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的口语化特点

1.问法:"古诗词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怎么回答

随便从这里面摆两句就好啦~望采纳~ 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又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连用了蜀帝化鸟,庄周化蝶,鲛人珠泪,蓝田烟玉四个典故,以隐喻手法从不同侧面写一生不幸。理想追求如同幻影,人生旅途遗恨重重,像杜鹃一样总在悲鸣,像明珠一样时时流泪。

四个典故,构成了一个绵邈微婉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抒民了诗人的郁愤。 常见的用典意思 投笔:弃文从武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长城:守边的将士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楼兰:边境之敌 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折腰:屈身事人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尺素:书信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双鲤,鲤鱼,鲤素:书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五柳:隐者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乡愁 青云: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 青紫:高官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伤春 落叶: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 2、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3、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的《望洞庭》)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4、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亿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衬静是反衬。 练习: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如何应用衬托手法的? 以乐景衬哀情。 5、渲染: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又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作者初至成都游诸葛亮武侯祠所作,抒写诗人对诸葛亮崇敬赞佩之情。

前二联写武侯祠的景色,以古柏森森、碧草茂密、黄鹂空啼等景色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表现作者对先贤深沉的缅怀。 练习:分析刘禹。

2.诗歌的语言和风格有哪些特色

诗歌的语言和风格有哪些特色

关于古代诗人语言风格的情况,简单的归纳如下:

◎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屈原作品)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 ◎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 ◎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乐天(白居易)诗雅俗共赏, ◎李贺诗奇诡变幻, ◎义山(李商隐)诗清丽俊逸, ◎杜牧诗含蓄绰约, ◎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农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作品。 ◎李煜词颓蘼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永叔(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 ◎希文(范仲淹)词苍凉悲壮, ◎晏殊词明朗疏淡, ◎苏轼词雄健豪放, ◎柳永词缠绵悱恻, ◎山谷(黄庭坚)词流畅自然, ◎秦观词情真意切, ◎易安(李清照)词婉约凄切, ◎诚斋(杨万里)词新鲜活泼。 ◎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稼轩(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

3.如何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鉴赏古典诗词语言美,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语言特色

如清新、朴实(朴素、质朴、平实)、绚丽、明快、含蓄、简洁、典雅等。

1.语言的性格色彩。包括:A. 显与隐(明快与含蓄);B. 直与婉(直抒胸臆与委婉曲折);C. 刚与柔(豪放与婉约);D. 庄与谐(严整与幽默)。

2.语言的语体色彩。包括:E. 文与白(文采绚丽与文风朴实);F. 散与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

语言是有性格的,正是这种性格,让人们在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看到的是“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执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的情景;而在读柳永的《雨霖铃》时,看到的则是“十七、八岁的女郎,手执红牙拍板,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同时,语言又是有语体区别的,从而使语言有了俚俗与典雅之别。这两个方面都可以从“辞色”角度去领略去鉴赏。

二、修辞方法

主要指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借代、夸张、设问、反问等,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考点中规定的八种修辞方法。此外,在诗词中,还要注意通感、移情(把人的感情付托于物象上表现出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双关、顶真、反复、用典等修辞方法。

修辞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不尽相同。比喻、比拟、借代、引用主要使语言形象生动,排比、对偶、夸张、顶真、反复主要增强语言气势,设问、反问使语言张弛跌宕,双关、用典让表情达意委婉含蓄,它们各有其妙,各有情趣。所以,修辞的使用要根据语境需要,效果分析也要充分考虑语境。

三、炼字

即作者着意选用的、表情达意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而且表达效果显著的字词,像“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

(一)注意那些活用的词。

(二)注意那些含有修辞方法的词。

(三)注意数量词。

(四)注意形容词。

(五)注意叠音词。

(六)注意具有表现方法特点的词。

四、句式。

主要是诗词中的特殊句子形式,这类句子会造成特殊意趣。

(一)联象句。

即全用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的句子,生动形象,意境优美。

(二)倒装句。

即为平仄、押韵和谐,词语错置,造成一种特殊优美意趣的句子。

五、节奏和韵律。

诗词句节奏分明,读来琅琅上口,或明快热烈,铿锵有力;或跌宕多姿,韵味悠长。诗词句用韵和谐,形成绵绵不绝的韵律感,读来觉得气韵生动。

节奏和韵律需要多吟咏,多玩味,细揣摩,分清节奏,读出韵律。

六、语言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

(一)评价(定性)

即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或怎么样。如语言特色、修辞方法、炼字特点、表现方法(如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等)。

(二)分析

即诗词中具体如何体现、怎样表达的。分析一定要中肯、具体,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4.唐诗的语言特征中平字见奇有哪些例子

1:唐代诗人杜甫曾写过一首七言律诗《曲江会心,是“心灵的语言”.诗人的这种心情,用原对酒》:稿的情意缠绵的拟人化手法“欲共杨花语”是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表现不出来的.这就是“平字见奇,朴字生色.” 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落”是个极普通的词,只有把它放在特殊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语境中,它才能“见奇”“生色”.一个词兼有“意 吏情更觉沦辫远,老大徒伤未拂衣.义”和“涵义”.“意义”和“涵义”是有差别的. 后来,杜甫将额联“桃花欲共杨花语”改为“意义”是人们对于现实的一种抽象的反映,它“桃花细逐杨花落”.又考虑到“桃花”和“杨花”以“概念”的方式固定下来.“涵义”则是个体的不同时,于是又改为“桃花细逐梨花落”.人对于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既包含有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这样一改,这首诗就对事物固有特性的认识和理解,还包含着个体显出“神远思深”.2:宋祁,曾将“迅雷不及掩耳”这个熟语,硬要写成“震雷无暇掩聪”,以此为奇.他改掉坏毛病后,写了一句令人拍案叫绝的诗:“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平平常常的“闹”字,写尽了春意盎然的情致:红杏灼灼,招来蜂飞蝶舞,围着枝头嗡嗡忙碌,真是有色、有声、有情、有味!3:贾岛的名句“僧敲月下门”,“敲”字之妙,大家都熟悉.王安石是宋朝的,虽然春风又绿江南岸当中的“绿”字千古流芳,不过因为时代限制,不合你的要求,只得忍痛割爱了。

5.诗的语言特点

一般说来,诗歌语言常见的有以下一些特点: (1)、清新。

表现为语言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如此。

(2)、平淡。也称质朴。

表现为使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而又平易近人,直接而明朗。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如画一般的山村之夜在作者的笔下如此宁静,如此祥和,而如此生动地展现出来。

(3)、绚丽。主要指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情思。

如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本来是一次生活中常见的离别,经过诗人那特有的奇幻绚丽的语言,便将现实与幻想融为体,创造出色彩缤纷的童话般的幻境。 (4)、含蓄。

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如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诗人托事于物,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便戛然而止,不再多说一字,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

(5)、简洁。指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十个字便将幽居的特点托出。

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仅十个字即写出了环境的清冷,钩勒出空旷寥廓、幽寂冷漠的背景。

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十个字突出垂钓老人孤独傲岸,抗风斗雪的傲然之气和不屈精神,把诗人虽在逆境之中,虽觉孤独寂寞,但决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展露无遗。 这些作品均是简洁的典型。

其四、把握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诗歌的艺术风格指这首诗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还是属于浪漫主义的作品。

现实主义诗歌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并按照生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的描写生活,表现生活。真实地反映现实,针砭时弊。

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人的作品。 浪漫主义的诗歌则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感情热烈奔放,语言绚丽多彩,想象瑰丽神奇,多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如李白、李商隐、李贺等人的作品。 另外,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 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于是作品也就有不同的风格。

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清新空灵;李商隐的诗瑰丽含蓄。 宋词中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其作品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守音律。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其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广阔,风格多样,旷达洒脱,慷慨激昂。 。

6.诗歌的语言特色

常见的诗歌语言特色: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还有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还有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3.清新雅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连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清新、自然。

4.绚丽飘逸。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5.简洁明快。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练、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如贾岛的诗、马致远的散曲等。

6.雄浑壮丽。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如曹操的《观沧海》显得胸襟豁达,豪情横溢。最具代表的是盛唐诗歌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7.粗犷豪放。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

8.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致。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9.悲壮慷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0.缠绵哀怨。诗作婉曲,感情细腻。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

7.如何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转自 美丽清江汉语言非常优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感性美和理性美两个方面。

感性美是指语言的外在美,像色彩美、形象美、音韵美、滋味美、建筑美、修辞美等,理性美是指语言的内在美,像逻辑美、义理美、情感美、趣味美、意境美等。而在古典诗词中,汉语言的这种美感体现得尤为鲜明。

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当然首先要透彻地理解语言,但更为重要的,是要领略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并对其表达作用有所感悟,惟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去理解、鉴赏诗词。鉴赏古典诗词语言美,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语言特色如清新、朴实(朴素、质朴、平实)、绚丽、明快、含蓄、简洁、典雅等。

1.语言的性格色彩。包括:A. 显与隐(明快与含蓄);B. 直与婉(直抒胸臆与委婉曲折);C. 刚与柔(豪放与婉约);D. 庄与谐(严整与幽默)。

2.语言的语体色彩。包括:E. 文与白(文采绚丽与文风朴实);F. 散与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语言是有性格的,正是这种性格,让人们在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看到的是“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执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的情景;而在读柳永的《雨霖铃》时,看到的则是“十七、八岁的女郎,手执红牙拍板,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

同时,语言又是有语体区别的,从而使语言有了俚俗与典雅之别。这两个方面都可以从“辞色”角度去领略去鉴赏。

如北宋晏几道的《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gāng,油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首词语言明快、典雅。

上阙用“殷勤”“拼却”“舞低”“歌尽”等词,下阙用“几回魂梦与君同”“犹恐相逢是梦中”等语言,直接而鲜明地将当年相聚时的欢乐、别后相忆及再相逢的喜悦几近直白地表达出来。但作者又善于铺彩设色,如用“彩袖”“醉颜红”“杨柳”“桃花扇”“银釭”等词语、意象,又善于经营工巧雅致的句子,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语言显得典雅。

正如古人评价的“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秀气胜韵,得之天然”。二、修辞方法主要指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借代、夸张、设问、反问等,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考点中规定的八种修辞方法。

此外,在诗词中,还要注意通感、移情(把人的感情付托于物象上表现出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双关、顶真、反复、用典等修辞方法。修辞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不尽相同。比喻、比拟、借代、引用主要使语言形象生动,排比、对偶、夸张、顶真、反复主要增强语言气势,设问、反问使语言张弛跌宕,双关、用典让表情达意委婉含蓄,它们各有其妙,各有情趣。

所以,修辞的使用要根据语境需要,效果分析也要充分考虑语境。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作者还很讲究炼字,诗中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三、炼字即作者着意选用的、表情达意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而且表达效果显著的字词,像“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

(一)注意那些活用的词。如周邦彦的《满庭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的“风”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可以想作风已老,莺正年轻;也可以想想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

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

(二)注意那些含有修辞方法的词。如杜甫的《月》。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开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首联十个字描绘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月夜图。“吐”字生动地写出月亮从山后破云而出之状,“明”字正好表现水月相映、夜明如昼之景。

它们把月写得晶莹璀璨,仪态万千,给这两句以至整首诗抹上了一层神奇、妩媚的银光。苏轼以为“古今绝唱”。

再如,北宋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晚上原应有月,岂料云满夜空,遮住月色。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