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古诗写成记叙文黄昏离愁意 ——改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夕阳西下,一片金辉洒向大地。这边是两条曲折的小道,路旁盛开的鲜花夺走了人的视线,蜿蜿蜒蜒通向远方。另一边是被落日照得碧波粼粼的海面,静谧而幽远。我与友人静静站立于这如画之景中,谁也不愿多说一句话,只是默默的低头沉思。唉,友人将要离京了,这已是一拖再拖的启程之日也终于来临了。 远处传来几只海鸟深沉的鸣叫。渔夫的引吭高歌引得我抬起了头。夕阳染红了如血的天空,遥望五津渡口,只见一片烟雾弥漫。我先开了腔,故作轻松地说道:“要说这离别的心情嘛,咱们都一样,谁不是背井离乡,出来做官呢。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男子汉志在四方。”友人轻轻抬起了头,牙齿死死得要咬住嘴唇,似乎是想说什么,但继而又把头重重的埋了下去,双手将包袱抓的更紧了。 我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呆呆的立了片刻后,我轻轻握住友人的手。他也轻轻地抬起了头,我看到他脸上闪过一道泪痕,他那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惆怅和不舍。我们四目相对,他的眼神流露出真情那是一种凄别的感伤,仿佛道出了他的心声:“我实在不想与你们分别。”我读懂了他的心,微微一笑,紧紧抓住友人的手,轻轻吟了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仿佛在刹那间触动了他的心弦,一个久违的微笑缓缓出现在我的眼前,然而其中却包含了太多丝丝切切的苦意。我分明看到那眼眶中不住打转的泪珠。 我用幽默的语气嗔怪道:“哎,咱们大男人可不能像少男少女那样在分手的岔路口沾湿手巾啊!”友人如释重负般深呼一口气,喉咙动了动,硬是将泪珠咽下。他用略微沙哑的嗓音说道:“我走了,保重!”我送他一个微笑,他也报以一个笑容,那微笑,美丽而又安详。 猛地,他抽出与我紧握的手,抓起包袱,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走向那即将启程的航船,我一路用微笑相伴。 远处传来海鸟的鸣叫,夹带着几分欢悦。夕阳柔柔的洒在身上。那阳光,暖暖的,甜甜的…… 2.怎么将古诗词改写成800字记叙文——《暮江吟》改写落日渐瞑,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大地.太阳脱去了那件耀眼的外衣,披上了鲜红的披肩,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美!清澈的江水宛如一面镜子在余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微风吹来,江面上泛起水波,太阳的倒影也随之颤动,犹如一位少女在水中翩翩起舞.江边一棵棵垂柳将她们长长的头发伸入水中,好似一个个美丽的公主,扭着细细的腰肢,摆着那翠绿的裙摆在岸边与水中的太阳比美.可惜他们没有分出输赢,反而把江水映得半红半绿,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江边的花儿虽然没有那么婀娜,却一直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我站在岩石上,放眼望去,轻轻的远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异常神秘;灯花通明的村庄像一只只萤火虫成群结队,雾的朦胧使江、地、天连为一线.啊!多么美的九月初三之夜呀!鸟儿在山前啼鸣,田野里散发果香;露珠儿酷似晶莹的珍珠;隐月好似一把精美的弯弓,就连落叶上都写满赞美,风儿都在唱着赞歌.我爱你这让人陶醉的暮江!师:写景类的古诗要侧重景物描写,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时,字里行间要有真情,抒发真情实感.情与景不可分离,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一篇好的习作要避免有景没情,做到情为景生,景为情注,只有二者妙合无痕,才能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二)师:绘景类的古诗同学们领会了它的改写方法,那么叙事类的古诗应该怎样改写呢?下面请同学们看《赠汪伦》的改写.这是一首歌颂友情的叙事诗.也是送别诗中的佳作.自古以来,别离的气氛是哀婉凄凉的,很少有欢声笑语.可是诗人却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营造出一种豪迈的气氛.表达出朋友间的一片深情和临别祝愿.请看原文及改后例文.(投影出示诗配画以及例文《赠汪伦》)送 别——改写《赠汪伦》李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身世坎坷,曾经历过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李太白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是因为他性情豪爽,好游,好酒.而当时有位名为汪伦的人极为崇拜李白.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吟诵李白的《赠孟浩然》.得知李白因国事而操劳想出去游玩一番,便给李白写了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汪伦李白收到此信,心花怒放,心想:游玩,饮酒乃是我的最爱,为何不借此机会放松放松?于是,他第二天就出发了.来到汪伦的家中,李白迫不及待地问“汪兄,十里桃花在何处?”汪伦笑着带李白去看,可却只有一棵桃树,汪伦说:“我们这里只有一株桃树,每逢盛开的季节就飘香十里,所以叫‘十里桃花’”.李白又问:“那万家酒店呢?不如我们去痛饮几杯吧!”可汪伦则领李白去了一个名为“万家酒店”的小酒楼.李白不解,汪伦告诉李白这家酒店的老板姓万,所以就叫“万家酒店”.李白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连连叫好.汪伦也十分开心,请李白到家中做客,汪家的人盛情款待.李白在汪伦家中与其促膝长谈,并结为至交好友.李白在汪伦家一住就是半年,时光飞逝,这一天,李白对汪伦说:“汪伦兄,我在你家已有半年了,明日我就要离开,继续过我那神仙般的生活.”“为什么?难道是我待客不周,你不愿意再住下去了?”汪伦问道.李白挥挥手解释说:“不,您的家人待我像亲人一样,我怎么会嫌弃呢?只是我志在四方,想云游天下.”汪伦见说不过李白,只好答应让他走.第二天,清晨,李白载着无尽的留恋和惋惜来到桃花潭边边.李白双手握拳,含着泪说:“汪兄,你对我的情谊,李某没齿难忘!”话还没有说完,岸上就传来用脚步打节拍唱歌的声音.李白一眼望去,啊!是村民们在为自己送行,李白向人群挥挥手,大声说:“乡亲们,保重,我李某一定会再来看你们的!”人群中一人说道:“大诗人,您也要保重呀,祝你一帆风顺,咱们后会有期.”这时,一条小船已停靠在岸边,等待着大诗人李白上船.李白踏上小船,深情地对汪伦说了最后一句话:“汪伦兄,桃花潭固然很深,但也比不上你和我的情谊深,让我们撑起友谊的小船,驶向对方心灵的彼岸.”汪伦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流满面地说:“保重!”。 3.把一篇古诗改写成记叙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华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 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清平乐·村居》 天空的光芒不停地闪烁,太阳温和地照耀着大地,它那你徨的光芒遍及每一个角落,那万丈金光驱散着阴霾,驱散着寒冷,照亮的是每一个人的心。 盛夏的早晨,湖面微微发热,那镜子一般的水面倒映着灼热的阳光和青翠的枝叶,一声声蝉鸣在树林间回荡……“知了!知了!” 一条清碧的小溪边,一座又低又小的茅草屋,一对夫妻站在里边。他们头顶上的黑发早已变成了银丝。 一声声带着醉意的南方口音,这对白发夫妻在互相说话取笑。小溪,是那么的碧绿,连水里的沙石鱼虾也看得清清楚楚。 顺着水流的方向向东边行进,一个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在豆田里拿着锄头耕田锄草,那一株株嫩芽,快乐地茁壮成长。辛勤的果实,那正是年轻人的劳动成果。 一旁的五彩蝴蝶在空中自由飞翔,好像一道彩虹。他们是那么的自由,想飞高就飞高、想飞低就飞低,想落到那里就落到那里,想落在花枝上就落在花枝上。 这个年轻人是谁呢?他正大光明那对白发夫妻的大儿子。在他们的一旁,是白发夫妻的二儿子,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正在织鸡笼呢!最让人喜欢的是小儿子,正坐在溪边玩耍,剥着那一个个青翠欲滴的莲蓬,玩戏着水,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从树叶上缓缓落下…… 这正是自由的真蒂,乡村的快乐。 《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犹如一块做工精细的玉佩,从天庭上坠落到凡间。透过柳林间弥漫的晨雾,可以看见一叶扁舟随着微风在湖间慢慢移动。 一位身着白衣的诗人正端坐在船中,细细地品味着面前的一杯散发着醇厚酒香的佳酿,时而欣赏西湖,时而轻轻称赞:“好酒呵!”他——就是苏轼! 这时,太阳已经慢慢挪到了东方的天际,金色的光辉穿过柳丝的间隙,化作万道箭矢,投射到西湖的湖面上,显得湖水的每一片晕皱都金光四射,湖面浮光耀金好像撒了一层细碎的金沙。湖旁,玉皇山和凤凰山犹如两位守护湖水的使者,静静地矗立在湖边,他们并没有浪费任何一丝光芒,而是很悠然地半卧在阳光里,摇身一变便化作了两座金山,湖岸上的亭子里,两位老者正在下棋,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每一格都散发着光芒,每一子都闪耀着辉煌,老者的笑容也融进了这无尽的光辉中,亭子也显得光华四溢。 时而,从水面上掠过一道光辉,那是锦鲤的身影,锦鲤的背上那些数以千计的鳞片无一不光彩迷人,笼罩着一层七色的阳光的鱼身,也在水珠的反射下,显得金光闪闪,霞色万里。 忽然,丝丝雨滴犹如万道银针射向大地,水面上瞬间腾起了一层薄雾,弥漫在扁舟的周围。 苏轼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雨打在船篷上的天籁。如蚕食桑叶,似风拂杨柳。 雾淡了,可也是降临在整个西湖上,笼罩着一切风光。万籁俱寂,只听见雨打在水面上,涟漪散开的声音;万景飘忽,只看见无数柳影同时晃动,流光溢彩的虹桥飘在天际……湖面下飘起一丝绿意,湖岸上留下一声嬉笑,鱼儿们和孩子们在共同享受雨的美妙。 柳林深处飘出了雨打在柳叶上和伞面上的不同音律……苏轼闭上的眼睛忽的睁开,这不仅是雨的声音,更是大自然在内心的呼唤!蓦地他脑中显出一丝灵光,口中轻轻地吟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随着寺院那旧色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杨万里和朋友林子方并肩跨越门槛,走出来净慈寺的大门,被朝露滋润过的空气,格外清新,没有一丝灰尘。由于天刚亮,不知是露气还是夜晚悄悄然蒸腾的水汽,在荷塘上腾起一层朝雾,又轻又淡,刚好可以观赏到池中的抹抹轻红,也算的上是一番雅趣。 诗人携着朋友悠然的走到了池边。第一缕熹微投射到荷塘里,被露珠映照的闪闪发光。 一片片又大又圆的荷叶静静地躺在水面上,那些荷叶一片一片挨挨挤挤的,一片片绿意犹如一条绿色的地毯,连到天边,而荷花高高地挺立在荷叶之上,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展示着她们的舞姿:全开的荷花好像一个小姑娘笑盈盈的脸庞,半开的犹如一个含羞的女孩,未开的像一个鲜活的,初生的生命,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瞧!一大片荷叶上躺着一节又白又胖的莲藕,准是昨天孩子们的恶作剧;看!一只蜻蜓已经站在了一个碧绿的莲蓬上,在一览全池的风光。 几条金鱼在水中嬉戏,一只青蛙坐在荷叶上吊着嗓子……多么富有生命力!就连天际一弯若隐若现的残月。 4.把古诗改写成记述文诗人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这日的细雨纷纷,凄迷而又美丽. 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 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心想着,要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牧童指向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那里是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5.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十年殊途。 如今忆起当时光景,巧笑倩影更是茫茫不可见。 纵然没有刻意的强迫的去思念,去回忆,亦是难以相忘。 千里之外,孤冢独立,谁能与你聊起凄凉无奈的时光?那种寂寞心凉,没有人能够替你分担。 即使我们现在可以一叙离情,恐怕我满面的风尘,华发已生的鬓角终究会让你不识旧人。 所幸,你的魂魄曾入梦来。 昨夜清冷凄凄,凉风习习,恍惚中我突然离开了这里,回到了久未踏足的故土。 你还如以往一样,对着雕镂的小窗绾秀发,点红妆。 望着昔日容颜,别后似有千言万语诉说,真到了喉头,百念齐发,却是一个字都吐不出。 我们只能无言以对,任清泪横流。 年年日日,每逢明月映照,清辉遍地,便也是我肝肠寸断之时。 松树环绕的孤冢,那片小小山岗,是你的长眠之地,也是我的心碎之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一首古诗改写记叙文(450字)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着. 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7.怎样古诗写成记续文首先明白古诗的大致意思,然后,根据古诗给出的条件,进行描写。 《牧童》——此诗第一句写的是环境,应进行环境烘托,描写。如:在辽阔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就似一张无边的绿毯,翠色欲流,仿佛要流如云际。 第二句是应从我们的听觉上来描写,如:听,一阵风吹来,传来了阵阵悠扬婉转,清脆悦耳,时断时续的笛声,它和风追赶着,打闹着,嬉戏着。 (可以进行想象)第三句和四句是写人。对人物要进行 言行举止,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 可以发挥想象。 当牧童躺在草地上时,可以想象牧童说的话,他躺在草地上的动作,以及他心里想的。 以上全部做到的话,你的文章会很美。 8.求15篇唐诗改写(古诗要短,但要难,每篇300字以上,350字以内)古诗《秋思》改写 更多 0 寂静的夜晚,诗人张籍在小院前,抬头看着渐圆的月亮。深秋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默默地俯视着大地。想想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人月团圆的日子,自己却孤身一人客居洛阳城,不禁感慨万千。 一阵瑟瑟的秋风吹来,令张籍冷得直打颤。他回到屋里,拿出临行前母亲给他缝制的棉袄。不禁想起年迈的母亲,想起了离别已久的家乡。浓浓的思乡情绪,深深地萦绕着他。 提起笔想给家人写信,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下笔。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倾诉,有太多太多的事想知道。张籍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的离别之情。信写好了,张籍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梦里,他回到了那日夜思念故乡,见到了年迈的母亲……。 第二天,日出东方,张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信差处,将信交到信差手中。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将信完好地送到家人手里。正当送信人准备启程时,忐忑不安的张籍急忙向信差拿回了信。小心打开,仔细再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有未交代清楚的事情。这才小心地将信交给信差。 信差侧身上马,扬鞭而去。张籍目送着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际。 9.怎么把古诗改成记叙文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1、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2、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4、加入情节,注重描写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 文字更加生动。 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补充背景材料。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 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 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改写方法】 1、解诗意 a 、什么时间或季节? b 、谁干什么? c 、人物的心情如何?(表达了什么主题?) 2、围绕主题,根据主要材料重新组材构思。 4、以诗词曲为蓝本再创作。 改写,可以改变体裁,如把诗歌改写为记叙文;可以改变人称,如把第一 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可以改变结构,如把倒叙改为顺序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华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