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宋词流派史

1.唐宋诗人的流派

唐宋派 明代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 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自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等倡 言复古之后,散文以摹拟古人为事,不但缺乏思想,而 且文字诘屈聱牙,流弊甚烈。

嘉靖初,王慎中、唐顺之 以及与他们同时的李开先、陈束、赵时春、任翰、熊过、吕高号称“八才子”,力矫李、何之弊,主张学习欧阳 修、曾巩之文。他们的文学活动正值李梦阳、何景明去 世而后七子尚未继起的复古主义的间歇期,一时影响颇 大,李、何文集几乎受遏不行。

比王慎中、唐顺之稍晚 的茅坤、归有光却正当后七子主持文坛的时期,以李攀 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继前七子衣钵。再次发起复 古运动,剽□古人,求附坛坫,天下无不靡然成风。

茅坤、归有光与王、唐趣尚略同,归有光以一“穷乡老儒”毅 然与后七子抗衡,排□而不余遗力,其精神尤为难得。 前后七子崇拜秦汉是摹拟古人,唐宋派则既推尊三代两 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

王慎中说: “学六经史汉最得旨趣根源者,莫如韩欧曾苏诸名家。” (《寄道原弟书几》)唐顺之的《文编》,选入《左传》、《国语》、《史记》等古文和韩柳欧苏曾王等大量作品。

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进一步肯定提倡唐宋 文,影响深远,其书盛行海内。唐宋派变学秦汉为学欧 曾,易诘屈聱牙为文从字顺,是一个进步。

唐宋派还重 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批评复古派一味 抄袭模拟,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 王慎中提出文章要能“道其中之所欲言”(《曾南丰文 粹序》),就是要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唐顺之认 为“文字工拙在心源”,说作者只要“心地超然”,就 是“千古只眼人”,“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 直据胸臆,信手写来,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 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一样绝好文字”;否则,“文虽 工而不免为下格”(《答茅鹿门知县书二》)。茅坤更 进一步,强调文章家不只是要求之于“心源”,还要体 察物情,莫逆于心。

唐宋派对复古派的批评是尖锐的。唐顺之在《答蔡 可泉书》中说复古派的作品“本无精光,遂尔销歇”,指 出其要害在于缺乏自己的思想灵魂。

归有光对当时负有 盛名的王世贞的批评亦十分激烈,他指王世贞等为“一、二妄庸人”,而众人将王拥立为“巨子”,“争附和以 诋排前人”,他说:“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 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 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以倡道之欤?”(《项思 尧文集序》)复古主义者“以琢句为工,自谓欲追秦汉, 然不过剽窃齐梁之余,而海内宗之,翕然成风,可谓悼 叹耳”(《与沈敬甫书》)。

这是针对王世贞等主张文 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论调所发,深恶 痛绝之情溢于言表。 唐宋派中散文成就最高的当推归有光。

归有光善于 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不事雕琢而风味 超然。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见树楼记》、《女二二圹志》等等。

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称他的这类散文“无意于感 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黄宗羲则尤其赞赏 他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一些散文。

“一往深情,每 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 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

唐宋派散文成就超过前后七子,但也并非俱是佳品, 他们的集子中有不少表彰孝子烈妇的道学文章和应酬捧 场的文字。他们主张的“胸臆”、“心源”,指的是道 学家的内心世界。

茅坤说:“世之文章家当于六籍中求 其重心者之至而深于其道,然后从而发之为文。”(《复 陈五岳方伯书》)可见他们把道看成是文的源泉,道盛则 文盛。

这种观点束缚了创作。同时也削弱着他们文学主 张的影响力,站在道学立场是不能动摇复古派的根基的。

前后七子跨越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取代台阁体主持 文坛风气凡百年之久,唐宋派基于自身弱点,虽也指出 了复古派的毛病,却始终未能根本改变文坛局面。唯其 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如清代“桐城派”即继承了 它的传统。

2.唐诗宋词的流派与风格

宋词:1、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周邦彦:兰陵王 (柳阴直)、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唐诗:1.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等: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边塞诗派 高适、岑参、卢纶、李益等: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浪漫派 李白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3.现实派 杜甫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兵车行》。

3.唐诗宋词流派 有哪些流派,具体些

宋词:

1、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等.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周邦彦:兰陵王 (柳阴直)、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唐诗:

1.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等: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边塞诗派 高适、岑参、卢纶、李益等: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浪漫派 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3.现实派 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兵车行》

4.余传棚的《唐宋词流派研究》简介

余传棚先生《唐宋词流派研究》的问世,是唐宋词流派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从流派角度切入研究唐宋词,是近年来词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成果累累。其中既有对唐宋词史上某一流派的细致考察,又有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时期所有流派的综合描述。

余先生新著实际上是关于唐宋词流派研究的研究。全书以唐宋词流派及有关研究现状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有破有立,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与前人的单一流派研究相比,有全局与局部之别;与前人的所有流派综合描述相较,有纲要与全景之分。余著重心不在细致描述流派的面貌,而在提纲挈领,着力勾勒流派发展的线索脉络。

余先生书中绪言有云:“烛微知著,始称有识;由显索隐,方见深心。”移以相衡,其书足以当之。

目录 第一章 前流派词索隐(代绪言)一、敦煌民间词的逻辑指向二、隋唐文人词的历史走向第二章 花间词派评辨一、花间词派不宜又名西蜀词派二、花间词派的创作纲领见于《花间集序》三、花间词派的主导风格是柔靡绮丽四、花间词派创立“艳科”传统功大于过第三章 南唐词派定位一、南唐词派与花间词派同源异流. 二、南唐词派的主导风格是哀婉凄丽三、南唐词派直接开启婉约词派第四章 婉约词派究真一、婉约词派之时空界定不宜过泛二、婉约词派主导风格是清切婉丽三、婉约词派之功过是非评判宜允第五章 颓放词派探微一、颓放词派的客观存在不容忽视二、颓放词派的主导风格是颓靡放逸三、颓放词派有过有功,芝大于过第六章 豪放词派质实一、豪放词派为抗争颓放词派而兴二、豪放词派风格由苏辛主导三、豪放词派分苏、辛二派第七章 雅正词派正名一、雅正词派名从何出二、雅正词派得失何在三、雅正词派亦能分派第八章 唐宋词派鸟瞰(代结语)主要参考书目后记《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总跋。

5.唐诗宋词的流派与风格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

北宋诗**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他还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颇引人注意。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隐然把苏词看成可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流派。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苏轼气象恢弘的词虽为数不多,当时学苏词的人也寥寥无几,但由于他首开风气,自然受人推崇。

张炎《词源》把“豪气词”与“雅词”对举。《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

这说明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辛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

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 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6.余传棚的《唐宋词流派研究》简介

余传棚先生《唐宋词流派研究》的问世,是唐宋词流派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从流派角度切入研究唐宋词,是近年来词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成果累累。其中既有对唐宋词史上某一流派的细致考察,又有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时期所有流派的综合描述。余先生新著实际上是关于唐宋词流派研究的研究。全书以唐宋词流派及有关研究现状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有破有立,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与前人的单一流派研究相比,有全局与局部之别;与前人的所有流派综合描述相较,有纲要与全景之分。余著重心不在细致描述流派的面貌,而在提纲挈领,着力勾勒流派发展的线索脉络。余先生书中绪言有云:“烛微知著,始称有识;由显索隐,方见深心。”移以相衡,其书足以当之。

目录

第一章 前流派词索隐(代绪言)

一、敦煌民间词的逻辑指向

二、隋唐文人词的历史走向

第二章 花间词派评辨

一、花间词派不宜又名西蜀词派

二、花间词派的创作纲领见于《花间集序》

三、花间词派的主导风格是柔靡绮丽

四、花间词派创立“艳科”传统功大于过

第三章 南唐词派定位

一、南唐词派与花间词派同源异流

. 二、南唐词派的主导风格是哀婉凄丽

三、南唐词派直接开启婉约词派

第四章 婉约词派究真

一、婉约词派之时空界定不宜过泛

二、婉约词派主导风格是清切婉丽

三、婉约词派之功过是非评判宜允

第五章 颓放词派探微

一、颓放词派的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二、颓放词派的主导风格是颓靡放逸

三、颓放词派有过有功,芝大于过

第六章 豪放词派质实

一、豪放词派为抗争颓放词派而兴

二、豪放词派风格由苏辛主导

三、豪放词派分苏、辛二派

第七章 雅正词派正名

一、雅正词派名从何出

二、雅正词派得失何在

三、雅正词派亦能分派

第八章 唐宋词派鸟瞰(代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总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