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花意象

1.古诗词:花的意象

1.海棠的:海棠花在盛唐时代还叫梨花,或海棠梨,而且一直到中唐的前期海棠花还没成为诗人关注的意象。海棠成为诗人关注的意象是在中晚唐以后,王建《宫词一百首》中的一首写道:“元是我王金弹子,海棠花下打流莺。”这里的海棠花还是一棵树,还没完全成为审美意象。后来在中晚唐的薛能、郑谷、温庭均等的诗中,才逐渐的采用了海棠意象。到了宋朝,写海棠花的人就比较多了,如苏东坡,他被流放到黄州,住在定惠院那里的东山上,旁边有一株繁茂的海棠花,看到这株海棠花,顿生同此天涯沦落之感,感到他和海棠花都是从蜀地流落到此偏僻山野的有名而孤苦之物,写了题为《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赏也》的诗,他还另外作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云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桂花的:桂花是我国的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在文学中,桂花也是个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中国文学中的桂花意象研究》试图从文学的角度对桂花作全方位的概括研究。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咏桂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是个纵向勾勒。桂花意象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在唐代获得了初步发展,至宋代达到繁荣,明清阶段渐趋衰落,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历时过程。二,桂花的审美形象及其艺术表现。花卉的美包括外在自然美和内在神韵美两方面。桂花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外在物色美自不待言;作为名花,也有其品格上的象征含义。两种美都重要。三,咏桂重要个案分析。对咏桂文学中出现的重要意象“月亮”,和桂花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典故“吴刚伐桂”、“蟾宫折桂”等,从而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桂花这一意象。

3.菊花的: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唐诗宋词中的“花”意象

“花”的意象很丰富,有些欣喜之情的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有指美人的,很遗憾之情的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有写自己心痛难当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很多时候,对这个意象的分析要结合全诗,看作者自己主要表达的感情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这里面都有“花”自己分析下,就可以找出很多了。

3.唐诗宋词中的“花”意象

“花”的意象很丰富,有些欣喜之情的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有指美人的,很遗憾之情的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写自己心痛难当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很多时候,对这个意象的分析要结合全诗,看作者自己主要表达的感情了。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玉楼春 欧阳修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这里面都有“花”自己分析下,就可以找出很多了。

4.诗词 "花"意象的象征意义

当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了

1.桃花:隐士,美貌,绯闻

2.梨花:洁白

3.梅花:孤傲,坚强

4.兰花:君子

5.菊花:隐士,不屈(很多种菊花谢的时候花瓣是枯萎在茎上的,不染尘)

6.水仙:仙人(主要是指洛神)

7.竹:谦虚(竹子是空心的,虚)

8.荷花:多于佛教有关,也有出淤泥不染的意思

9.酴醾:结局,终点(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酴醾花看做春天的最后开放的花)

10.牡丹:富贵,花王

11.芍药:富贵,花相(丞相)

12.彼岸花:转生、轮回

13.玫瑰:爱情

14.康乃馨:母爱

以下是我补充的几种植物:

1.红豆:相思

2.芦苇:离爱情最近的植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时间有限,先写这么多。

您如果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花的象征意义,可以给我发消息或者登陆我的空间都可以

5.诗词 "花"意象的象征意义

当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了1.桃花:隐士,美貌,绯闻2.梨花:洁白3.梅花:孤傲,坚强4.兰花:君子5.菊花:隐士,不屈(很多种菊花谢的时候花瓣是枯萎在茎上的,不染尘)6.水仙:仙人(主要是指洛神)7.竹:谦虚(竹子是空心的,虚)8.荷花:多于佛教有关,也有出淤泥不染的意思9.酴醾:结局,终点(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酴醾花看做春天的最后开放的花)10.牡丹:富贵,花王11.芍药:富贵,花相(丞相)12.彼岸花:转生、轮回13.玫瑰:爱情14.康乃馨:母爱以下是我补充的几种植物:1.红豆:相思2.芦苇:离爱情最近的植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时间有限,先写这么多。您如果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花的象征意义,可以给我发消息或者登陆我的空间都可以。

6.中国古诗词中的花草意象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7.我想找诗歌中关于花的意象,以及花开得月份等等

菡萏香消翠野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底. ----> 菏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 1)那株紫丁香到了暮春,满树便开出字色的小花,那话并不艳丽,想笔尖大小,绽放开来,却纯净雅洁,犹如一片紫色的迷离的雾. 2)一朵纤趁不染的白莲,从水中钻出来,宛如一位白衣少女,羞涩的卧在碧枝翠叶与波光水影.。

上一篇
唐诗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