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司马迁的诗句

1.形容司马迁的诗句

司马迁墓

----牟融,唐,贞元、元和间人

落落长才负不羁,中原回首益堪悲。英雄此日谁能荐,

声价当时众所推。一代高风留异国,百年遗迹剩残碑。

经过词客空惆怅,落日寒烟赋黍离。

司马迁

年代:宋 作者:秦观

子长少不羁,发轫遍丘壑。

晚遭李陵祸,愤悱思远托。

高辞振幽光,直笔诛隐恶。

驰骋数千载,贯穿百家作。

至今青简上,文彩炳金雘。

高才忽小疵,难用常情度。

譬彼海运鹏,岂复顾缯缴。

区区班叔皮,未易议疏略。

司马迁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孔鸾负文章,不忍留枳棘。嗟子刀锯间,悠然止而食。成书与后世,愤悱聊自释。领略非一家,高辞殆天得。虽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彼欺以自私,岂啻相十百。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汗;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形容司马迁的诗句

司马迁墓 ----牟融,唐,贞元、元和间人 落落长才负不羁,中原回首益堪悲。

英雄此日谁能荐, 声价当时众所推。一代高风留异国,百年遗迹剩残碑。

经过词客空惆怅,落日寒烟赋黍离。司马迁 年代:宋 作者:秦观 子长少不羁,发轫遍丘壑。

晚遭李陵祸,愤悱思远托。 高辞振幽光,直笔诛隐恶。

驰骋数千载,贯穿百家作。 至今青简上,文彩炳金雘。

高才忽小疵,难用常情度。 譬彼海运鹏,岂复顾缯缴。

区区班叔皮,未易议疏略。司马迁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孔鸾负文章,不忍留枳棘。

嗟子刀锯间,悠然止而食。成书与后世,愤悱聊自释。

领略非一家,高辞殆天得。虽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

彼欺以自私,岂啻相十百。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汗;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3.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的名言:

1、不知其人,视其友。——汉司马迁《张释之冯唐列传》

释义:如果不了解某个人,只要看看他所结交的朋友便可知一二,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朋友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交友者的思想品德以及为人处世准则。

2、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释义: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兴旺,失去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败亡。

3、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汉司马迁《史记·郑世家》

释义:因为权势和货财结交的人,一旦权势 货财消失,交情就疏远了。指建立在私利基础上的关系最不可靠。

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释义:一个人,为了国家、民族的事业,可以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释义: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后世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司马迁《齐悼惠王世家》

释义:应当果断做决定的时候,却踌躇不决,必然会招致灾祸,而受其困扰。

7、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汉司马迁《邹阳列传》

释义:有些朋友虽然彼此交结多年,但是纵然双方头发都已斑白,交情却仍然淡薄有如新交一般。有些朋友则不然,彼此可能初次在路上相遇,隔着车窗互相倾谈时,就亲密得仿佛已经相知许久似的。

8、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汉司马迁《刺客列传》

释义:大丈夫会为了了解自己,赏识自己才华的人,而不惜牺牲生命。女子则为了喜欢自己,爱恋自己的人,而修饰容貌。

4.司马迁的名言名句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们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不知其人,视其友。

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司马迁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汉·司马迁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5.司马迁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shuì)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会说话,数下自然形成小径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这句话说的虽然是桃李一类的小事,却可以用它来比喻大事

《项羽本纪》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沾板,而我们好比是鱼是肉

《屈原贾生列传》

盖自怨生也

是因为怨愤引起的啊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人在困难的时候就会追念本源,所以人在操劳,辛苦,困倦,疲惫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疼痛,凄惨,惊惧时,没有不呼喊爹娘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然后才是个人恩怨 《李将军列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评价李广和其子李陵,李广一生英雄,李陵却投除了匈奴)

自己本身正派,没有政令也会照做,本身如果不正,虽然有严令也不会遵守

《项羽本纪》、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项羽死前说的)

是上天要使我灭忘,不是我用兵的错误。

力拔山兮气盖世

力大可以拔山 豪气盖世无双

《屈原贾生列传》、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这世道上所有有人都是在混浊中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醉(糊涂)了只有我是清醒的

6.司马迁的名言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司马迁名句 ·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 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司马迁 —— 司马迁语录 ·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 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司马迁语录 ·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 不知其人,视其友.赞同 1| 评论 2012-3-20 20:15 热心网友 1、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2.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3.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4.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9.士为知己者死 10.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1.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2.不识其人视其友.赞同 0| 评论 2012-3-20 20:38 热心网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赞同 0| 评论 2012-3-20 20:41 1415189103 | 一级 1.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4.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5.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6.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9.士为知己者死 10.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1.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2.不识其人视其友.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3.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4.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0.士为知己者死 11.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2.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