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于良人的古诗词《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古诗句中,“良人不归”下句是什么“良人不归”下句是物是人非。 “良人不归,物是人非”这句话出自《诗经●唐风》,原文: 旧人不覆,良人未归。墨染锦年,物是人非。 旧人不覆,良人未归。墨染锦年,物是人非。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 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 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 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 周颂》、《 鲁颂》和《 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 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 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3.古诗《怀良人》怀良人 葛鸦儿 蓬鬓荆钗世所稀, 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 正是归时底不归? 这首诗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怨歌。韦縠《才调集》、韦庄《又玄集》都说此诗作者是女子葛鸦儿。 孟棨《本事诗》却说是朱滔军中一河北士子,其人奉滔命作“寄内诗”,然后代妻作答,即此诗。其说颇类小说家言,大约出于虚构。 然而,可见此诗在唐时流传甚广。诗大约成于中晚唐之际。 诗前两句首先让读者看到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贫困寒俭之甚(“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 《列女传》载“梁鸿、孟光常荆钗布裙”。这里用“荆钗”、“布裙”及“嫁时衣”等字面,似暗示这一对贫贱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社会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 “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 从“正是归时”四字透露,其丈夫大概是“吞声行负戈”的征人吧,这女子是否也曾有过“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的誓言?那是要读者自去玩味的。 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 “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动乱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可理解为兴:盖农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 以“胡麻好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 他说:“南方谚语有‘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 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 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 绝句“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法家数》)。此诗末句由三句引出,正是水到渠成。 “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许多怨妇诗所不同 自己看吧 我搜的。 4.描写痴情的古诗词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2、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4、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1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词》 14、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5、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6、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8、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1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1、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2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3、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4、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5.寓意相思古诗词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怨情(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望夫石(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竹枝词(二)(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相见欢(五代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