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品茶的诗词欧阳修的《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巫祯来咏茶诗词选茶颂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 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茶珍年年岁岁品茶新,岁岁年年会故人。 好友好茶相悦处,好诗好意独自珍。茶与书书斋是我家,家里备茗茶。 茶味溶书味,好香不用夸。对饮好酒须同酌,奇思在独行。 佳茗宜对饮,情景映杯生。赏梅品茶一树老梅三两枝,四花五瓣开却迟。 六壶七盏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诗。饮茶四十笑称翁,饮茶沐晚风。 翻书匆过眼,滋味入心中。新法品茶都市无山水,肆中购矿泉。 电壶腾雾气,俗市暂称仙。题牡丹茶壶图富贵花前泡苦茶,人生乐处莫常夸。 酸甜辛辣都尝遍,何事不能做到家。 2.有关品茶的诗词欧阳修的《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巫祯来咏茶诗词选 茶颂 人谓百花好,我称茶独王。 一杯清肺腑,入梦亦留香。 茶珍 年年岁岁品茶新,岁岁年年会故人。 好友好茶相悦处,好诗好意独自珍。 茶与书 书斋是我家,家里备茗茶。 茶味溶书味,好香不用夸。 对饮 好酒须同酌,奇思在独行。 佳茗宜对饮,情景映杯生。 赏梅品茶 一树老梅三两枝,四花五瓣开却迟。 六壶七盏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诗。 饮茶 四十笑称翁,饮茶沐晚风。 翻书匆过眼,滋味入心中。 新法品茶 都市无山水,肆中购矿泉。 电壶腾雾气,俗市暂称仙。 题牡丹茶壶图 富贵花前泡苦茶,人生乐处莫常夸。 酸甜辛辣都尝遍,何事不能做到家。 3.关于品茶的古诗1、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 2、品茶有讲究,一杯茶分三口,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 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鲜甜,云雾的香馨醇厚,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3、品饮绿茶:碧波荡漾一抹香,茶不醉人人自醉。 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4.品茶的诗句静坐 【林徽因】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茶的情诗 【张错】 1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倚赖我的无味。 2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 舒展你的容颜。 3 我们必须热,甚至沸 彼此才能相溶。 4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功夫 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5 无论你怎样浮沉 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的 (噢,轻轻的) 落下,攒聚 在我最深处。 6 那时候 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美的 一口茶。 5.关于“品茶”的诗词有哪些1. 《过山庵》 年代: 宋 作者: 胡仲弓 天地一间屋,心安到处家。 淡中尝世味,吟里足生涯。 煨芋频添炭,烹泉旋品茶。 空山无纸帐,梦不到梅花。 2. 《雨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小雨初增气惨凄,新晴差解病沉迷。 虚廊静院听松籁,细草甘泉养鹿麛。 寒霭细分山远近,野歌相应路高低。 孰知倦客萧然意,水品茶经手自携。 3. 《戏书燕几》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平生万事付天公,白首山林不厌穷。 一枕鸟声残梦里,半窗花影独吟中。 柴荆日晚犹深闭,烟火年来只仅通。 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 4. 《戏述渊鸿渐遗事》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桑苎柴桑一世豪,区区玩物亦徒劳。 品茶未及毁茶妙,饮酒何如止酒高? 5.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始於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 次逢江东许子春,又出鹰爪与露芽。 鹰爪断之中有光,蹍成雪色浮乳花。 晏公风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论等差。 远走犀兵至蓬巷,青蒻出箧封题加。 纹柘冰瓷作精具,灵味一啜驱昏邪。 神还气王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 已从锻链出至宝,终老不变传幽遐。 自惟平昔所得者,何异瓦砾空盈车。 涤心洗腑强为答,愈苦愈拙徒兴嗟。 6.关于“品茶”的诗词有哪些1、《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释义: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2、《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释义: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 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3、《山泉煎茶有怀》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释义: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4、《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朝代】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释义: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定风波·暮春漫兴》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 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 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 来时相遇夕阳中。 释义: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 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 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 6、《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作者】纳兰性德【朝代】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释义: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7.关于茶的古诗20首1、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译文: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满庭芳·茶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代: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译文: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8.求有关品茶的诗句一 诗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茶。 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 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