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常用词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我们很少去注意这些变化,在我们身边,就活跃着很多源自古诗的词语,虽然这些词很常用,但由于时光荏苒,如果不细细查考,我们已经很难了解它们的本来面目了。 比如“乔迁”一词,现在我们经常用来恭喜别人搬进新居或者职务高升,但从字面上乍一看,“乔迁”确实和搬家、升官联系不上,其实它来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鸟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也就是说从阴暗狭窄的山谷之底,忽然跃升到大树之顶,得以饱览明媚宽敞的天地,这确实是值得恭喜的事情。再比如“桑梓”,本来的意思是桑树和梓树,现在都用来指代故乡,为什么桑树和梓树就能表示故乡呢?这源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们要表示敬意。从这个意思上引申出去,“桑梓”才成为了故乡的代名词。此外,还有我们常用的“小康”,也出自《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只不过和现在的意思相比,“小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指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的家庭经济情况。 《诗经》确实是很多常用词和成语的源头,当然其他的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词流传下来,比如我们常用“涂鸦”来形容字写得很差或画很难看,这个词出自唐诗,卢仝在《添丁诗》里说:“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这里取的是最后一句的开头和结尾。 2.常用诗词句语大全古诗词经典语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文嘉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叔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各诗词派常见的句子,最好有赏析像是豪放派、婉约派等等,最好是一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豪放派词的代表作 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辛弃疾 《西江月》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破阵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永遇乐》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张孝祥 《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 念奴娇 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诗歌常用词语总结有哪些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汪振学整理评价主旨类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言近旨遥、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蕴藉、富有哲理、一语道破意境类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柔美思想感情类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情感载体类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自得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骨抒情方式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渗透景缘境生情状物移情感情细腻感情真挚托物言志语言风格类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使用典故类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言志诗歌风格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冷(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文章结构类自出机杼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新颖奇特浑然天成层层铺垫巧埋伏笔前呼后应层次分明曲折有致表达技巧类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渲染起兴寄托状物移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对比描写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粗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古典诗词常见意象杨柳,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 往往要写到杨柳另外 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留"与"柳"谐音 "柳--折柳--惜别" 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柳永《雨霖铃》词中有"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一句千古名句"杨柳岸"其中的韵味是 "离别的人一观见杨柳 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 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 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入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因为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 因此杨柳和离别容易引起联想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 歌词是:"上马不捉鞭 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 愁杀行客人"歌中提到行人临去折柳,以后常吹笛表达离愁后人诗中因此常把折柳、吹笛、怨别和思乡等联系起来 这在唐诗中多有表现如李白《塞下曲》(第一首)中即有"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观"王之涣《凉州词》(又作《出塞》)中也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 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 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 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 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看的物象 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 但今夜更白 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 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 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海角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遥》)、"欲问吴江别来意 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 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 但作为傲霜之花 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 有人称赞它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严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 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 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 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既是咏梅 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远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遥,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闻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 5.推荐常用的古诗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朱熹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曹雪芹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浪涛沙》刘禹锡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6.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 7.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8.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 韩 愈 9.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草》白居易 1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杜牧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夜雨寄北》 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5.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6.关于古诗词的意象词语集合(五十个)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 7.古代诗词鉴赏常见的术语有哪些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一、常见的思想感情 欢快、愉悦、激动、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忧愁、寂寞、伤感、惆怅、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热爱自然、沉郁、悲慨、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消极、积极、朴实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对统治者的愤怒、面对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怀才不遇的愁苦、寄情山水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二、诗歌分类 赠友送别、咏史怀古、边塞征战、山水田园、写景抒情、咏物言志、闲适隐逸、谈禅说理、思妇闺情、羁旅行役、悼念亡者 三、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 转战沙场、舍身保国 寂寞愁苦、身世飘零 孤傲高洁、坚持操守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慷慨愤世、矢志报国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 反对征伐、同情疾苦 重情重义、儿女情长 辛苦劳作、纯朴善良 四、著名诗人的风格 李 白: 愤世嫉俗 清新飘逸 豪放洒脱 淡泊富贵 傲视圣贤 傲岸不羁 杜 甫: 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广阔深厚 意境雄浑 感情深沉 张九龄: 委婉含蓄 孟浩然: 语淡味重 恬静浑健 王 维: 恬淡含蓄 气韵生动(“诗中有画”) 王昌龄: 雄健浑厚 情思婉约 高适 岑参:雄浑质朴 苍劲悲壮 韦应物: 清新典雅 韩 愈: 气势磅礴 奇特新颖 贾 岛: 萧瑟悲愁 李 贺: 奇诡变幻 忧郁激愤 元 稹: 艳丽浅近 白居易: 平白清新 雅俗共赏 刘禹锡: 清俊明朗 李商隐: 清丽俊逸 杜 牧:豪迈俊爽 遒劲峭拔 温庭筠: 浓艳香软 清新疏朗 李 煜: 颓靡伤感 细腻感人 欧阳修: 清丽明媚 语近情深 范仲淹: 苍凉悲壮 晏 殊: 明朗疏淡 苏 轼: 雄健豪放 旷达高远 柳 永: 缠绵悱恻 李清照: 婉约凄切 杨万里: 新鲜活泼 陆 游: 雄浑奔放 明朗流畅 辛弃疾: 气势雄浑 婉转悱恻 姜 夔: 精心刻意 清妙秀远 精心刻意 陶渊明: 平淡淳厚 质朴凝练 柳宗元: 明净简峭 李 贺: 奇崛冷艳 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 陈子昂: 词意激昂 风格高峻 王 勃: 流利婉畅 宏放浑厚 独具一格 五、常用意象的含义 1、花草类 (1)菊:隐逸、高洁、脱俗 (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3)兰:高洁 (4)牡丹:富贵、美好 (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9)莲:爱情 高洁 2、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5)竹:气节、积极向上 (6)梧桐:凄苦 (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3、风霜雨雪云类: (1)海浪:人生的起伏 (2)东风:春天、美好 (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4)露水: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地方诡谲 (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8)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9)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10)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12)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4、动物类: (1)杜鹃:悲惨、凄惨、哀伤 (2)鱼:自由、惬意 (3)鸿鹄:理想、追求 (4)猿猴:哀伤、凄厉 (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衰败荒凉 (6)沙鸥:飘零、伤感 (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8)(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9)(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10)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11)寒蝉: 悲凉 5、器物类: (1)玉:高洁、脱俗 (2)簪缨(冠):官位、名望 6、颜色类: (1)白:纯洁、无暇、丧事 (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3)绿:希望、活力、和平 (4)蓝:高雅、忧郁 (5)黄:温暖、平和 (6)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7、其它类: (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4)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5)仙境:飘逸、美妙洁。 8.常用的歇后语和古诗有哪些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语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打破沙锅——问到底 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聋子的耳朵——摆设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猫哭耗子——假慈悲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生姜——老的辣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四两棉花——免谈(弹)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一顿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芝麻开花——节节高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坐飞机吹喇叭——唱高调 来自三国的歇后语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黄忠叫阵—不服老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张飞睡觉—不闭眼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梆子改木鱼----这个挨敲的货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三角坟地---缺德 三年不洗口--- 一张臭嘴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大车拉王八---载你 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 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天落馒头---狗造化 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 牛屎虫搬家---滚蛋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 东岳庙里二胡---鬼扯 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老虎拖蓑衣---无人气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 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阴间出赏格---寻鬼 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肉骨头敲鼓---荤(昏)都 都 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 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 后背梁长疮骨脐眼流脓---坏透了 豆豉口袋---臭东西 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 披着狗皮---不是人 范进中举---喜疯了 茅厕里题诗---臭秀才 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狗打喷涕---三日晴 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屎壳郎打哈欠---一张臭嘴 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骆驼生驴子---怪种 种地不出苗---坏种 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看见菩萨屙屎---讲鬼话 高梁撒在粟地里---杂种 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 雪地画梅---狗脚板 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 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 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瞎子拉琴---瞎扯 阎王的爷爷---老鬼 名句归类 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惜时类: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 适 《别董大》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四季类: 春天: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 《咏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 《春日》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爱国类: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