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卜算子

1.宋词中:清平乐江城子菩萨蛮卜算子等都是什么意思

部分词牌名来历 1:暗香 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

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

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

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 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

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

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

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

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

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 词牌名。

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 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 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 29:瑞鹤仙 词牌名。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 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 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

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 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

“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龙吟 又名《龙吟曲》。

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

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35:望江南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此调本名为《谢秋娘》,。

2.宋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我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这精神不正是诗人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吗!“群芳”在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梅花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卜算子(李之仪)是宋词中哪一派的代表作

婉约派东方女性情感的深层展示——李之仪《卜算子》赏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这首《卜算子》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代表作。

品赏这首词,或能对古人爱情、友情——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发散方式,有深一层的理解。 这首词看似明朗如话,实则包蕴甚深,表现了一个相思女子怀念郎君的深挚缅邈、缠绕无尽的心理情态。

“我”和“君”也许是青梅竹马时的一对情侣,也许是江边劳作时多情的女子碰上如意的郎君。此时分别日久,身居长江头尾,于是,女子把“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相思心理一语道出,这种久盼而久不见,愈想愈在眼前铭心刻骨的心理折磨上升为焦灼与渴盼,其中还有隐隐的担忧,然此多种情感虽复杂,但表面却来得极平静,整个情感基调浓烈真挚,但语言却淡泊自然,这种内心灼热,外在含蓄的情感发散方式,积淀着传统东方女性美的意韵。

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平允中和”的美学风格。下阕,作者又深化了相思女的心声,用比兴手法传达出她的坚定信念“长江几时流尽,相思”恨“何时终止!在这里,“情”积久而成“恨”,但这不是“负情恨”而是“痴情恨”。

尾词二句,表达了对郎君的期望,虽不免有几丝隐隐担忧,但更看出女子心如磐石,情如江水,矢志不移的忠贞信念。 相思女子心理,实难描摹,而中国古代传统女子心理情态,尤以为最。

但作者却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心理及情感发散方式。作者在这首词中力求用语浅淡而自然,含蓄隽永,表现了相思女子的情感虽然坚贞执诚,但却婉曲柔敦,用语极淡,形成语愈淡则情愈浓,淡中寓深,水中蓄火的效果。

这首词构思巧妙,全篇围绕“长江水”这一特定景物联想生发,又句句扣住“相思情”,把“长江水”和“相思情”非常自然地巧妙地融会在了一起。作者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

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 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4.急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

远 方

孤燕绕南枝,夜落月清冷。

幽幽苍寰无尽处,漫漫求知路。

游子心中意,落漠黯乡魂。

无尽山河皆远去,人在云归处。

卜算子

-- 柳絮

不知尘缘断,

魂梦空相随。

料得年年絮飘飞,

杨柳丝长垂。

翦灯谁共语?

风卷离魂去!

往事成忆不堪追,

落花付流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