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懂古诗词的人进破阵子,62字,双调,平韵,前后阙同调, 词谱如下, 仄仄平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韵脚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脚 中平中仄平.{韵脚 仄仄平平中仄, 中平中仄平平.{韵脚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脚 中平中仄平.{韵脚 说明一下,词谱里的中是指此字可平可仄的,六个韵脚都用同一韵部的平韵.填词时用的平韵相当于我们现代汉语里的一声和二声,即阴平和阳平.举例如妈麻就是同一韵部的两个平韵字. 2.鉴赏古诗词的关键时间、地点、事件是关键.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3.懂古诗的人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