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秋收的诗句有哪些丹枫迎秋、枫林如火、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 2.赞美“秋收”的诗句有哪些查询到关于"秋收"的诗句一共18条!1、秋收万颗子――唐李绅 《悯农》2、秋收时节暮云愁现代――** 《西江月·秋收起义》3、高秋收画扇唐――杜甫 《伤秋》4、秋收吾无望――唐皮日休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5、秋收稻*** ――《南中谚》6、连岁秋收皆获美――清乾隆 《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7、秋收备百礼――宋陈起 《方晚先生贶以丹剂四种古调谢之》8、秋收其实兮于粲满――宋方回 《王御史野塘图歌》9、山田望稔秋收近――宋方回 《早起》10、多秋收净利来此――宋晃冲之 《行泌水上》11、秋收幸值岁稍丰――宋刘学箕 《插秧歌》12、秋收万种田――宋梅尧臣 《寄题庐陵董氏桂林书斋》13、习字带秋收柿叶――宋释从垣 《句》14、秋收政其时――宋释慧远 《偈颂一百零二首》15、潭净秋收菊――宋王禹偁 《送礼部苏佉郎赴南阳》16、四月麦熟胜秋收――宋谢枋得 《谢麪》17、秋收多少麦――宋赵蕃 《寄胡达孝二首》18、花落是秋收――明李开先 《富村翁》《悯农》作品赏析 【注释】:[1]禾:禾苗。 [2]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3]餐:饭。 [4]皆:都是。[5]秋成万颗子:一作「秋收万颗子」。 这首悯农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在盛夏的正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锄地,汗水淌滴在庄稼地里。 可是谁又知道,碗中的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啊!李绅,字公垂。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 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 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写了五十首,并改名《新乐府》。 可见李绅创作的《新题乐府》对他们的影响。所谓「不虚为文」,不也就含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吗?可惜的是李绅写的《新乐府》二十首今已不传,不过,他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一称《古风二首》),亦足以体现「不虚为文」的精神。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本来粒粒粮食滴滴汗,除了不懂事的孩子,谁都应该知道的。 但是,现实又是怎样呢?诗人没有明说,然而,读者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现实的另一面:那「水陆罗八珍」的「人肉的筵宴」,那无数的粮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的罪恶和那「船中养犬长食肉」的骄奢。可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李绅当然不懂得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道理,但是,我们从几十年之后唐末农民起义的「天补平均」的口号中,便不难看出这两首诗在客观上是触及到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悯农二首》不是通过对个别的人物、事件的描写体现它的主题,而是把整个的农民生活、命运,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作为抒写的对象。 这对于两首小诗来说,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然而诗篇却没有给人这种感觉,这是因为作者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的矛盾,说出了人们想要说的话。所以,它亲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诗人还用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因此它虽然是那么通俗明白,却无单调浅薄之弊,能使人常读常新。 在声韵方面诗人也很讲究,他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绝形式,这一方面便于自由地抒写;另一方面也使诗具有一种和内容相称的简朴厚重的风格。两首诗都选用短促的仄声韵,读来给人一种急切悲。 3.赞美秋收的诗句1、《社日》 唐代: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夕阳西沉,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来。 2、《秋兴八首.其八》 唐代: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译文: 从长安到渼陂,途径昆吾和御宿,紫阁峰在终南山上闪耀。我想念一路的香稻和碧梧,在丰收的季节 吸引着鹦鹉与凤凰……等到春天,曼妙的仕女们还会采摘花草相互赠送,伙伴们在暮晚时分仍要移棹出发,不愿归返。 昔日,我可以凭借词语凿穿时代的黑井,痛饮山河甘洌,而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围拢水源,抚摸它岑寂的微光。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4、《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5、《渔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译文: 潇湘的静夜里,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浩淼的烟波中,皎洁的月光下,我收拢钓鱼的丝线,摇起小船回家。 绿水就是我的家园,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难胜过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鱼虾。面对盈杯的水酒,望着诗书满架,我已心满意足,再不用将名利牵挂。 4.与“秋天农民繁忙丰收景象”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1、**《七律·到韶山》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唐·白居易《观刈麦》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3、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唐·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5、唐·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6、宋·徐玑《新凉》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7、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8、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 9、宋·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10、宋·杨万里《悯农》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一、《观刈麦》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二、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三、《悯农》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四、《社日》原文: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夕阳西沉,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来。 五、《新凉》原文: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译文: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晨雾在树间缭绕。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的啼鸣。 六、《秋日田园杂兴》原文: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蛩相应语莎丛。虫丝罥尽黄葵叶,寂历高花侧晚风。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忽然蜕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学飞。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牋诉天公休掠剩,半赏私债半输官。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不知新滴堪篘未?细捣枨虀买鱠鱼,细捣枨虀卖脍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 5.表示秋收的诗句乡下,正 一季的热望 在田间成熟 收割机来回的忙碌 明码标价 六十元一亩 割完稻谷的田块 也忙碌起来 饱满的谷粒 眉间的欣喜 用一根麻绳 一口袋一口袋 扎了起来 年迈的老汉 脱掉衣衫 抱起沉甸甸的收成 咬紧牙关 奋力,上肩 脊梁一弯 人矮了半截 一双脚陷进 泥泞的稻田 摇晃,蹒跚 关节发软 拾步而上 翘首回望 那拥挤如沟的额头 怎么看,都像是 层层叠叠的伤口 《春耕秋收》 作者:琴雨 一只飞舞的蝴蝶 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我的心田是一亩三分地 我用“勤劳”作种子 用“墨水”作肥料 用汗水来浇灌 我的双手不分昼夜的 剪枝、除草、捉虫 秋天,收获了 我把沉甸甸的果实包回家 献给妈妈 妈妈的嘴笑成了一枝花 《秋收》 作者:惬意的风 斜阳坠山梁,农民仍在忙。 丰收不惜力,脸上喜洋洋。 《秋收》 作者:惬意的风 秋高艳阳照,田间真热闹。 晚稻已开镰,吹响集结号。 《秋收》 作者:郑黑丫 (一) 风吹稻海翻金浪,放眼四野农夫忙。 麻雀叽喳人不怒,只因丰收不差它。 (二) 俊郎山上摘金果,仙女茶园采秋香。 喜笑颜开心花放,秋收过后结鸳鸯。 《秋收》 作者:孤灯愁 清晨 阳光初露 露珠 叠在小草的枝尖 布谷鸟一声高过一声 放眼瞭望 田野里 一片忙碌的身影 又一个收获的季节 脊背 弯如月弓 汗珠 串串的滑落 滴在黄灿灿的玉米棒上 却倒映着人们的笑容 万家灯火的时刻 晒粮场里 依然荡漾着欢声笑语 那种疲惫那种倦意 早已消失在夜的暮色中 分页 >>12下一页 分享到 为你推荐 关于西湖的古诗句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2011-12-24 写中秋月的诗句 寒色五陵松 2011-08-17 秋游作文300字 2013-09-05 关于秋天的日志 2012-12-28 2011中秋节祝福语 中秋佳节至 2011-08-20 秋天的果园作文300字 2013-09-30 关于秋雨的诗 2013-03-14 中秋节员工祝福语 月缺时我想你 2011-08-24 青岛的秋天作文 2016-06-28 乡村美景的诗句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2011-11-13 描写秋天景象的诗句 榈庭多落叶 2011-07-30 秋游作文600字 2013-08-21 姓名藏头诗:何秋霞 2012-09-29 描写桃花的诗句 秋雨梧桐叶落时 2011-08-18 秋天的图画作文 2013-09-24 更多诗词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6.有关秋收的诗句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南宋 辛弃疾《破阵子》 释义: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 释义: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释义: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释义: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释义: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释义: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释义: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秋水的绝唱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 8、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释义:悲凉啊, 秋天带来的气息 ,萧瑟啊草啊木啊摇啊摇啊掉下来衰败啦, 哀怆孤寂啊,好象在远行之中 ,爬上爬下啊 一年又要过去啦。 9、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释义:庭院里眨眼间多了许多落叶才觉醒原来秋天已经来了。 1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释义: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 7.描写秋收的诗词有哪些 秋收诗词大全《悯农》 年代: 唐 作者: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忆我三番曾过此,满目民艰恫瘝视。 蠲租加赈不少靳,究亦无能疮痏起。 壬午之岁博咨访,略觉其中悉源委。 因为疏剔六塘河,果然潦尽堪耕耜。 人事尽而天贶随,连岁秋收皆获美。 兹来殊觉大改观,凭舆历览心生喜。 户有盖藏育鸡豚,衣鲜褛裂赡妇子。 不灾不赈奚所加,究欲加思念无已。 因思时巡免正供,十分之三常例耳。 数县瘠土应倍怜,益二至五斯可矣。 国有余用苏茆檐,减一半惟投悬匦。 伫看元气复闾阎,庶协以休以助理。 《早起》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万事峥嵘入夜思,稍欣无病且无饥。 山田望稔秋收近,暑月乘凉早起宜。 暗捻须髯惊露湿,倦爬疥癣喜风吹。 买薪汲水营蔬茹,草草盘餐了一炊。 8.关于秋收的句子1、太行山的秋天,一派丰硕的山野。梯田里是火红的高粱,黄澄澄的玉茭,山坡上是熟透的大红枣,小灯笼似的大柿子,挂满枝头的核桃和板栗。满山满谷,满是成熟粮果的芳香。 2、秋姑娘唱着丰收之歌向我们走来了。稻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台收割机唱着欢歌,正在田里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怀中”。 3、当秋风吹拂着你的双颊,稻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充满着成熟的喜悦,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它好像是成功者谦虚的楷模,当秋天来临时,硕果累累,秋高气爽,一股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切都是那神奇的画布-大自然,精心用粗细不一的线条,五彩缤纷的颜料,勾画出一幅又一幅美得动人,色彩斑斓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我爱秋天,爱秋的宁静,爱秋的朴素,爱秋的高洁。 4、秋天象征着成熟,能给人们带来收获的喜悦。记得在霜地的黄昏里,在不远处的袅袅炊烟里,抱着又圆又大的地瓜,那心情用现在的话说是多么的“爽”啊!再大些,用枯叶烧起的黄豆稞里,寻觅着无尽的秋香,我敢说那是这世界上最美味的豆香! 5、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6、秋天是丰收的,田野里到处是丰收的歌声,一阵风拂过,大豆摇起响亮的铜铃,高粱举起火红的火把,麦子在一旁不住地点头农民伯伯们看到了一年的成果,更是笑个不停。 7、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稻田,那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的,是农人一年的寄托和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