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 走进唐诗宋词 作文江南就像蓄满了水的海绵,挽起裙角,带着醇香的梦轻轻踏上江南的雨巷,撑一把油纸伞,倘佯在江南湿润的空气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双溪。 溪水很活泼。它一面急忙地向前走,一面还和沿途的枯枝、残叶……淘气。 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被她推推挤挤地挤到一个漩涡里,那叶儿向前不得,向后不得,急得几乎要哭出来…… 正当我看得入神时,耳边却萦绕起一曲悲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诧异。 面对如此明快的江南水乡,竟有人如此忧愁?好奇心使我来到好位妇人身边。哦,是清照。 她憔悴的面容告诉我:风住尘得花已尽,哪有闲情摘一朵花插向鬓际……只愿溪水带走我的忧愁…… 李清照的生命有溪水抚慰,而我的生命也不空洞,因为有你——宋词的陪伴。 宋词给予我的就是美丽的心境,是初春河上飘过的第一丛草垒,是暮晚天际划过的飞鸿,是那满坡黄花间衣袖盈风的女子笑靥,是江南氤氲的水雾和玲珑的划桨声,也是南唐李后主的无奈……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休?自只人生长恨水长东。” 显而易见,李煜的忧愁有秋霜寒雨分担,而我,更多的感受交给了宋词!在宋词的温歌软语中,我沉醉不已。 品读宋词,的确让我的情感细腻了许多,能够领略到“词到情处双泪流,酒将醉时笑语稠,茶香满口水悠悠”的宁静,于是,嘈杂的世界渐渐远去,便有了——宁静的心。 午后一杯绿茶,细品宋词,才发现在宋词的涵养下,宋词早已在心灵深处扎根,旷达了胸臆,让我的思维也鲜活水灵,流转自若。 沿宋词的故道溯流而上,拾一块女娲补天时遗落的彩霞,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折一缕渭城朝雨中的柳丝……生命因宋词而澄彻、优雅而丰盈。 2.走进唐诗宋词要作文走进唐诗宋词 (一) 漫行于古典文字美妙旅程的脚步,陡然止住不前,心唤起仅余的最后诧异惊叹即拐进一处瞬间能触发灵感和美梦的绝妙之境。 这是一个烂漫迷人的地方。 这里有山,有水,有风,有云,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寂淡雅;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的旎旎和谐;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娴静空远,有“众星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绝妙。 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似滑的,云似梦的。鹰飞蝶舞,旋转纷飞。 清山细水,柔风浮云,温情呢喃。这是人间的仙境?这是天堂的圣地?天堂高远走高飞可及,仙境从来是传说。 这浓缩的美丽的自然,更贴切地,这是浓缩的文字精华——到底,这不过是美妙的诗词,这里的世界纯属虚构。然而,就是如此美丽的文字波动我们心潮之底多少美梦啊! 这是一方情感的沃土,充满了人世的沧桑。 看吧,杜甫好像天生就负着忧悒沉闷,所行之处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凄凉。白居易这时也变得如此沉默寡言,似乎身心只剩下那么一个“别有幽愁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念头。 就连李商隐都这么不称意,驱车登乐游原并未快活,却落满心“夕阳无好好,只是近黄昏”的淡淡哀怨。陆入翁虽然“僵卧孤村不自哀,”可也只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空想梦幻而已。 李易安即使身居高楼举目远瞻,眼前不过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缠绵情感的呼唤,这些来源于心灵深处最深邃思想的声音,总是时时让我们肝肠寸断,却又意气风发。这是为类情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 情感造就文字的多变,智慧超越文字的局限,思想开华文字的寓意和精魂。它们的结合,便是艺术。 为在空前绝后的情感智慧和思想交融的。 这是一块遐想的空间,偕着思想展开双翼我们尽情地翱翔。 我们高举酒杯邀太白共饮人生悲欢离合,“莫使金樽空对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我们高居幽州台,双臂拂袖,与子昂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们面临大江,挥舞铁板,和冻坡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伫立杨柳岸,手执红牙,同柳永轻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世界——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这是诗的殿堂,这是词的颠峰。 然而,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诗或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 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走进唐诗宋词(二)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读小学时,就能把课本上所有学过的诗词倒背如流。 还从父亲的书箱里“偷”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整抄完了四个大笔记本。虽然大多不解其意,每一次读起来还是那么专注。 清风徐来的夜晚,和父亲铺起凉席睡觉地坪上,比赛看谁背得唐诗宋词多,有一回竟然赢了在老家有“酒鬼”和“诗鬼”之称的父亲。为此,我一丝不苟地得意了很久很久。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于是,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 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那一份痴迷和眷恋。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诗歌。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 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心爱的人儿跳着欢快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不一回多情的公子? 独爱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 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 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 3.我与唐诗或宋词我爱高山,爱它的雄伟高峻;我爱流水,爱它的纯洁柔和;我更爱唐诗,爱它的景、它的情、它的意……唐诗,它令我深深地陶醉。 诗之景韵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夜,皎洁的月光撒到幽静的竹林子里,似乎给竹林披上了一件银色的外套。独坐林中,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静静地欣赏着这美妙的月夜。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王维用那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了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 虽平淡无奇,细细品味,奇妙无穷。 品着品着,我似乎真的来到了一片竹林之中,皎洁的月光铺撒着大地…… 渐渐地,我醉了,我。 我爱高山,爱它的雄伟高峻;我爱流水,爱它的纯洁柔和;我更爱唐诗,爱它的景、它的情、它的意……唐诗,它令我深深地陶醉。 诗之景韵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月夜,皎洁的月光撒到幽静的竹林子里,似乎给竹林披上了一件银色的外套。 独坐林中,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静静地欣赏着这美妙的月夜。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王维用那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了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虽平淡无奇,细细品味,奇妙无穷。 品着品着,我似乎真的来到了一片竹林之中,皎洁的月光铺撒着大地…… 渐渐地,我醉了,我陶醉在了这美妙的诗之景中。 诗之情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雄伟泰山,神奇秀丽,分割日夜,横跨齐鲁大地。山中云气曾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 杜甫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的豪情,他的志向,震撼人心,让我深感佩服。 品着品着,我似乎被他所感染了,变得坚强起来,心中也多了一份豪情…… 渐渐地,我醉了,我陶醉在了这豪放的诗之情中。 诗之别韵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少时便离开了家乡,到了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但双鬓却已经斑白了。 儿童们看见了我,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啊? 贺之章回到久别的故乡,感怀良多。 他用朴实的笔调,感慨世事沧桑。虽平淡,却人情味实足。 细品诗境,别有一番韵味。 品着品着,我似乎读到了些许:时光匆匆,切莫白白浪费…… 渐渐地,我醉了,我陶醉在了这深深的寓意之中。 沉一室斑斑驳驳的树影,凝一缕忽焉忽有的思绪,在幽幽静静的氛围里,去倾听那长长短短、折来叠去的诗之韵。诗之景韵,诗之情韵,诗之别韵。 唐诗,它令我深深地陶醉。在我三年级时,我读到了“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从此,我便认识了唐诗。 初识唐诗,只是简单的认为,唐诗只是由一个个人类都看懂的文字拼接起来,却成了一句句让人都看不懂的句子,这着实让我纳闷了好久。我向每个人应该都是这样,刚学时一窍不通,日积月累中却发现唐诗中有着深不可测的奥秘。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爪拨清波。”这首耳熟能详的唐诗,早已在我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谁都知道,这一短短的小诗并非出自什么大家,也不是哪位文人墨客,而是一位才七、八岁的孩童,他叫骆宾王。古人的确是很足智多谋,如此小的孩子都能够出口成章,何况是那些饱经风霜的大诗人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此精炼的一句话,却包含了作者心中的痛苦和对国家的无望。 但是,这些唐诗中,多半带有悲伤的色彩,真正为了喜庆之事而谱的事却很少见。翻开我现在的语文课本,会发现有一个很醒目的单元,就是宋词精粹单元。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渐渐的找到了学习宋词的秘诀。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精短的几十个字,却表达了作者的万般思绪,我不经要感叹古代作家的妙笔生辉,他们竟然可以用如此炉火纯青的技术来这样驾驭文字,简单的文字在他们的笔下经可以拼凑的如此天衣无缝,精致完美。 真不知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语言比它更传神的。许许多多的宋词金曲都被现代的歌手所翻唱,并演奏。 用各种各样的丝竹之声来点缀这精妙绝伦的诗词。就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诗人把酒问天的情景,面对圆月的情景,我闭上眼睛似乎都能想象得到。 这首诗如今已被传唱到了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仿佛都能感觉到,千年之前的东坡词语千年之后的丝竹曲,它们所营造的气氛,倾吐人生的感慨,词曲相隔,声情并茂。 字里行间总透露着丰厚的感情,表面上看似平静,仔细琢磨后却能发现作者心中汹涌翻滚的波澜,这就是宋词的精华所在阿!又见唐诗宋词,让我对古代人民又有了新的看法。 4.唐诗宋词之类的●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 遗踪何,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5.怎样理解唐诗下酒宋词配茶吧唐诗开阔慷慨,气象宏大,意象常常有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酒可助兴,酒可浇愁,饮酒这件事,要么是一个人的独饮,要么是一群人的欢度,很符合大唐气象。 宋词婉约细腻,清新淡雅。更适合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茶要细品,风雅韵致,很接近宋词的主流。(当然,宋词中的豪放派很有酒香,但这里略过不谈)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宋词大多说酒时,也少有唐时的气象了。两宋流韵,更宜茶。 6.唐诗宋词 山盟海誓 研究性学习唐诗宋词中的山盟海誓——研究性学习 爱情,是唐代诗人经常歌咏的题材,也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大唐帝国的一缕夕烟袅袅升起,弥漫着唐诗的气息,此刻,就用它寻找爱情,寻找那些尘封千年而馨香犹存的片片玫瑰。这些永不枯干的玫瑰,化作千顷浪涛—叶扁舟,沿着那缕轻烟向唐朝的最深水域漫游。 纵览古今中外,凡亘古流芳的的文艺作品,无不充满对生命和意志的渴望与弘扬。唐诗,这个中国文化山脉的顶峰,透过历史的云雾,其歌咏爱情的光芒,始终伴随着岁月在国人心底鲜活流淌。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甜甜蜜蜜的爱恋开始. 李白青年时代曾有相当长时期漫游于汉水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这些地区自六朝以来,就是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商人们来往频繁之处。 六朝乐府中的“吴声”、“西曲”即产生于这一地区,其中不少篇章就是表现商妇与丈夫离别的悲思之情。浪漫的李白留下了这首委婉细致、缠绵婉转的叙事情诗《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小恋人,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新婚时的羞涩、甜蜜、醉人。 “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婚后的热恋恩爱,如胶似漆。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新婚不久的丈夫远行经商,那种担心受怕、缠绵悱恻、相思无奈之感深入肺腑,以致忧思不断,颜容憔悴。”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相初莫相识。” 秋天的风如此凄清, 秋月如此明亮,落叶飘飘, 聚了还离散 ,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惊寒。 忆当时彼此亲爱相聚 ,现如今别离后何日再相聚?此情此景, 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入相思之门 ,明了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是永恒的回忆,短暂的相思也没有止境。早知相思是如此地牵绊人心, 不如当初不要相识 。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 ,诗人望着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 ,也许,此时诗人正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让诗人悲伤和无奈 !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的恋情和思念 ,竟然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因为相思太折磨人。 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伤情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 ,让整首诗显得凄婉动人。 从儿时的纯洁美好到新婚的愉悦,从别离后思念到思念中的苦痛,李白用他灵动的笔杆为我们诠释了爱情的深浅。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 《闺怨》 这位韶华正茂、风姿绰约少妇,志趣非凡,抱负不俗。在盛唐那个“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英雄年代,她没有陶醉于花前月下的缠绵缱卷,也没有沉湎于卿卿我我的柔情密意,而是宁愿独守空房,慨然鼓励丈夫到遥远的边关去建功立业。 这份高昂的热情,这种豪迈的精神,实属难得。千载之下,我们也要向她投以敬佩的目光。 然而,在那个阳光明媚、惠风和畅的春日,她精心打扮一番以后,款步登上了敞亮华丽的楼台,天朗气清,她的心情格外舒畅。可是当她凭栏眺望,远处地头那青青的柳色映入她眼帘时,她顿时感到腿软气短,怅然若失,心里涌起如烟如雾的悔恨。 她悔恨当年的劝夫远征,悔恨自己的虚度年华。年年岁岁柳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美丽的生命悄然流逝,未知的功名获又何益。那青青的柳色,潜入了她的心底,拨动了尘封的心弦,弹奏出幽凄悲苦的音调,至今亦令人动容。 爱情很快长成一株茁壮的青萝。世界在微尘里轻轻叹息。 唐朝,像一位迟暮的贵妇。带着心血凝炼的诗歌,李商隐穿越层层寒云与纷纷落叶,开始了与晚唐又苦又酸的旷世之恋。 这位河内才子,有足够的魅力却不会风流。西望长安灵魂的家园布满干里风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道出了朦胧而真切的热恋儿女的亲身感受,让爱情的旋律开始在恋人之间共振。 追忆时的惘然把爱情的稍纵即逝一语点出,让伤感的基调成为一种传承千年的主流旋律。花间派的温庭筠等人把闺中女子的生活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通过自己所看来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和感受,这是一种比较高明的间接描写情感的手法。 但是李商隐在描写爱情上做出了很大的突破,直接用他华丽的文笔来表达爱情带给人的感受,虚无缥缈的爱情就这样变成了一道道流光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首《无题》。 7.关于茶需要细品的古诗词句《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歌」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百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这首七碗茶歌真的是说出了喝茶的情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