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轻舟的诗句《早发白帝城》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咏怀》 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行香子·一叶轻舟》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叶【轻舟】。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岩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2.含有“轻舟”的诗句李清照词《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艨舟, 载不动、许多愁。 宋祁《诗词》积雨涨秋濠,轻舟共此邀。菰蒲敛鋩锷,莲芡熟橐韬。岸静鱼跳月,林喧鸟避篙。归时兴不浅,风物正萧骚 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江湖既相望,煦沫安足凭。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香山还带付轻舟,如影随形过不留, 善念乃能通帝座,令江海屋暗添筹。 《点绛唇·醉漾轻舟 桃源 》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直把杭州作汴州,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悲不见九州同,明月何时照我还,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曲四首(其三)】 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元 白朴 一夕梵唱一夕秋,一叶轻舟一叶愁。 千寻碧湖千寻酒,丝竹慢,唱不休, 红颜总是归尘垢。 听钟十年后,隔雨看小楼,却叫人怎生回头? 只知道这点点 \(^o^)/~ 望满意 3.关于轻舟的诗句《早发白帝城》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咏怀》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行香子·一叶轻舟》年代: 宋 作者: 苏轼一叶【轻舟】。 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岩陵。 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4.轻舟已过万重山后面的诗句1、“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最后一句,后面那没有诗句。 2、“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诗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该诗大意: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4、《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5、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5.“一叶轻舟”出自什么诗句“一叶轻舟”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一叶轻舟”指的是像一片小树叶那样的小船。形容物体小而轻。叶:树叶。扁舟:小船。 《江上渔者》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江上渔者》赏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含有“一叶轻舟”的其它诗句: 1、四顾水光无际,自操一叶轻舟。——宋·王炎《陈推官幽居十咏·重湖泛月》 2、暮江初涨浪翻狂,一叶轻舟泛渺茫。——宋·陆游《大溪滩折柂》 3、傍人借问家何处,一叶轻舟水面浮。——宋·杨公远《次金东园渔家杂咏八首其一》 4、一篙春水滑无声,一叶轻舟过短亭。——宋·本之《诗一首其一》 5、一叶轻舟一破裘,飘然江海送悠悠。——宋·陆游《舟中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