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吟唱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汉武帝时《长门赋》是先作好词,后谱曲传唱;宋词“填词”是按早已有的曲牌去填上歌词。 柳永词在宋元时流传很广,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唱柳词要十七八女儿, 敲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唱苏轼词,须关东大汉, 铜琵琶, 铁绰板, 唱一曲“大江东去……”。 红楼梦歌曲 《葬花吟》 《枉凝眉》 《红豆曲》 《分骨肉》 《叹香菱》 《晴雯曲》 《聪明累》 《题帕三绝》 《秋窗风雨夕》三国演义片头曲 《临江仙》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歌曲名称:人面桃花相关古诗词:唐·崔护《题都城南庄》演唱:邓丽君2.歌曲名称:虞美人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虞美人》演唱:邓丽君3.歌曲名称:独上西楼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相见欢》演唱:邓丽君4.歌曲名称:胭脂泪相关古诗词:南唐·李煜《乌夜啼》演唱:邓丽君5.歌曲名称:人约黄昏后相关古诗词:宋·朱淑真《生查子》演唱:邓丽君6.歌曲名称:但愿人长久相关古诗词:宋·苏轼《水调歌头》演唱:邓丽君(王菲翻唱过)7.歌曲名称:月满西楼相关古诗词:宋·李清照《一剪梅》演唱:安雯8.歌曲名称:满江红相关古诗词:宋·岳飞《满江红》演唱:罗文9.歌曲名称:别亦难相关古诗词:唐·李商隐《无题》演唱:徐小凤10.歌曲名称:相看泪眼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邓丽君歌曲名称:雨霖铃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包美圣歌曲名称:雨霖铃相关古诗词:宋·柳永《雨霖铃》演唱:娄晗11.歌曲名称:采莲曲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采莲曲》演唱:蔡幸娟12.歌曲名称:床前明月光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静夜思》演唱:梅艳芳13.红楼梦歌曲系列歌曲名称:引子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引子》演唱:陈力歌曲名称:枉凝眉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枉凝眉》演唱:陈力歌曲名称:分骨肉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分骨肉》演唱:陈力歌曲名称:聪明累相关古诗词:《红楼梦》之《聪明累》演唱:王洁实歌曲名称:秋窗风雨夕相关古诗词:林黛玉《秋窗风雨夕》演唱:陈力歌曲名称:葬花吟相关古诗词:林黛玉《葬花吟》演唱:陈力歌曲名称:题帕三绝相关古诗词:林黛玉《题帕三绝》演唱:陈力歌曲名称:红豆曲相关古诗词:贾宝玉《红豆曲》演唱:王洁实14.歌曲名称:青青河边草相关古诗词: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演唱:高胜美15.歌曲名称:涛声依旧相关古诗词:唐·张继《枫桥夜泊》演唱:毛宁16.歌曲名称:烟花三月相关古诗词: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杜牧《寄杨州韩绰判官》演唱:吴涤清17.歌曲名称:新鸳鸯蝴蝶梦相关古诗词: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演唱:黄安18.歌曲名称:君莫攀相关古诗词: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演唱:黄安19.歌曲名称:黄鹤楼(古典版)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演唱:晏菲歌曲名称:黄鹤楼(现代版)相关古诗词:唐·崔颢《黄鹤楼》演唱:晏菲1《逍遥叹》歌手:胡歌笑叹词穷 古痴今狂终成空刀钝人乏 恩断义绝梦方破路荒遗叹 饱览足迹没人懂多年望眼欲穿过 红尘滚滚 我没看透自嘲墨尽 千情万怨英杰愁曲终人散 发花鬓白红颜殁烛残未觉 与日争辉徒消瘦2《再见中国海》歌手:4InLove很古典的曲风 加上流行的歌词 值得一听3《花太香》歌手:任贤齐浪天涯伴随枯叶片片风尘沙难掩真风雅 不为痴情就爱花花太香花下风流花死花无常不带一点伤走得坦荡荡4《少年游》歌手:任贤齐翩翩一叶扁舟载不动许多愁双肩扛起的是数不尽的忧给我一杯酒喝尽人间仇喝尽千古曾经的承诺美人如此多娇英雄自古风流纷纷扰扰只为红颜半点羞给我一杯酒烽火几时休喝完这杯一切再从头江山仍在人难依旧滚滚黄沙掩去多少少年头悲欢是非成败转眼成空涛涛江河汹涌淘尽男儿的梦曾经海阔天空昂首莫回头痴笑轻狂任我潇洒少年游江湖路路难走儿女情情难求风花雪月只是拂袖在身后给我一杯酒点滴心中留若是有缘他日再相逢5《蝴蝶》动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曲 歌手:刘若英人为什么凭感动生死相许拥抱前离别后是否魂梦就此相系人为什么有勇气一见钟情人海里这一步走向另一段长旅给你承诺一句如果生命在这秒化灰烬可还我原来天地在相爱的那一季梦里蝴蝶翩然舞起另外周杰伦也有很多啊《青花瓷》《兰亭序》《东风破》都是结合古典与优雅的歌曲 绝对值得一听 关于古典的歌曲 不外乎“中国风”的歌曲 楼主只要去搜索“中国风”的歌曲绝对能找到很多自己喜欢的歌曲 本人最爱的古典歌曲就是那首周杰伦的《菊花台》和那首郑伊健的《虫儿飞》。 .有古典歌曲的感觉,可以唱的古诗。比如:1,千年缘(笑红尘,画朱颜,浮云翩跹,情难却,情相牵,只羡鸳鸯不羡仙,今生缘,来生缘,难分难解,昆仑巅,浮生远,梦中只为你流连)2,红。 2.求诗词的吟唱音乐1虞美人 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词唱起来很好听动人的2再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有王菲唱的,也很美3李叔同先生即是弘一法师的《送别》《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词美,意境更美,曲子很能 打动人纯属个人爱好推荐,纯属手工,谢谢采纳。 3.古诗的体制称为"风雅颂",其中"风"指什么国风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 “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4.求诗词的吟唱音乐越人歌:/uploadfiles/2006-12/1213176475.mp3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钗头凤:/bl/files/402/402-20071219141706-208621596.wma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南:/yang/skinss/2007-11/2007117734911311.mp3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佳人曲:/ysoa/UploadFile/200852622178925.mp3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5.《风》这首古诗的形式是完整诗句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歌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诗歌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日本人书李峤诗墨迹《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文集50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5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