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教学画唐诗头

1.幼儿园中班古诗《画鸡》教案

1、手指读《画鸡》诗歌两遍。

2、再读诗歌,在课文中圈出二类字,并熟读两遍。

3、熟读诗歌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4、书空生字,并口头组1至2个词语。

5、试背诵古诗《画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初感诗意。

1、出示插图,请大家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鸡)(出示公鸡图)

2、鸡在干什么?(叫)

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

4、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同学们画的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一)1、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互读,相互知道学习生字。

2、听读古诗,纠正字音。

3、指名试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比赛读

(二)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 “开火车”、“抢答”等多种游戏学习生字。

4、其它方法识字。

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4)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5)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6)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7)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课间休息,唱“大公鸡”及校歌——————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 ,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 开。

大公鸡

样子 颜色 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

2.【唐诗画的内容和讲解】

原诗内容南宋·道川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也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世尊(至)实相,山河大地甚处得来?颂曰:远看山有色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祗为太分明译文:远远望去,似乎有一些山峦色相;走近溪边仔细倾听,却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叫做水声;春天已经过去了,百花盛开的景象却并未消逝,随时可以显现在脑海当中;人来了,惊飞了鸟,却从未惊扰鸟性——只是它不自知而已;头头是道,处处都显露着自性妙明;事事物物的本性都一样,本来平等无二,如幻不实;可是为什么,无论怎样说,您都不明白呢?只是因为啊,您已经从自性的本来明了,转变成了念头的分别明了了.作品简析:这是一首非常著名但却以讹传讹很久的诗.小学语文课本中录用了这首诗的前半首,并依据历代流传版本更动了诗中的个别字,即“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但教材没有标注诗的作者和产生年代,而笼统地以“古诗”标之.关于诗的作者,长期以来,有唐代王维说,僧人大川禅师说,元代王冕说,明代唐伯虎说,清代高鼎说等多种版本.这些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大多都属于臆想猜测以及在网络上以讹传讹而已,甚至有人根据对于该诗前半首的片面理解,认为该诗源出于描述一幅画,并冠以《画》的诗题.是啊,画上的山看得见颜色,画上的水听不到声音;春天过去了,画上的花依然盛开;人走近了,画上的鸟却丝毫也不会被惊扰 ——表面上看起来很合适的!但是,如果这样体会的话,诗的后面四句就完全无法理解了.前四句和后四句,竟然完全不相干了,这是很不合适的. 实际上,这首诗是一首阐述禅理的诗,描绘的是清净自性,以及清净自性对于一切显现的观察,是不同于普通思维心对于境界之观察的. 自性见山,虽然有色相,有也是无,幻相而已;自性听水声,声声不实,有声也是无声;自性观春花,没有取舍,当下即是自性,所以春天虽然过去了,自性之花却并未凋谢,自性不生灭的缘故;人来了,鸟因为妄想心的缘故而惊飞,鸟的自性却依然如故,不曾有任何惊扰.鸟虽然不明白,禅师则清清楚楚.就这样,一切显现,头头是自性大道;万事万物,本性都是清净自性,本来平等.为什么禅师这样苦口婆心地说,人们却不明白呢?只是因为啊,人们陷入了分别思维当中,把自性的当下妙明,转变成了思维心的分别而明了.这第六意识心的分别和攀缘,就是一切众生“病”的根本.只有放下它,才有明心见性之份.。

3.静夜思的古诗画怎么画

工具/材料:纸、彩笔。

1、首先,准备一张纸和各色彩笔,如下图所示。 2、然后,用桔色在纸上画一个古代的帽子,前低后高,像个电熨斗一样,在帽子下面,画两个长长的圈,表示帽翅,如下图所示。

3、在帽子下面,画一个圆形,表示脸,在脸的左侧,画一个突起的小尖,表示鼻子,如下图所示。 4、用黑笔在脸上画一条弧线,表示眉毛,在眉毛下面,画一个圆,表示眼睛,在眼睛里面,画一个黑点,表示眼珠。

在眼睛右侧,画一个半圆形,表示耳朵,并且把耳朵右侧的区域涂成黑色,表示头发,如下图所示。 5、在头部下面,画两只鸡腿的形状,上窄下宽,表示背在身后的两个袖子,如下图所示。

6、在袖子左侧,画一条竖线,表示胸口,在袖子下面,画一个梯形,表示古代的袍子,如下图所示。 7、在袍子下面,用黑色涂一个椭圆形的黑点,表示鞋,如下图所示。

8、在人物的右侧,用棕色笔画一条竖线,表示床的栏杆,在栏杆右侧,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床屉,如下图所示。 9、在栏杆右边,用桔色笔涂一片三角形的区域,表示床帘,如下图所示。

10、在人物的左上角,用绿色画一个半圆,表示圆形的窗户,如下图所示。 11、在窗户上面,用黄笔涂一个圆,表示月亮,如下图所示。

12、把窗户和月亮之间的部分涂成深蓝色,表示黑夜,如下图所示。 13、最后,把人物下方和床的下方涂成黄色,表示洒在地面的月光,静夜思配画就画完了,如下图所示。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