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堂春》中诗词的作用《玉堂春》中,用诗词来烘托气氛,渲染氛围。 玉堂春是旧时风月中人,善于诗词歌舞, 用诗词来彰显其才能,也符合时代背景和人物背景。 关于玉堂春: 明朝,玉堂春与吏部尚书之子王景隆结识,誓偕白首。王景隆钱财用尽,被轰出。苏三私赠银两……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定计害之,不料却让沈燕林误食毒面而死,苏三被诬。定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苏三,认为义女……王景隆得官,巡按山西,调审此案,知犯妇即为苏三……后得潘司潘必正、臬司刘秉义之助,与苏三团圆。 2.关于《玉堂春》的作文难以忘怀的《玉堂春》 陈琪 口述 赵雷(执笔)、薄雪 整理 黄咏霓老师的艺名叫雪艳琴,中国戏曲学校的学生们既尊敬、又亲切地称呼她“黄老”。 1960年,黄老从中国京剧院调到戏校任教,我那时只有13岁。黄老留给我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她总是从头上到脚下收拾得非常干净利落;上课时,她轻声细语,和蔼可亲,从不对学生说损话、发脾气;教戏时,黄老更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 我的启蒙老师是罗玉萍老师,开蒙戏是《女起解》。于玉蘅老师又教会我《武家坡》、《宇宙锋》。 而后,大约是在1961年或1962年,我才进入黄老的课堂,陆续向她学习了《玉堂春》、《贵妃醉酒》、《大登殿》、《井台会》、全部《四郎探母》等。然而,正是这出《玉堂春》,我将永远难以忘怀! 一、只有明师教戏,才能如此细致入微 黄老的这出《玉堂春》是宗尚小云先生的路子的,因此在许多地方与其他路子有所不同。 比如苏三出场的[西皮散板],黄老唱得特别刚劲挺拔。我想,虽然这样演唱人物的感觉会略显不足,但却能牢牢抓住观众,因此十分醒脾。 又如苏三的一句[西皮慢板]“鸨儿买奴七岁整”,一般唱法拖腔都是一小节,而黄老则大约是一小节半。苏三“出门”后,一般演法都是向下场门走,而黄老则向上场门,以此来表现苏三觉得居中而坐的复审官员似曾相识,因此去而复转,打算回身辨认的心理。 黄老的《玉堂春》中还有一些能体现她独到想法的地方,比如当刘秉义吩咐差役:“来,看拶——”时,苏三一般都是抬左腿面向刘秉义,但黄老觉得女演员将外侧大腿露给观众,显得不苗条,也不雅观。因此,她将抬起的腿改为内侧的右腿,并努力使腰往右扭,右腿往左扣,两只手和右脚还要轻微颤抖起来。 由于黄老的这出《玉堂春》中有许多不同于寻常演法之处,加之她教得格外认真、细致,所以我至今记忆犹新。 在苏三“闷帘叫板”:“苦哇——”后出场第一个亮相时的眼神从哪儿到哪儿,黄老都会仔仔细细地告诉我们:要照顾各个方位的观众,眼神自右而左滑过观众席,头也随之转了一个小角度居中,再定睛亮相。 她还要求苏三在唱[西皮散板]“吓得我胆战心又寒”时,手和脚都要配以轻微的颤抖,来刻画苏三上堂受审前心惊肉跳的紧张情绪。在苏三唱[哭头]“啊——崇爹爹呀”时,腰和脚怎么配合?腰和脚又怎么与[大锣哭头]配合?两只脚一先一后怎么抬起,怎么落下?怎么侧腰?黄老都会对我们细致讲明。 在苏三“挖门”进去后,她又提出要求:转身依偎在堂角时的身段要有羞羞怯怯、战战兢兢的感觉。苏三如何“进门”、“出门”?怎么“跪堂”?哪条腿先跪,哪条腿后跪?黄老也都说得一清二楚。 当她看到有的同学跪下后抵着脚尖儿时,还会轻轻地提醒着:“脚得趴下!”黄老说,苏三背朝观众,演唱[西皮导板]“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在拖腔时,右手要挑起包头绸子,左手配合右手在头右侧拱手,为的是能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听到刀斧手呼喝“堂威”后,绸角要从颤抖的右手指端滑落;同时,左、右手要颤抖着缩回胸前,低下头,屏住气。当黄老发现有的同学唱到[西皮快板]的最后一句“我那三……”时,将伸出三个指头的右手探到王金龙面前后,又在“堂威”中吓得缩回到胸口前。 她便告诉我们,为了表现苏三被威吓后的惊慌情态,应该把右手藏在身体左侧。这样一来,不仅把人物的情感表现出来了,而且也显出演员的优美身段,还能让观众看得真真切切。 黄老又说,苏三下堂前唱[西皮摇板]“花谢时怎不见那蜜蜂儿行”一句时,一般演法就是掩面哭泣,而她则要求我们要在唱腔的节奏中,加上一个非常细小的跺脚动作,来塑造此时苏三对于王金龙的嗔怪之情。 这出《玉堂春》中,还有许多其它坑坎麻杂的细微地方,黄老都要给我们掰开揉碎地耐心讲授、悉心示范。 现在我常想:黄老在当时绝对是一位名演员、一位名师,但她更是一位明师,教戏竟然教得这么清楚、明白、透彻。只有明师教戏,才能如此细致入微! 二、黄老的一手绝活儿 黄老的《玉堂春》里有一手绝活儿。 其他苏三都是在上场前就把那绺小甩发从头上顺着右耳垂下来,而黄老不是,她的小甩发是盘在头顶的。当刘秉义吩咐差役:“来,看拶——”时,黄老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亮出她的绝活儿--苏三一梗头,将那绺小甩发当头甩起,与此同时跪着走一个“小蹦子”,侧卧于地,再接唱[西皮回龙]“大人呐——”。 黄老的这手绝活儿,难就难在“小蹦子”要在跪着的情况下完成,而且还要配以“甩甩发”的动作。“甩甩发”和“小蹦子”虽有前后之分,却自然熨贴,浑然一体,生动地刻画出苏三在曾经饱尝酷刑,且深知其苦后,听到复审官员又要对她施以刑法时,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情状。 这手绝活儿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技巧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可谓独具匠心。 我只是听黄老这样描述她的绝活儿,却没能亲眼领略过这个绝活儿的风采。 我想,黄老一定是不能做示范了,因为她当时已经年近花甲了。但我相信,她年轻时上演的这出《玉堂春》,一旦亮出这手绝活儿,必得观众满堂喝彩。 这也应是黄老在《玉堂春》里体现尚派艺术“文。 3.张爱玲的作品【流言】中,有一句描写【玉堂春】的句子:良善的妓女我赞成第一个人补充的那一节,我觉得你最需要理解的是理想的夫人,民国的国人意识中还是拥有很多老祖宗积习相沿的传统,就像流言中说的,既然她仗着容貌谋生,可见她一定美,没之外又加上道德。你想象一下她为什么善良,因为她身处淤泥之中,除了她们本性的善良,还有的自然是因为了解这个社会最恶心,黑暗的一面,明白什么是苦难,而且她也明白自己的价值,毕竟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那些对普通女人看来是平常的幸福,在他们就显的弥足珍贵, 因而会更加珍惜,男人兼得其良善与美貌,极其不易。所以说良善的妓女多数是理想的夫人,这是我作为一个高中生的看法。虽然粗浅,但我觉得我对了,所以望采纳 4.描写杨贵妃的诗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清平乐词》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 5.描写竹笋的诗句《将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笋次韵二绝》 年代: 宋 作者: 王炎 小白长红尽绝尘,不将朱粉污天真。 应怜三亩荒凉地,乞与鳌扉一种春。 《次韵陈校书送鹤竹笋诗》 年代: 宋 作者: 高似孙 竹如鹤脚瘦交加,惊识英英玉露沙。 一见已知仙同健,高於越箭更无差。 《韩持国再遗洛中斑竹笋》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牡丹开尽桃花红,班笋迸林迟角丰。 两株远寄川上鸿,韩郎辍口赠楚翁。 便令剥锦煮荆玉,甘脆不道箪瓢空。 小谢旧城昭亭下,侵天筀竹溪西东。 螗蜋生后出牙茁,罗列满地争强雄。 是时楚翁所食寡,朝饭暮饭唯其充。 今来得此谓过分,一贵一贱物苟同。 《松花开竹笋茂喜而咏之》 年代: 宋 作者: 裘万顷 繁花密笋暮春时,妆点园林一段奇。 金粉生香风细细,斑衣留润露垂垂。 品高宜入神仙药,节劲终全冰雪姿。 笑彼杏桃儿女态,谩争艳冶媚山歧。 6.描写竹笋的诗句有哪些1.《初食笋呈座中》 唐代: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2.《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3.《喜晴》 宋代: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4.《戏答元珍》 宋代: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5.《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代: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7.《春光好·天初暖》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8.《送人游岭南》 唐代: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9.《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代: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0.《湖州贡焙新茶》 唐代: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7.描写司马相如的诗句你想要的应该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词吧。这是元代赵孟頫的妻子写的。 元代赵孟頫,精绘画,擅书法,能诗文。他的妻子管道,是一位贤良多才的女性,善画墨竹、兰、梅,亦工山水、佛像,诗词歌赋也造诣很深,本来是女子中的佼佼者。但赵孟不满足,异想天开地要纳妾,可又不便开口直言,便填了一首词给夫人看,词中意思说:“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同时,还安慰她:“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看了以后,自然很不高兴,可又不便公开吵闹。为了不把事情闹大,她采取了与丈夫同样的办法,填了一首格律清新,内容别致的《我侬词》予以规劝,词云:“我侬两个,忒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儿,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欢喜啊,将它来都打破。重新下水,再团、再炼、再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那期间啊那期间,我身子里也有了你,你身子里也有了我。” 词中口语和畅,形象鲜明,感情真挚,令人深思,使赵孟深为内疚,终于回心转意,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8.写春花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