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创意手工粘贴画

1. 古诗词创意

古诗词创意

1.如何进行诗词创作

韵律启蒙的来历 车万育,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编辑本段韵律启蒙 【卷上】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逢。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初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汲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

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

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酸梅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做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五、微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鱼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清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宽对猛,是对非,服美对乘肥。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

桃灼灼,柳依依,绿暗对红稀。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声对色,饱对饥,虎节对龙旗。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尨也吠,燕于非,荡荡对巍巍。春暄资日气,秋吟借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六、鱼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

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 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鱼。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

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

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 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

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

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 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七、虞 金对玉,宝对珠,玉兔对金乌。孤舟对短棹,一雁对双凫。

横醉眼,捻吟须,李白对杨朱。秋霜多。

2.古诗词的创作都有哪些规则

作诗基本规则: 1、对仗(对偶):律诗中①‘起承转合’(首颔颈尾),承转(颔颈)两联对句(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反),多对不限(富对仗);②单颈(转)联对为蜂腰体;③首颈(起转)对为偷春格;④同类、习惯、借对、重点、流水、宽松、数字错位、隔句、句中自对;单首、颔、尾(起、合)联对不可称律;绝句不求对仗。

2、对仗禁忌:①合掌(两联对仗,句式结构一样);②出句与对句意同。 3、相对(上下句平仄相反):1-2句、3-4句。

(否则失对) 4、互粘(前后联平仄同):2-3句、4-5句。(否则失粘) 5、五七变式:五言句前加两个平或两个仄,变成七言诗。

6、五言规律:五言1、2、3句之第1、3字不论;第4句之1字不论。 7、七言规律:七言1、3句之1、3、5字不论;第2句之1、5字不论;第4句之1、3字不论。

8、禁出韵:除首句押韵外,单句为仄、偶句平押韵(韵脚,从106韵中选同韵部字)。 9、避上尾:一诗中,单数句(仄声)的上、去、入韵之尾字都应该用上(单一犯上尾)。

10、避重字:同一个字不可在一诗中2次以上使用(叠字词外)。 11、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除韵脚外,只有一‘平’及句中第2字或第4字‘平’被两侧‘仄’夹持。

12、三平调:如:仄仄平平平,每句最后3个字为平,犯三平连尾病。 13、避三仄:如:平平仄仄仄,每句最后3个字为仄,尾部三连仄。

14、互救:即句中不论的X字位,平仄互换,达到避免孤平、失对、失粘的效果。①句中3-4平仄换救变体。

②出句与对句的1-1、3-3平仄互救(也可不救)。③句中1-3平仄互救。

④孤平拗救。⑤出句与对句平仄广互救(全仄-全平,此还存有争议)。

15、语法句式结构(五言2.1.2、2.2.1、2.3;七言2.2.1.2、2.2.2.1、2.2.3常用),每联结构相同、各结构式都运用上为最佳(对仗两联结构相异而得章)。 16、佳品:合格律、无毛病;视觉艺术直观美、听觉艺术美、抑扬顿挫、脍炙人口、寓意深、深入浅出。

17、古风:韵不受限,混重深沉,篇幅长、平仄都可用(平脚时,前句为仄;仄脚时,前句平尾,至少两联一换韵),避上尾及重韵。 18、仄韵诗:将平韵诗每句平尾、仄尾与倒数第三个字之仄、平互换位形成。

19、排律:首尾联不对仗,余全对仗。 20、诗的演变格式:共4种结构句式,①五言基本格式(仄起首句不押:首句‘仄仄平平仄’, 依照‘相对’规则,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依照‘相粘’规则,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依照‘相粘’规则,第四句‘仄仄仄平平’),形成完整五言绝句。

②将以上五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五律’。③ 将以上五绝前,视平仄而相对加2仄或2平,形成七言绝句。

④将七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七律’。或将五律句前对应性加2平或2仄,形成‘七律’。

⑤将五律或七律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10句以上,称为‘排律’。 ⑥、以①中4句任何一句开头(首句),依据对粘原则推排,变换形成其他三式。

故16篇格式不可死记,只记方法。 21、变格: 基 本 格 式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句1、3与对句1、3互救)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孤平拗救,本句1、3互救)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本句3、4字变体互救) (出句1与对句1互救)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2、避重韵:不可在同一诗中使用同声母字(如:已用‘生’作韵脚,不可再用上‘声’作韵脚)。

23、避免使用生僻字:影响普及传唱,上口性差。 24、会选韵:根据所表达的内涵,选择不同韵脚字(分为欢快、昂亮、温馨、低沉、忧闷字韵)。

25、通俗新颖: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反应现实社会,避免传统上的无病呻吟(无聊),寓意内涵深,倡导使用新词汇(避免陈旧、官体诗,当然个别传统守旧者不乐意此形式,诗是写给现代人看阅的,古人是看不到,要让现实社会大多人群看懂)。 26、学习过程:学作诗应循序渐进,先学作短‘古风’、再学作‘绝句’、再作‘律’。

下附:泰石编制共享工具 (版权所有,引用必注明来源) 27、近于诗的词:浣溪沙、生查子、木兰花、阳关曲、清平乐、怨回讫、玉楼春、卜算子、定风波、摊破浣溪沙、望江东、忆王孙、渔父、渔家傲、鹧鸪天、一七令。(下篇‘词’,可先预作此部分词)。

28、联律的基本定义:合‘马蹄韵’、对仗、两联平仄相反。 ①每句中字位的平仄结构 三言: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五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不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3可换位)。 六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可换位)。 注:①多余8字联,根据‘马蹄韵’联律并结合联意加注顿号读,将组合分解成以上格式。

②出句有问题(不合上述规则),对联就会出问题。

3.关于有创意的古诗画

李翱《答朱载言书1、创意入仓稽斗斛宋曾丰《入广丰仓领米忆所遇》李翱《答朱载言书》。

师:师承,师徒相传,这里指沿袭。这两句大意是:文意和辞句都要创造,都不要沿袭前人。

文学贵在独创。韩愈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李翱的主张更为彻底。

从强调创新来说,这个主张是正确的,但这不应该理解为排除文化遗产,正确地继承文化遗产还是必要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