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1、《悯农》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马诗》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4、《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5、《曲江》 唐代: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 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2.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一、《静夜思》作者:唐代李白1、全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二、《蜀相》作者:唐代杜甫1、全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翻译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唐代韩愈1、全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翻译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四、《溪居》作者:唐代柳宗元1、全诗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2、翻译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仿佛是个隐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哔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世俗之人,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五、《陋室铭》作者:唐代刘禹锡1、全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翻译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 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学。 3.关于“国学”的古诗有哪些《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唐代: 令狐峘肃肃先师庙,依依胄子群。 满庭陈旧礼,开户拜清芬。 万舞当华烛,箫韶入翠云。 颂歌清晓听,雅吹度风闻。 澹泊调元气,中和美圣君。 唯馀东鲁客,蹈舞向南熏。译文:严肃庄重的祖庙,风度翩翩的君子。 古朴的庭院礼仪,门前清芬致敬。万千舞蹈像一支蜡烛。 颂歌清清楚楚,随风飘扬。谭波调整活力,中和美的圣人。 只有东路舞向南。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遇“安史之乱”发生,他避乱入终南山。 肃宗朝他初仕为华原县尉。当初他曾几次跟随杨绾求学。 时杨绾在朝任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即推荐他充任修史之职,被擢为右拾遗,累迁为起居舍人。代宗大历年间,他任刑部员外郎,迁司封郎中,知制诰,仍兼史馆修撰。 德宗时被贬为衡州别驾,后迁为衡州刺史。贞元三年(787)李泌为宰相,将他召入朝授太子左庶子,复任史馆修撰。 五年初,窦参任宰相,以他从前在衡州时有冒功之过,将他贬为吉州别驾,后迁为刺史,最后贬为衢州别驾。他在此住了10年,于艰辛之中坚持写完《代宗实录》。 令狐峘知识渊博,性格孤傲,不善攀结权贵,因而多次受贬。805年,顺宗即帝位,召他回朝任秘书少监,卒于北返途中。 元和年问,其子令狐丕将《代宗实录》交予朝廷,朝廷以撰写之劳追赠他工部尚书衔,有感而发创作此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4.让我们坚持的国学经典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李白 精神经百炼,锋锐坚不挫.——宋·刘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陆游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郑燮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王定保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李白 精神经百炼,锋锐坚不挫.——宋·刘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陆游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郑燮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王定保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 5.国学经典诗文体现团结、友善的古诗: 李白的《赠汪伦》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爱国、守法古诗: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马 上 作 ★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 上 (选一)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 亥 杂 诗 (选一)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明礼、诚信就更多了给你几个参考地址: 《论语》中的“信”观念与个人修养问题 中华古籍诚信名言摘录 诚信名言若干 /2005/3-14/111058.htm。 6.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12.分钟九 辨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痈痈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心闵怜之惨凄兮,愿一见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远去。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 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原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栖?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 霜露惨凄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桉而学诵。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 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 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怅而无冀。 中憯恻之凄怆兮,长太息而增欷。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 事亹亹而觊进兮,蹇淹留而踌躇。 何泛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达。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窃不自聊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污之。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 事緜緜而多私兮,窃悼后之危败。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今修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窜藏。 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卒壅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谅无怨于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用夫强策?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邅翼翼而无终兮,忳惛惛而愁约。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宁戚讴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纷纯纯之愿忠兮,妒被离而鄣之。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 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 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 赖皇天之厚。 7.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户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庄子 荀子 申鉴 说苑 新语 论衡 茶经 棋经 中论 邓子 盖庐 人物志 潜夫论 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经 论衡校释 梦溪笔谈 太平广记 孔子家语 韩非子 鬼谷子 归田录 唐新语 公孙龙子 搜神记 搜神后记 周易参同契 山海经 校注 艺文类聚 穆天子传 唐摭言 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 盐铁论 宋高僧传 广弘明集 老子道德经 钝吟杂录 弘明集 宣室志 世说新语 金匮要略注 九章算术 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论注 难经本义 神农本草经 孔丛子 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 风俗通义 鹖冠子 齐民要术 潜夫论 范子计然 西京杂记 晏子春秋 周髀算经 朱子语类 山房随笔 林泉高致集 吴子兵法辑佚 银雀山尉缭子 司马法逸文 群书治要三略 孙子略解 水战兵法辑佚 群书治要六韬 敦煌写卷六韬 怀王墓竹简六韬 六韬逸文 汉墓竹简六韬 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辑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匮 太公阴谋 端溪砚谱 歙州砚谱 扬州芍药谱 橘录 糖霜谱 刘氏菊谱 洗冤录集 荔枝谱 高僧传 阴符经 随隐漫录 画继 续高僧传 方言校笺 集部 楚辞 楚辞 楚辞补注 总集类 全上古三代文 全秦文 全汉文 全后汉文 全三国文 全后周文 全北齐文 全陈文 全梁文 全齐文 全隋文 全唐文 先唐文 唐文拾遗 唐文续拾 全宋文 全晋文 全后魏文 全唐诗 全宋词 千家诗 文心雕龙 文选 乐府诗集 全元曲 全宋诗 历代诗词赋 其它集类 优古堂诗话 诚斋诗话 庚溪诗话 草堂诗话 藏海诗话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彦周诗话 二老堂诗话 怀麓堂诗话 沧浪诗话 诗品 诗人玉屑 中山诗话 观林诗话 李太白全集 王右丞集笺注 欧阳修集 国 语 其他 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 总 目 经 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考 证 辑注类 三字经 庄子集解 商君书 汉官六种 汉魏。 8.关于“国学”的诗句有哪些《挽杜华父》陆文圭 乡里多遗老,朝延少用儒。 公初升国学,官止教生徒。术道心独壮,尤时骨已胩。 遥知埋玉处,风雨暗山隅。《送傅野》李觏 国学先生石与孙,金铃木舌士林间,欲将天下观诸掌,之子从今上泰山《壬申岁承命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李中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 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 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猿狖吟。《国学试风化下》薛能 霁阙露穹崇,含生仰圣聪。 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 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苹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 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送杨子达入国学》吴泳 鸾凤久束咮,贤关时一鸣。 子今观上国,志岂为浮名。母线丝丝直,爷诗字字情。 别情非所惜,回看锦衣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