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学识的诗句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2.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大全,描写有学问的优美诗句,句子1、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3、满腹珠玑:玑:不圆的珠子;珠玑:比喻优美的文章。形容人很有文才。 4、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6、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7、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8、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0、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1、经纶满腹: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或指人很有学问 12、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 13、通文达理:谓有学问懂道理。 14、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5、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6、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7、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18、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19、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3.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出口成章、才高八斗 一、学富五车 白话释义: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朝代:春秋 作者:庄周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翻译: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 二、博古通今 白话释义: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广博。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翻译:我听说老子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三、学贯中西 白话释义: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朝代:清 作者:吴趼人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 四、出口成章 白话释义: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 朝代:春秋 作者:多人所作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出言有章。” 翻译:说话有条理。 五、才高八斗 白话释义:形容文才非常高 朝代:近代 作者:李延寿。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翻译: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 4.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的词语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博学洽闻 才高八斗 八斗之才 才占八斗 才华横溢 满腹经纶 满腹文章 秋实春华 下笔成文 腹载五车 风华绝代 惊才风逸 囊锥露颖 宋才潘面 议论英发 跌宕风流 惊才绝艳 洛阳才子 潘江陆海 扫眉才子 头角峥嵘 才华超众 5.描写学问的诗句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一个爱读书的人,他毕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13.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5,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唐) 1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唐书画家) 1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20,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威尔逊 22,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2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知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5,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6,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7,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2,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代表学识的诗词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7.关于学问的诗词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8.形容老师很有学识的成语首页 成语词典 成语谜语 歇后语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成语文章 看图猜成语 形容学识渊博的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博览五车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博物多闻 博: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广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寡见鲜闻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寡闻少见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管窥筐举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孤陋寡闻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好问则裕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金玉满堂 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口耳之学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区闻陬见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