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用一句话形容宋词

1.关于一句宋词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全词抄录) 摸鱼儿-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首词的首句大家一定很熟悉。

不过全词未必了解,今天特将其录下,并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

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

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号曰“雁邱”,并作《雁邱词》。

早就知道那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但直到现在才读到全篇,才了解其中的故事也才真正读懂了它。后来一直很喜欢,常常默默念着那一句句刻骨铭心之语。

这是一首咏物词。在词前有小序说“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邱词》。” 这就是说,大雁殉情的事强烈的震撼了他,所以在词的开篇,便陡发奇问,破空而来。

作者本要咏雁,却从“世间”落笔,以人拟雁,赋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义,想象极为新奇。也为下文写雁的殉情预做张本;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

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过片以后,作者又借助周围景物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

在孤雁长眠之处,当年汉武帝渡汾河祀汾阴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四起;而今平林漠漠,荒烟如织,箫鼓声绝,一派萧索。古与今,人与雁,更加感到鸿雁殉情的凄烈。

但是死者不能复生,招魂无济于事,山鬼也枉自悲鸣,在这里,作者把写景与写情融为一体,更增加了悲剧气氛。 词的最后,是作者对殉情鸿雁的礼赞,他说鸿雁之死,其境界之高,上天也会嫉妒,虽不能说重于泰山,也不能跟莺儿燕子之死一样同归黄土了事。

它的美名将“千秋万古”,被后来的骚人歌咏传颂。 全词行文并不复杂,而行文腾挪多变,用事实回答了什么是至情,寄人生哲理于淡悟之外。

《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的狂歌当哭,雌雄双雕的先后投水而死,更增加了本文的意境。想当初绫子初见此词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住了。

2.用一句押韵的诗词来描述宋词和宋词人

1.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2.押韵是指在特定的文体里,在某些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韵的字。

押韵的文体称韵文,诗歌是最常见的韵文。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3.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一般认识: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

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准确认识:韵”与“韵母”不同,韵指韵母中不包括韵头的部分,古代的时候韵还包括声调的成分,同韵的字必须同声调。韵头是指复韵母中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

普通话中有i、u、ü[y]三个韵头。韵腹是指复韵母中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

如ua[uA]中的a、ei[ei]中的e、iou[iou]中的o。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

韵尾指复韵母中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中有n[n]、ng[?]两个辅音韵尾和i、u两个元音韵尾。

如ei[ei]中的i、iao[iɑu]中的u、an[an]中的n、ing[ing]中的ng。4.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押韵的位置一般在句子的末一字),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一个例子: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tái),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绕字不押韵,因为“绕”字拼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象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

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麻”、“家”、“瓜”的韵母是a、ia、ua。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练习:春眠不觉晓,(xiǎo)处处闻啼鸟。(niǎo)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shǎo)分析:晓、鸟、少字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ǎo”,而第二句中“声”字没有押韵。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4.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去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x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

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江面曲[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在这首诗里,“朝”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的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

如果按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象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仿照韵书押韵,也是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三、现代诗歌古人的诗都是依照韵书来写的。但由于岁月久远,今古语音变化较大,再按古人的韵书来写诗,就变得不再合适了,而且弄不好,会造成别扭的感觉。

所以我们今天写诗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现代押韵一般不考虑声母、声调和韵头,也不要求韵腹、韵尾完全相同,在韵的归并上,相同、相近的韵母经常可以一起押韵,可归为一个韵。

例如:像园中的韭菜,不要割,(e)/让它绿绿地长着(e)/像谷底的泉水,不要断,/让它淡淡地淌着(e)/像枝头的青果,不要摘,/让它静静地挂着(e)/也许,人总有那么一点,/想忘又不能忘,想说又不能说(uo)/像怯光的蝙蝠,/扇翅于黄昏的角落。(uo)e同uo发音相近,可以押韵。

四、十三辙与十八韵辙也是韵的意思,将同韵的字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一个一个的韵,宋代的《广。

3.用一句宋词来形容被梦中惊醒

1、行熟更教羊引著,睡浓却被鸦惊醒。

《满江红·落尽斜阳》宋代:王质 译文:走路熟悉了就让羊儿自己引路了,睡得正香却被鸟儿惊醒。 2、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

——张炎《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别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 译文:鸳鸯在水里住却不知道寒冷,现在反而被惊醒。 3、栖鸦啼破烟林暝。

把旅梦、俄惊醒。李曾伯《青玉案(癸未道间)》 译文:半夜被乌鸦惊醒,顿时起身骑马登上小山,峰回路转,突然感觉十分凉爽。

4、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宋代:张先《青门引·春思》 译文:一阵阵轻冷的晚风,夹着城楼上画角凄厉的嘶鸣,把我吹醒。

夜幕降临,重门紧闭,更显得庭院中死一般的寂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哪料到那溶溶的月光,把邻院中荡秋千的少女倩影送入我的眼里。

5、一声野鹤忽惊醒,山炉活火茶烟浮。《东山高卧》宋代:林放 译文:忽然被一声野鹤啼叫惊醒,火炉中火烧得正旺,茶水的烟漂浮在空中。

4.用一句诗词句怎么来表达一个人在家无聊

无聊夜里无聊梦,心语无聊冷若冰。

叹写无聊抒郁事,无聊目送月零丁。 1、飞红更送无聊宋李之仪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2、荒城外、无聊闲看宋吴文英 《满江红·结束萧仙》3、最无聊、燕去堂空宋吴文英 《瑞鹤仙·泪荷抛碎璧》4、小楼寒、睡起无聊宋吴文英 《瑞鹤仙·乱红生古峤》5、依旧无聊清纳兰性德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6、醒也无聊清纳兰性德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7、醉也无聊清纳兰性德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8、那将红豆寄无聊清纳兰性德 《浣溪沙》9、如许无聊宋柳永 《临江仙·梦觉小庭院》10、匆匆草草难留恋、还归去、又无聊宋柳永 《燕归梁·轻蹑罗鞋掩绛绡》11、还归去又无聊宋柳永 《燕归梁·轻蹑罗鞋掩绛绡》12、自恨无聊常病酒宋李之仪 《南乡子·睡起绕回塘》13、虽是无聊仍止酒宋葛胜仲 《浪淘沙·又见菊花新》14、无绪无聊宋晁端礼 《醉蓬莱·向重门深闭》15、总是无聊宋蔡伸 《满庭芳·玉鼎翻香》16、无聊空闭门宋邓肃 《菩萨蛮·廉纤细雨连天远》17、晚妆匀罢却无聊宋李吕 《鹧鸪天·脸上残霞酒半消》18、无聊倦旅宋袁去华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19、客意无聊花亦老宋袁去华 《浣溪沙》20、好一个、无聊底我宋陆游 《蓦山溪·穷山孤垒》21、无聊情绪如中酒宋张孝祥 《虞美人·溪西竹榭溪东路》22、愧余独处无聊些宋辛弃疾 《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23、啼鸦衰柳自无聊宋辛弃疾 《鹊桥仙·小窗风雨》24、正无聊处管弦哗宋辛弃疾 《鹧鸪天·谁共春光管日华》25、无聊独剪西窗烛宋赵师侠 《蝶恋花·夜雨鸣檐声录蔌》26、无聊成独坐宋刘过 《临江仙·数叠小山亭馆静》27、客怀先自病无聊宋俞国宝 《风入松·东风巷陌暮寒骄》28、病起无聊倚绣床宋戴复古 《浣溪沙》29、先自无聊赖宋吴潜 《水调歌头·今岁月和桂》30、小楼寒、睡起无聊宋吴文英 《瑞鹤仙·乱云生古峤》31、一般清瘦各无聊宋吴文英 《浣溪沙》32、已是无聊仍断酒宋杨泽民 《渔家傲·秾李素华曾缟昼》33、无聊强开强解宋无名氏 《汉宫春·玉减香销》34、恨情残醉却无聊唐韩偓 《浣溪沙》35、秋怀元酒更无聊元元好问 《浣溪沙》36、永夜无聊宋陆文圭 《点绛唇·永夜无聊》37、梅花与我两无聊宋陆游 《梅花绝句》38、淮南已是无聊甚宋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39、秋千拆罢无聊赖宋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40、贫即无聊富即骄宋张九成 《论语绝句一百首》。

5.用一句宋词来形容被梦中惊醒

1、行熟更教羊引著,睡浓却被鸦惊醒。《满江红·落尽斜阳》宋代:王质

译文:走路熟悉了就让羊儿自己引路了,睡得正香却被鸟儿惊醒。

2、鸳鸯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惊醒。——张炎《西河(依绿庄赏荷,分净字韵别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

译文:鸳鸯在水里住却不知道寒冷,现在反而被惊醒。

3、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李曾伯《青玉案(癸未道间)》

译文:半夜被乌鸦惊醒,顿时起身骑马登上小山,峰回路转,突然感觉十分凉爽。

4、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宋代:张先《青门引·春思》

译文:一阵阵轻冷的晚风,夹着城楼上画角凄厉的嘶鸣,把我吹醒。夜幕降临,重门紧闭,更显得庭院中死一般的寂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哪料到那溶溶的月光,把邻院中荡秋千的少女倩影送入我的眼里。

5、一声野鹤忽惊醒,山炉活火茶烟浮。《东山高卧》宋代:林放

译文:忽然被一声野鹤啼叫惊醒,火炉中火烧得正旺,茶水的烟漂浮在空中。

6.有没有关于诗词的软件

找中华诗词软件就可以。

这是汉语大辞典的网址其中包括【古文词典】含“初中”至“专升本”各级教材古文和译文;以及近1000个古文词语的解释。另外还有,【辞海成语词典】、【常用成语词典】、【新华字典】、【中华辞海】、【中华诗词】、【拼音专家】、【歇后语大全】、【灯谜大全】、【对联欣赏】、【同义反义词典】、【名言词典】及【成语故事】等内容;具有方便快捷的查询、模糊查询、扩展查询、接龙、智能接龙、成语测试游戏、成语速记游戏等功能。

其拼音、解释、出处、示例等等都一目了然,支持中文朗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