàn bó shí ] 释义:指见识短浅。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五卷:浑家李氏却有些短见薄识,要做些小便宜勾当。 3.形容“知识欠缺”的诗词有哪些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罗隐 命薄惭勋业,才疏负圣明。——陆游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陆游 才疏屡扫朝中迹,命薄翻成世外缘。——陆游 赵括才疏空自许,强秦用间欺其主。——梵琦 一补充: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周弘亮 二近义词成语: 1. 孤陋寡闻:gū lòu guǎ wén,这里指简单的知识。寡:少。 闻:知识,见识。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 2. 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空虚。浅,肤浅,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3. 浅见寡识 :qiǎn jiàn guǎ shí,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4.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借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5. 目光短浅:mù guāng duǎn qiǎn,意思为眼光不远,见识不深。形容缺乏远见。 三反义词成语: 1. 宏图大略:hóng tú dà luè ,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计划。 2. 高瞻远瞩:gāo zhān yuǎn zhǔ,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3. 深谋远虑:shēn móu yuǎn lǜ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褒义词。 4. 登高望远:dēng gāo wàng yuǎn,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5. 目光如炬:mù guāng rú jù,意思为目光发亮得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4.形容“学识”的诗句有哪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杜牧十年磨一剑-----贾岛不是虚心岂得贤------王安石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5.描写学问的诗句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3.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5,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唐)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唐书画家) 1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20,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威尔逊 22,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2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知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5,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6,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2,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形容人学问少的成语孤陋寡闻 [gū lòu guǎ wé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出 处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坐井观天 目光短浅 井蛙之见 寡见少闻 鼠目寸光 一孔之见目光如豆 一知半解 浅见寡闻 蜀犬吠日 蝉不知雪 反义词 见多识广 真知灼见 博古通今 见闻广博 博学多闻 博学强记博闻强记 博闻强识 7.形容人没有学识的成语有哪些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bai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du陋,见闻不广。 浅见寡识: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zhi。 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dao少。 井底蛤蟆: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用管窥天:比喻眼光狭专窄,见识短浅。 牖中窥日:比喻见识不广。 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以郄视文:比喻见识浅陋属狭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