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掉词

1.关于李白的悼词

文化名人谈如何纪念李白诞辰1300周年 1877年,在纪念1848年2月革命30周年时,雨果写道:『回忆是力量之源……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只火炬。

』 在法国,纪念雨果诞辰200周年活动於今年2月7日开始,这一天是法国学生圣诞节假期后开学的第一天,每一个中小学生在这一天的第一节课——不论上的是什麽课——自选一段雨果的诗歌或小说在课堂上朗读。中小学校还将连续五天举行『雨果马拉松』,即在本校的艺术沙龙里接力式地朗读雨果小说,形成一条『阅读链』,学生、教师以及周围的居民均可参加。

之后法国的读书节、诗歌节、戏剧节都将以雨果为主题,整个法国的文化生活都将奏起雨果这支主旋律。 中国有那麽多的名人可以缅怀,有那麽多的历史可以纪念,却少见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敬畏,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之事。

(报摘) -我们头上的天空中,有颗星星的名字叫李白 -中国诗人在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最多的就是李白 刘净植(本报记者):春节前夕,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北京青年报将联合主办李白诞辰1300周年的纪念活动。它本身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演出或展览活动,其中有很多值得深说细说的文化话题。

我们都知道,国外纪念文化名人的活动是很普遍的,比如说去年希腊是苏格拉底年,今年法国是雨果年。在音乐方面,去年是威尔第年,今年是马勒年。

欧阳江河(诗人):马勒晚年最重要的一个作品《大地之歌》,如今已被公认为整个20世纪西方音乐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这个作品就是根据六首中国的唐诗创作的,其中三首是李白的诗作。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引出一个话题:李白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演公司和北青报主办的李白系列纪念活动定位在李白与当代、李白与世界这两个基点上,把李白放在古代与当代、中国与世界这样一种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语境里来纪念,我觉得这样做有特别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生活越来越具有一种消费性和职业化的全球特征,这种特征与李白身上那种中国传统人文情怀似乎是渐行渐远,但实际上李白诗意是具备当代性的。

他那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宇宙意识,他亲近山水的自然观,他的想像力,他的酒神精神和浪漫情操,所有这些放在当代,肯定是可以为我们带来启示和滋养的。至於为什麽要提李白与世界,李白身上有没有世界性?中国诗人在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最多的就是李白。

李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名人,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此次纪念活动的后援单位。 据我所知,我们头上的天空中,有两颗星星是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一个是李白,另一个是屈原。

-我们如何纪念自己的文化名人 -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似乎主要是跟经济、体育有关,比如申奥,入世,世界杯出线,为什麽我们不能在文化上有所作为 刘:以前我们做这种纪念中国文化名人的活动非常的少,而且影响面也非常的小,通常是限定在学术的小圈子里,这让人觉得不可理解。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名人太多纪念不过来,还是说我们不太善於回首过去? 欧阳:用李白与当代、李白与世界来定位李白诞辰1300年的纪念活动,既有学术与诗歌本身的一些考虑,但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考虑是运用演出、展览等普通老百姓乐於接受的方式,把李白的诗意、形象、思想和生活态度的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

去年被称为中国年,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似乎主要是跟经济、体育有关,比如申奥,入世,世界杯出线,为什麽我们不能在文化上有所作为?这次中演和北京青年报共同来做李白的诞辰纪念,看能不能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将中国精神文化资源的能量发挥出来,创造一种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的共享文化。 尚晓岚(本报记者):钱老师,我知道《文史知识》为纪念李白1300年诞辰出了一期专号,对此学术界有什麽反应吗? 钱志熙(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在欧美和日本,纪念文化名人的活动是常规性的,比如某某诞辰多少周年,逝世多少周年。

但我们基本上还是限於学术圈内,基本上没有反应到大众媒体上面去。现在很难跟五四以前比,像李白诞辰,在那时人们会举行一些诗歌的吟唱活动,像苏轼逝世多少年、屈原诞辰多少年、李白诞辰多少年都会举行一些活动的。

由於有《床前明月光》等比较有名的绝句,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多少还知道一点李白,但仅此而已。 刘:这种现象正常吗? 钱:当然不正常。

我觉得需要政府、文化机构、媒体和学校共同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通过这种纪念文化名人的大型活动,树立起一种尊重文化遗产的意识。

至少在文化阶层,有文化的人是应该关注李白的。 余华(著名作家):中国文人中抒情性最强的一个是李白、一个是屈原,他们的抒情性是后来所没有的,有一些原始性的东西在作品里。

李白的诗歌有一种比较开放的结构,唐代新的诗体是格律诗体,但李白是反格律的,开放的。他的诗翻译成外文诗意失去的比较少。

如果说诗歌艺术主要的本质是抒情的话,李白的诗歌达到了抒情艺术的极致,有一定的世界性,外国人可能接受李白比接受杜甫更容易一点。 欧阳: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古典诗歌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谈到中国古诗。

2.古代追念逝人的悼词古诗词有哪些

一、《江城子》 朝代【宋】作者 苏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白话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

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二、《李白墓》 朝代【唐代】作者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白话译文: 李白的坟就在采石江边,坟地周围的野草向着天边肆意蔓延。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当他还在人世时,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

但凡是杰出的诗人,大都命运多舛,可又有哪一个的命运,像李白一般坎坷悲惨? 三、《清明日曲江怀友 》 朝代【唐】作者 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白话译文: 你和田苏就是老朋友,我在交分也亲热。 二年隔绝黄泉下,整天悲凉曲水头。

只鸥鸟似乎能齐物理,杏花怀疑想伴人愁。 我妻子小孩应寒食节,遥望江陵一泪流。

四、《清明》 朝代【唐】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白话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五、《夏日绝句》 朝代【宋】作者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白话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3.关于悼念的诗词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拟挽歌辞 【魏晋】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七哀诗 【魏晋】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咏怀 【南北朝】庾信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死后诗 【唐】李叔霁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余。

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 伤死奴 【唐】刘夷道 丹籍生涯浅,黄泉归路深。

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见道边死人 【唐】刘允济 凄凉徒见日,冥寞讵知年。

魂兮不可问,应为直如弦。 咏死兔 【唐】苏颋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

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悲歌 【唐】白居易 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

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 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

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秋雨叹 【唐】杜甫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过颜处士墓 【唐】白居易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暗尘。

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 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

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哭崔常侍晦叔 【唐】白居易 顽贱一拳石,精珍百炼金。 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 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 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 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 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 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道理使之然,从古非独今。 吾道自此孤,我情安可任? 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唐】白居易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为薛台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精卫 【唐】岑参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昭君墓 【唐】常建 汉宫岂不死,异域犹伤没。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愤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悲陈陶 【唐】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哭孟郊 【唐】贾岛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

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哭贾岛 【唐】可止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

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 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

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经贾岛墓 【唐】杜荀鹤 谪宦自麻衣,衔冤至死时。

山根三尺墓,人口数联诗。 仙桂终无分,皇天似有私。

暗松风雨夜,空使老猿悲。 哭山友 【唐】杜荀鹤 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

在生未识公卿面,至死不离麋鹿群。 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

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闻逝者自惊 【唐】李嘉佑 亦知死是人间事,年老闻之心自疑。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愿将从药看真诀,又欲休官就本师。

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读三国志 【唐】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观送葬 【唐】欧阳詹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

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邓艾庙 【唐】唐彦谦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

4.四字诗词悼念严父祭文

简短的四字一组:.积德耀宗 聚福泽后 2.父母恩泽 永萦儿心 3.父恩如山 母爱似海 4.音容宛在 恩泽永存 5.养育之恩 世代铭记 6.一身傲骨 两袖清风7.严教如山 慈恩似海 整篇的祭文祭文、墓志铭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勒石慰痛,记吾慈亲!五四年秋,九月二四,庄浪柳族,吾母临世。

生不逢时,野菜为稀,五岁失恃,飘蓬无依。及至成年,地贫灾荒,饥人背井,弱女离乡。

移徙彬县,识吾尊父,从此以沫,冷暖相濡。寒舍不富,国运不昌,上孝公婆,食菜省粮。

饿腹操劳,缝织缀补,爱我家姊,如同己出。七九年后,伊始包田,瘠土创业,蜚誉区县,经纬有方,刻苦勤勉,三八红旗,屡授模范。

祸福旦夕,慈母罹恙,坚强抗病,三载疴床。弥留之际,犹思远方,为儿不孝,累母牵肠。

回天乏术,零五永别,音容杳杳,人天相隔。怨苍天兮,不待皓首,怨隆地兮,呜咽之秋!五旬遗德,百年流芳,劬劳修身,贤孝名扬。

养育千恩,海阔天长。铭记于斯,喻嗣不忘!铭文拭泪执笔,拂涕铭文,慰我以悲,记我挚友。

零八年初,时日已忘,烟雨楼阁,吾友题名喜好诗词,结交文友,半壶陈酿,谈笑鸿儒及至四月,退离烟雨,问及始因,地熟人生。内阁小筑,顿发感慨,遂立博客,共书情分。

时过境迁,烟雨不复,上念旧友,嘘寒问暖。一日拜别,化名十天,皈依养心,潜心修缮。

数日已过,众人邀之,盛情难却,重返江湖。来之安之,日渐熟矣,下携新友,略指一二。

旦夕祸兮,罹难于心,郁郁心结,苦熬数月。弥留之际,犹思吾众,为友伤情,欲救乏术。

乏术回天,七月十四,吾友永别,人天相隔。怨苍天兮,吾友寡命,哀大地兮,呜咽之秋。

不过而立,英年早逝,勤耕笔耘,才情远播。挚友情分,勿失勿忘,铭记于斯,惦念不忘!友洛水涕泪撰文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五日阳历鬼节先父为人,平和温雅,不见锋芒,志守端直,临事敢决。

养育子女三人,学其德、继之风,幸之。 为扶子成人,母亲日夜操劳,牺牲宝贵青春,当时家贫人多;母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后半生家境转好,子孙绕膝生活幸福,长寿而终。

父母一生,坎坷不断,含辛茹苦,霜雪几十年,掖扶儿女成人,恩同海山;思父唤母,音容依稀,无可奈何天地隔,泪涟涟,立此碑,享日月,福星高照,撰此文,寄哀思,天地永存。歌颂爱情少小相随,老死相伴,相濡以沫,如漆似胶,坟墓是我们生命的终结点,但并不是我们爱情的终结点。

余之心痛,君可有感?方寸之间,阴阳两断!此情此景,抱恨离天!二十年后,再续前缘。先父母家境清寒,性笃纯朴,早年投身革命,志为民族解放。

戎马征程,经历磨难。转战南北,屡建功勋。

胸怀磊落,从不畏苦;克己奉公,无计得失,为党尽忠,藐视逆途。品德高洁,深受爱戴,言传身教,堪为楷模。

晚节自重,鞠躬尽瘁。后代思齐,永世铭记。

相濡以沫金婚度,结发如胶风雨同;事业有成功名淡,数剧佳作留园亭;育人教书呕心血,无私奉献桃李松;浪花归海时光逝,精神不朽天地中。鸡卧凤巢,牛生四月,风流倜傥千般好。

耆逢盛世,窀穸有地,鸟语花香艳阳天。嘉谷生野 平陆渊注 某地某公 某某讳素 敦仁其德 天姿纯笃 履性刚俭 纯孝不忽 幼承庭训 退是德沐 奥学内溢 名术攸务 生为家昌 去博家福 用行思忠 舍藏思故 德音无绝 宛在胸夙 义方之训 如川流注 既逾甲子 孰阖享馥 梁木圮颓 鸿仪摧蹙 超浮云翱 乃隔越楚 爰勒斯铭 亿载永祜 祷曰: 逍遥道山九福俱 云御灵台仙诀成。

珠潭委逝 玉树收光 某地某公 嘉锡某昂 海岳孕灵 器识弘广 志性端贞 德备珪璋 天符上善 克享遐算 烈望守道 流谦凝煌 业优儒肆 无愧父望 悬壶济世 利惠乡邦 坦腹姑射 岂为樽觞 海运不停 鹏图其敞 夫人某某 郡姓曰昂 进学某某 才艺兼两 青眼烛炬 比翼期翔 妇德母仪 遽而山藏 瑟余弦断 卅载其殇 永为秦晋 萃英腾芳 陵谷崩圮 宏厦颓梁 痛慕罔极 泣血摧肠 安神卜兆 是托玄房 敬镌沉础 永著幽光。

5.100首唐诗宋词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忘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裂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6.关于唐诗或宋词

一、唐诗繁荣与前代文学遗产 当我们注目于唐诗这样一个星汉灿烂的文学奇观时,我们不能忘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文学的发展总的说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任何文学高潮的出现,其实都是由来有自的。

黑格尔在谈到希腊古典艺术高度发展的条件时曾说:“所以古典性艺术(指希腊古典艺术)须处于一种熟练技巧高度发展的阶段,才能使感性材料(指艺术的各种媒介,如语言、色彩、线条等)听从艺术家的随意指使。这种艺术成规必须先已存在(尽管还有些拙劣离奇),然后古典美方面的天才才能把机械的熟练加以改进,使它达到技巧的完美。

因为只有到了单纯的机械性的技艺已不再成为困难和障碍的时候,艺术家才能致力于自由塑造形式。”黑格尔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他对遥远东方的唐代艺术,尤其是唐诗的艺术当然是不大了解的。

但我们在今天读到他这段话时,却仿佛觉得他是在谈论唐代、唐诗的艺术。唐诗艺术的高度成熟、发展,正是黑格尔所阐述的那样一种条件的产物。

在唐以前,尽管诗歌的各种艺术“还有些拙劣离奇”,还有些精疏,但它的确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几乎所有的技巧,然后唐代的艺术天才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把机械的熟练加以改进,使它达到技巧的完美”,才能致力于“自由塑造形式”。 回顾唐以前的整个诗歌发展过程,我们以人的成长打比方来说明,如果我们把唐诗比作是生机勃勃的青春期,那么《诗经》则是天真稚拙的萌芽期,两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则是其粗砺、同时在潜滋暗长的幼年期,整个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为唐诗的全面繁荣准备了丰厚的条件,可以目之为羽毛渐丰的少年期。

这样一直到唐,由于各种社会条件的恰好称合和刺激,古典诗终于发展到了它的最高峰。而诗之进入宋,则是活力渐颓、风采渐失、思虑渐沉的老成之境了。

大致说来,唐诗之兴盛,前代主要为之准备了四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以前各个时代的诗为唐诗准备了丰富的意象(包括意象的运用方法)。我国的文学,尤其是诗,历来讲究含蓄蕴藉,崇尚中和之美,讲究美刺,而要做到含蓄蕴藉而富有韵致,就非借助于意象不可。

实际上,从《诗经》时代开始,我国的诗就走上了一条重视意象运用的道路。《诗经》的三个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比兴就占了其中之二。

而所谓“比兴”,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意象方法(在意象一词被广泛使用之前,古人一直用“比兴”一词指意象运用这种现象,如“比兴之体”、“比兴之法”等)。例如《诗经》中的《蒹葭》、《黍离》、《采薇》等,其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等就是一些很好的意象,这此意象在后代也一再被运用,到了唐更成了唐诗意象宝库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稍加归纳就会发现,举凡唐诗中出现频率高的意象,诸如“月、星、雨、雪、草、鸟、花、水、雁”等,几乎都是被前代诗人使用过的(当然唐代诗人在这一基础上更有发展,此详于后)。 第二、唐诗所表现出的炉火纯青的语言锤炼技巧,也是由前代积累历久而成的。

现在流传的有关诗歌语言锤炼的佳话一般都是唐或唐以后的。但重视诗歌语言的锤炼是我国古典诗的一贯传统,只不过到了唐才高度成熟罢了。

即使在古朴天真的《诗经》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种语言的“锤炼”之功。例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赞美《诗经》:“故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心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崾崾’学草虫之韵;‘皎日’、‘彗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穷理”、“穷形”,能做到“情貌无遗”无疑与字词的锤炼有极大的关系。经过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诗人对语言的锤炼也越来越自觉、重视。

朱光潜先生就此论述说:“他(指曹植)的诗已经是新时代的预兆。例如《情诗》里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希(左边加日字旁)’已俨然是律句……‘朱华冒绿池’一句每字都有痕迹。

区区一字往往可以见出时代的精神。……例如陆机的‘凉风绕曲房’的‘绕’字,张协的‘凝霜竦高木’的‘竦’字,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泉’的‘抱’和‘媚’字,鲍照的‘木落江寒渡,雁还风送秋’的‘渡’ 和‘送’字之类,都有意力求尖新,在汉诗中绝找不出。”

宋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也说:“诗至三谢,如玉人之攻玉,锦工之织锦,极天下之工巧组丽,而去建安、黄初远矣。”虽然后人对这种炼字现象的出现或褒或贬,但实际上这种现象仍然不断地发展着,这样一直到唐,字词的锤炼之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唐宋诗词中的名句佳句之多,字词锤炼的佳话之多,就可以明白。可以这样说,丰富的意象宝库和高超的语言锤炼技巧,是唐诗繁荣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三,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出现亦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陶渊明、谢灵运、谢(月兆)等开创的山水田园诗,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它对唐诗的直接影响,是唐代出现了蔚为大。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