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草木意象有关的诗文最好有赏析的;最好多一点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2.带有意象的诗句大全1、月。 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2、柳。 “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习。 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游子思乡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梅、松、竹、兰及若干香草。 用来托物咏怀,表达高洁的内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况,暗寓诗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屈原的《离骚》。 4、桃、菊。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脱凡俗。 例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子规、杜鹃、鹧鸪。 、思念故国之情。表达思乡例句:杨花落尽子规啼。 /但闻子规啼月夜,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舟。小舟、轻舟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 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7、春。 古诗中的意象很丰富。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 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8、秋。 古诗中秋的意象常表现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国运即衰。例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带有意象的诗句大全1、月。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 2、柳。“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习。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游子思乡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梅、松、竹、兰及若干香草。用来托物咏怀,表达高洁的内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况,暗寓诗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屈原的《离骚》。 4、桃、菊。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脱凡俗。例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子规、杜鹃、鹧鸪。、思念故国之情。表达思乡例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但闻子规啼月夜,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舟。小舟、轻舟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春。古诗中的意象很丰富。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 8、秋。古诗中秋的意象常表现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国运即衰。例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急求有意象的诗句1.登楼凭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2.流水: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3.斜阳: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细水烟雾:半烟半雨江桥畔 5.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6.月: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7.长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8.南浦: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9.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0.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11.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2.松:岂不罹宁寒,松柏有本性 13.莲: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14.梧桐:砧杵敲残深巷月,摇落梧桐故园秋 15.杜鹃: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16鹧鸪: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17.寒蝉:寒蝉鸣我侧 18.鸿雁:鸿雁在云鱼在水,脉脉此情难寄 尺素:客从远方来,遣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锦书: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青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19.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孤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停云:停云霭霭,时雨蒙蒙 浮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草:独倚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22.桃李:春风桃李一壶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5.带有意象的古诗词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_——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柳”与“留”谐音,自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在古诗中往往代表惜别、挽留的意象。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鸿雁南飞玄鸟归,我军北伐迎风吹。 半月兵阵破胡虏,多少好汉去难回。 6.关于意象的古诗1、月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释义: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2、冰雪 《念奴娇·过洞庭》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释义: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3、柳树 《送别诗》隋代: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释义: 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杨花飞绝。请问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4、长亭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释义: 远处舒展的树林之上暮烟笼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5、鸿雁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宋代: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长山 一作 长水)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释义: 与姐妹们分手时,惜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纵有千言万语,也难尽别情。而今身在异乡,望莱州山长水远。寄宿馆所,秋雨潇潇,不禁感到无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竟不知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以慰我心,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7.有意象的句子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向我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显现出无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得晶莹透亮,美丽极了!……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哦!春雨呀,原来你跟着春姑娘一起来到大地,使大地生机勃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你灵巧的手,拔动着人们的心弦,拔动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随风飞。 空中飘着雪花,小小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 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轻轻地飘扬;然后越下越大,一阵紧似一阵。 黄河水如同一群在狭窄的狭谷里奔腾的骏马,挤在河滩中间那条只有五六十米宽的河道里直泻而下。 像一颗珍珠镶嵌在祖国西北壮美大地上的青海湖,闪耀着神话般的色彩. 淡蓝色的雁归湖静静地躺在绿色的环抱之中,就像是镶嵌在一片天然翡翠上的一块蓝色宝石。 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那一档档成熟的小麦也都有了生命,风从那边来,传来麦穗与麦穗间的细语。 我闭紧嘴,风却像是一只有力的手,窒息着我的呼吸,逼迫我不时地张一张嘴。 就在这一刹那,它也会往我的口腔里扬一把土,类似一个恶作剧的孩子。 二月里的春风,在白天,暖洋洋的,带点潮湿味儿,吹在脸上,却有点像棉花絮拂着脸上的味道;可是一到夜晚,特别是深夜,那股尖厉劲儿,真有点像剪刀呢。 夜风在河滩里飘动着,沙滩里的柳树,像喝醉了酒似的,使劲地舞动着她满身的嫩油油的枝条。 风来了。 先是一阵阵飘飘的微风,从西北的海滩那边沙沙地掠过来,轻轻地翻起了夜行人的衣襟,戏弄着路上的枯叶。旷野里响着一片轻微的簌簌声。 一会儿,风大了,路旁的高粱狂乱地摇摆着,树上的枯枝克喳克喳地断落下来。一阵可怕的啸声,从远远的旷野上响了过来,阴云更低沉了。 沉雷似乎已经冲出了乌云的重重包围,克啦啦啦像爆炸似的响着,从西北方向滚动过来。 盛夏的傍晚。 一阵阵轻柔的和缓的小北风,飘出完达山谷,掠过牡丹江面,把果园里的香味,把大江上的波浪的清凉,一丝丝,一股股地吹送进江南岸的龙泉镇,渐渐地,镇子里的暴热和喧闹消歇了。马路旁的白杨、垂柳,庭院中的丁香,海棠,也全从酷暑的困倦中醒了来。 清风在绿叶间簌簌流动,花香在屋檐下悄悄飘荡。一切都是惬意的,宁静的。 整个沿江排开的小城,如同一个仰面静卧的巨人,正用它全部身心去感受晚风的恩泽,去尽享风中那淡淡的幽香和湿润的爽意。 五月的微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襟,温柔的慰抚,有如慈母的双手。 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 山风卷着松涛,像海洋的狂澜似的,带着吓人的声浪,从远处荷荷地滚来,一阵阵地刮着崖头刮着树,打着板壁打着门,发出怖人的巨响。有时且扬起尖锐的悲呜,像是山中的妖怪在外巡游一般。 庐山的风,自是风,不挟灰,也不带尘。它抚摸着行人的皮肤,不热亦不冷,稍微有点凉丝丝的,总像是北国的秋风。 尤其是当人漫步林中,最能感觉到它的轻柔、洁净、清爽、沁人心脾,梳人灵魂。 好厉害的风啊! 它活像个失去了理智的疯子,在这宽阔的庭院中颠颠扑扑,乱碰乱撞。 它时而把地上的柴草碎叶旋卷起来,忽地扔到东边,忽地抛到西边,忽地卷上高空飞舞,又忽地推到一个墙旮旯里不动了。 窗前的老榆树,被风一刮,摇摇晃晃,枝丫扫着屋檐,发出唰啦啦唰啦啦的响声。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微风吹散,凉月堕平波.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是一年春将暮,无语对斜阳.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怅里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8.求10个意象和关于这10个意象的诗句1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 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 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 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 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4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 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 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 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5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 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 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等。 6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 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 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 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 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 思。 7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8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 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 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寒蝉 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另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在这首 诗中虞世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9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0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 生活。 “哀鸿”一语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 ,流民。 9.寻关于各种常见意象的古诗词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