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四书五经诗句

1.四书五经都有哪些经典句子

名言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

(第二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三章)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第十二章)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十四章)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第十六章)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第十七章)定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

(第六章)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博学之,讯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二十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二十一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贫而无谄,高贵无骄。(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君子务本。

(学而)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论语·宪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

2.四书五经的名言

论语名言/sjsr/Info_Show.asp?ArticleID=145孔子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

3.四书五经 著名词句

四书五经名句名句 2009-08-29 18:30 阅读188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修身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养心莫善于寡欲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居移气,养移体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志于道,据于德,仁于义,游于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而自迩,辟如登高而必自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君子必慎其独也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必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祸福无门,唯人所招 不作无益害有益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攻乎异端,斯害也矣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道德篇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诚于中,形于外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义,利之本也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思盗,骄思乱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者 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节操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二取义也 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 不义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君子近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君子固穷,小人穷思滥矣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 ­处世篇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天地不交,否。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而以禄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着也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 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当仁不让于师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言必虑其所。

4.四书五经名句有哪些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尔后有定,

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一章)

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知至,

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

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

(第二章)

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

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

(第二章)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

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第三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第三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三章)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

也。

(第三章)

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

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

上恤孤而民不倍。

(第十二章)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第十四章)

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菑必逮夫身。

(第十六章)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第十六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则财恒足矣。

(第十七章)

5.《四书五经》里有哪些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摘录

修身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道德篇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节操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二取义也

~~~

处世篇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而以禄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着也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

PS.有很多,这里只是一小部分的。

6.四书五经中关于治理国家的诗句有哪些

1.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2.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3.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4. 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首.

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

2.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战国时期,纵横家流行,他们凭着口才和机智,朝秦暮楚,合纵连横,游说诸侯,取得高官厚禄。所以有人认为他们是“大丈夫”。孟子的回答很冷隽,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真正的大丈夫,要有坚定的信念,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惑,不为贫贱困苦所改变,不为威胁暴力所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起大丈夫。

3.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

4. 原文如下:“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心中常抱着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忍心去做,所以,孝是一切行为中应该最先做到的。一个人心中一旦起了邪曲的淫恶念头,那么,平常很不愿做的事,现在做起来一点也不困难。因此,淫心是一切恶行的开始。

7.古代励志诗词10首,要整首,不要光是句子不要那些四书五经里的如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2。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4。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7。浪淘沙词九首(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8。

杂诗八首 (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9。明日歌(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10。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四书五经中的赞美相思之苦的诗词

四书五经里面赞美相思的,范围真窄。

你直接说诗经里面的不就得了。其他尚书、论语、孟子、春秋、易经又不是诗词著作。

诗经*蒹葭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道阻且长

卷儿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月出 月出皎兮,交人僚兮,淑瑶佼兮,劳心悄兮。(这个其实很有名,看过天龙八部原书的就知道,段誉用这首泡妹子啊啊啊啊)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实是些古代戍边出征人的诗句,现在好像被用在表现相思的比较多,反正我是不懂啦)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还是思念出征人的,看来周朝人民对征发什么的恶念慢慢啊)

下一篇
唐诗咏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