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赏析诗句点点征帆都卸了“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见清·曹溶《满江红》〔浪涌蓬莱〕。 征帆:远行航船的篷帆。海门:钱塘江入海处称海门。 风马:奔驰如风的骏马。骤:骏马疾驰。 这几句大意是:江所有的船只都停帆罪岸,远方海口处开始传出一片轰响,好像是急促的鼓声;转瞬之间,潮水涌至,像数匹骏马背着银鞍疾驰,你追我赶,争相超越。 潮水将至,敌“征帆都卸”。 转眼之间,陆地上那种战鼓轰鸣、万马奔驰的景象,竟然在水中出现了。想象奇特,构思新颖,比喻也很生动。 可用来描写涨潮的情景。 2.李商隐的诗“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木兰花 唐• 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题解】 这首诗的作者有两说,一说为李商隐作,一说为陆龟蒙作。《万首唐人绝句》、《唐诗纪事》、《古今诗话》等均定为李商隐诗。而陆龟蒙有《宿木兰院》诗,盖因此二相互混淆。诗或作于大中二年(848)由桂北归自湘水入洞庭之时。 【注释】 “洞庭”二句:洞庭,湖名,在湖南。征帆,指远行的船。何逊《赠诸旧游》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二句即目所见,洞庭湖上波光粼粼,寒意直逼云霄,湖面上征帆不断,远人离别随时可见。 “几度”二句: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任昉(fǎng)《述异记》卷下:“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地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罗隐《秋晓寄友人》诗:“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二句谓自己几度登上木兰舟,也就是有几番离别,就如木兰花被制作木兰船一样,已成天涯羁客,时时不定,日日漂泊。 3.诗句“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爱问知识作者:吴潜出自宋代吴潜的《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悲感的词作。 淳祐七年(1247)春夏,吴潜居朝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等要职,七月遭受台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 时其兄吴渊供职于南昌。此词应该为吴潜前往福州道经南昌时所作。 豫章为南昌旧名。滕王阁,唐初建于南昌城西,飞阁叠台,下瞰赣江,其临观之美,为江南第一。 再加上有王勃《滕王阁序》的美传,益发使其辉光焕发。词客骚人“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多有吟咏,吴潜此作亦发兴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