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争”在古文中的所有意思争 (1) (会意。 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 本义:争夺) (2) 同本义 争,彼此竞引物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争所有余。 --《墨子·公输》 几只早莺争暖树。--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民争负薪。 --《资治通鉴·唐纪》 人争鬻之。--明·刘基《卖柑者言》 (3) 如:争座(争座次;争高低);争立(争夺王位);争国(争夺君位);争恶(争夺险要之地);争标(争夺优胜);争重(争夺帝位、王权) (4) 辩论;争论 争者事之末也。 --《国语·越语》 在丑不争。--《孝经》。 注:“竞也。” 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礼记·曲礼》 有竞有争。--《庄子·齐物论》。 注:“对辩曰争。”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如:争抗(抗争;抗衡);争让(争执);争口(争论);争高低;争言(争辩;争吵) (6) 争胜,争着 争割地而赂秦。--汉·贾谊《过秦论》 争奔走焉。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争延之使奏其技。--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如:争心(争强好胜的心理);争途(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 争求(竞相追求);争妍(竞相逞美);争长(争行礼先后;争相增长); 争奇(竞相逞其奇特) (8) 争斗 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 --《资治通鉴》 (9) 如:争跤(摔跤);争交(摔跤) (10) 竞争;较量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如:争校(争竞,计较);争春(争艳于春日);争进(为仕宦而相争); 争张(争竞,夸张);争棋(下棋争胜);争强(争为强者) (12) [方]∶欠 争账还钱,又不犯王法。 --巴金《兄与弟》 (13) 相差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杜荀鹤《自遣》 (14) 如:争些个(差一点);争些儿(差一点儿;险些);争不多(差不多); 争差(差错;差别)。 2.写出几首关于风争的诗句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 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清 骆绮兰《春闺》 春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