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古诗词的书签怎么做

1. 关于古诗词的书

关于古诗词的书

1.古诗书有哪些

推荐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是学习写古诗的入门书。格律,韵部等知识都包括其中了。因为关于诗词创作的书太过庞杂,王力先生是中国古代汉语界的宗师和权威,先读他的书打基础。

如果想精进的话,可以继续读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是一本相当系统的专著

填词是按一定的词谱的,现在通行的是《白香词谱》和《钦定词谱》。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词的知识,可以读龙榆生先生的《词学概论》。

写诗还是要培养语感的,建议多读前人的作品,先读李白、王维,掌握诗的谋篇布局;再读李商隐、杜甫,强调练字练句,对写作古诗很有帮助。

2.关于诗歌的书籍

《历代诗歌选》

《历代诗歌选》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的《青年文库》之一。本书是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领导下由季镇淮、冯钟其等选注。共计四册。 第一册:诗经、楚辞、汉代诗歌、汉乐府诗歌、魏晋诗歌、南北朝乐府诗歌、南北朝诗歌和隋代诗歌。 第二册:唐代诗歌。 第三册:唐五代词、宋代诗词、辽金元诗歌。 第四册:明代诗歌、明清诗歌、近代诗歌。‍

目录

唐代诗歌 述怀 野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滕王阁 从军行 长安古意 在狱咏蝉 正月十五夜 感遇“兰若生春夏” “朔风吹海树” “本为贵公子” 登幽州台歌 春夜别友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杂诗“闻道黄龙戍” 古意 夜宿七盘岭 途中寒食 题大庾岭北驿 邺都引 咏柳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阙题 次北固山下 春江花月夜 感遇“江南有丹橘” 望月怀远 边词 登鹳雀楼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秋登万山寄张五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过故人庄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建德江 春晓 黄鹤楼 长干曲“君家何处住” “家临九江水”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大漠风尘日色昏”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 送陈章甫 送刘昱 送魏万之京 陇西行 春中田园作 新晴野望 寓言二首“朱绂谁家子” 山居秋暝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终南山 观猎 使至塞上 送梓州李使君 鸟鸣� 鹿柴 木兰柴 白石滩 竹里馆 相思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元二使安西 送沈子福之江东 古风“秦王扫六合” “西上莲花山” “大车扬飞尘” “羽檄如流星 蜀道难 梁甫吟 将进酒 日出入行 独漉篇 秋浦歌“炉火照天地” “白发三千丈” 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 长干行 静夜里 荆州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渡荆门送别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大道如青天” 丁都护歌 沙丘城下寄杜甫 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中览古 金陵酒肆留别 望天门山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独坐敬亭山 月下独酌 横江词“人道横江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赠汪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 早发白帝城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望庐山瀑布 封丘作 燕歌行 营州歌 别董大 听张立本女吟 哥舒歌 钓鱼湾 田家杂兴“梧桐荫我门” 闻笛 守唯阳作 破山寺后禅院 夜月 白雪歌迭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凉州馆中与诸判宫夜集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碛中作 逢入京使 望岳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

3.关于书籍的古诗

你好

古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名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关于唐诗宋词的古诗词鉴赏书推荐几本

作者:楚云飞来源:知乎我想楼主这个提问,也是对所有想读一读甚至有些深入了解唐宋诗词的人有意义的。

作为一个中文系研究方向为词的人说详细一点吧,只是小硕多有不足~~首先很多人提到了上海古籍的鉴赏辞典系列。这套书的优点很明显,多请名家专业撰写,深入浅出,内容全面。

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体例不一致,有的篇目名家的水准呵呵(可能是弟子代笔),还有就是携带不便,看着好大一本没有闲翻的欲望了。另外如果买这套的词建议买唐宋词的上下册,而不仅仅是宋词的上下册,因为唐五代有很多精彩的词纯宋本没有收。

其次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普及本也被提及,我想这是本人所共知的书,来问或者其他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这个回答基本上没有太多用处~~当然我仍觉得这本书闲翻不错。那么其他推荐的我想也是我主要要说的类型,带有较好分析而非过于专业艰深分析的书────1.唐诗小史,罗宗强著。

这是一本我一读再读的小书。如果想了解唐诗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唐诗的成就为何能成为诗歌巅峰的,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

书不厚,文字通俗可读性极强,推荐。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这是一本我从中学读到研究生的小书,但知名度也是极高的。对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国维的份量。

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者能得到很多启发,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养的词学著作。薄薄一本,分条陈述,每条短的不过几十个字,哪怕带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条,也别有风味。

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读下不多的全文呢?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叶嘉莹先生有颇多著作,如果对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等有兴趣可以读她的专著。

这本书我认为是最适合第一次阅读的先生的书。先生的书以女性独特的敏感细腻解析唐宋词的美感,特别讲究诗词中的兴发感动,可以说风格在诸家中独树一帜。

4.杜甫评传,莫砺锋。将我与我同学的一句话合体,那就是现在讲杜甫的有两个人打动我们,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莫砺锋。

莫先生作为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这本书比较厚重,却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杜甫的诗与人的。5.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

诗歌的选本如果推唐诗三百首,词我较推重这本。或许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龙榆生相对不为大众知晓,但他的选本无论在篇目还是在音韵上,都蕴含很多东西。

另外不仅局限于阅读唐宋词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明清词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6.唐诗杂论,闻一多。

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课本与政治历史课将闻一多平面化了。其实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别有成就。

闻一多论唐诗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读起来特别热烈,特别富于色彩。唐宋诗词值得推荐的书有太多太多,手机党码字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古典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5.【和书有关的诗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春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 (陆游)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能读懂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林语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书到用处方恨少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按】以理入诗,是宋诗的特点;而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正是宋诗的成功之处.这首小诗借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半亩】言其小也 【鉴】镜子 【影】水中倒影 【徘徊】流动不绝貌 【渠】水,指方塘 【如许】这样 【为】一作“谓”,答词 “尽信书,不如无书” 《尚书》《汉书》《后汉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晋书》《北齐书》《新唐书》 《回乡偶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 病起书怀)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