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黛诗句

1.关于“远山黛”的诗词有哪些

1,《荷叶杯·绝代佳人难得》唐 韦庄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

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闲掩翠屏金凤,残梦,

罗暮画堂空。

碧天无路信难通,

惆怅旧房栊。

2,《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唐 温庭筠

雨晴夜合玲珑日,

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

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

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

凭栏魂欲消。

3,《清平乐·西池烟草》 宋 晏几道

西池烟草,

恨不寻芳早。

满路落花红不扫,

春色渐随人老。

远山眉黛娇长,

清歌细逐霞觞。

正在十洲残梦,

水心宫殿斜阳。

4,《生查子》宋 晏几道

远山眉黛长,

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

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

说与青楼道。

遍看颍川花,

不似师师好。

5,《鹧鸪天·秀樾横塘十里香》金 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6,《清平乐·西池烟草》 宋 晏几道

西池烟草。恨不寻芳早。满路落花红不扫。春色渐随人老。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觞。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7,《浣溪沙》 宋 李结

花圃萦回曲径通。小亭风卷绣帘重。秋千闲倚画桥东。双蝶舞馀红便旋,交莺啼处绿葱珑。远山眉黛晚来浓。

8,《生查子》 宋 张孝祥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2.描写林黛玉的性格的诗句

由林黛玉的性格与诗词说起 2008-08-13 01:14:47| 分类: 悼红轩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在《红楼梦》一书中,宝钗、黛玉无疑是最为主要的角色,在太虚幻境“薄命司”大橱里所贮藏的“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中,她二人属于“金陵十二钗正册”,且并列首位。

而在宝、黛之间,宝钗似又带有某些陪衬性质,成为“木石前盟”的积极颠覆者。若将《红楼梦》看作单纯的爱情悲剧的话——依照“好了歌”,应是空诸一切——“木石前盟”是要过于“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空房独守,而林黛玉却因此丧了命。

林黛玉既是如此重要,她受到的关注当然是空前的。但至今为止,在《红楼梦》之外的演绎中,林黛玉总是给人以尖酸刻薄的印象,或者突出她精神上的不够健全。

更明确一点说,就是过于强调了她“蛾眉善妒”的一面。而从实际的情形看,这种“突出”是不恰当的。

在林黛玉的人格设计中,虽有“还泪”之说,但这个“还泪”最终仍然要落实到现实生活里,否则,就会有“泪出无名”的嫌疑了。从书中的描述看,林黛玉的忧郁性格是有着深厚的现实依据的。

贾雨村因贪贿落职后,于林府教馆,沦为西宾,他所教的学生就是林黛玉。黛玉天资聪慧,不幸早年丧母,这是她忧郁性格所以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其次,因黛玉之父林如海“命中无子”,“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俗话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兼以黛玉的“聪明清秀”,遂又养成多愁善感的性格。

此外,母亲去世之后,林黛玉被接进贾府,后因林如海捐馆,遂在贾府定居,使得林黛玉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原本多愁善感的性格加上寄人篱下的现状,林黛玉敏感而又自尊,从而给人孤高自负、落落寡合的印象。

之后,因宝钗的介入,林黛玉于情感上又生危机,在对宝玉的求全责备中,自怨自艾,常生悲感,“还泪”也就顺理成章。 结合以上所论,林黛玉的人格倾向还是比较分明的,即忧郁、敏感、清高、孤傲。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与人格又并非是几个字就可以简单概括的,但就林黛玉来说,这几个方面应该是最主要的。为了突出黛玉这几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书中有很多细节性的刻画与描写,诸如黛玉的弱不禁风、好使小性,以及住所潇湘馆的清幽,等等。

除此之外,最能反映林黛玉性格的就是她自己所作的几首应景诗词了。“葬花词”与《唐多令》表达了林黛玉忧郁、敏感的一面,而“海棠”与“菊花”诗则显示了她的清高与孤傲。

“葬花词”是一首歌行体,据说源自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其词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葬花词”里,黛玉因“愁绪”而伤感于“花谢花飞”,又因“花谢花飞”而倍增“愁绪”,最后,由花而及人,遂有“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人随花落之恸。刘希夷的寄托亦大致如此,只不过因性别不同而使着眼点有异,“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才是他的目的所在。

至于诗中所谓“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也不过是规劝“红颜”推己及人之意。

从立意上说,“葬花词”与《代悲白头吟》并不相同。 “葬花词”之外,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世漂泊之感的是《唐多令》“咏絮词”,词曰: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词分两阙,融写景与抒情为一体,借柳絮的无根之性写自己的漂泊之感。

百花洲、燕子楼暗喻“红颜薄命”,为“粉堕”、“香残”之地,这也是林黛玉诗词中最为主要的基调。而“香”与“粉”又借指柳絮,有一语双关之意。

随后,直接摹写柳絮的成团逐对以及飘零辗转,并将这种“成团逐对”赋予女性情感上的“缱绻”与“风流”。但又因“飘泊亦如人命薄”,遂使“缱绻”、“风流”皆成空幻。

下阙直接从“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写起,草木如人,而人与草木又有何不同呢?“叹今生谁拾谁收”与“葬花词”中“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意思相同,只是此处的悲愁又进一步,零落任其零落,就是葬花的心情也不复存在了。整首词的基调都着落在“愁”与“叹”两个字上,难怪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同样内容的诗作,林黛玉还有一首《秋窗风雨夕》。《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

3.形容面容的诗句

1、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2、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3、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4、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诗经

5、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6、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曹植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

8、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温庭筠

9、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10、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11、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2、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

13、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14、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5、次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机会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6、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娴静以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17、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18、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

19、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20、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21、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22、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3、佳人自鞚玉花骢,翩若惊燕踏飞龙。--苏轼

24、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

25、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26、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27、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28、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29、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30、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曹雪芹

3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曹雪芹

32、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33、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34、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宋玉

35、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36、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37、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簟生玉腕,香汗浸红纱。--萧纲

38、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庄子逍遥游》

39、翩如浮云,矫若惊龙。面如凝脂,眼如点漆。--刘与义

40、翩若轻云出岫,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

41、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4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杜牧

43、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4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曹雪芹

45、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46、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47、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48、盛服浓妆韶颜雅容。

4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诗经 硕人》

5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51、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52、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53、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54、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55、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56、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57、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58、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比春“红”。

59、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60、眼波才动被人猜。--李清照

4.描写“衣裳”的诗句有哪些

1、《燕赵多佳人》两汉·佚名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

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2、《渔家傲》宋代·晏殊

罨画溪边停彩舫。仙娥绣被呈新样。飒飒风声来一饷。愁四望。残红片片随波浪。

琼脸丽人青步障。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秋水上。时时绿柄轻摇扬。

3、《白纻辞三首》唐代·李白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4、《南歌子·香墨弯弯画》宋代·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5、《听张立本女吟》唐代·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