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诗经或古代经典里关于“晨”的描述带有晨的诗词 晨风 诗经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别诗 汉无名氏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杂诗 左思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 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游龙门奉先寺 杜甫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念奴娇 李清照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王维 晨扬天汉声。夕卷大河阴。 续古诗十首 白居易 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辉。草木照未远,浮云已蔽之。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白居易 宿露凝金掌,晨晖上碧珰。 梦微之 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 2.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艺术孟冬寒气至朝代:两汉作者:佚名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译文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望天上罗列的星星.十五月圆,二十月缺.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很久了.把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注释三五:农历十五日.四五:农历二十日.三岁:三年.灭:消失.区区:指相爱之情.赏析 这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 孟冬,旧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月。就一年说,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 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气至”,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至”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 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气至”。“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如闻主人公寒彻心髓的惊叹之声。 时入孟冬,主人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到夜已变长。 “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平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主人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感到长夜难明。 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仰观”可见“众星”,暗示主人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 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主人公大概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后才扩 大范围,直至天边,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 其观星之久,已见言外。读诗至此,必须联系前两句。 主人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发也“北风何惨栗”的惊叹!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双成对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颗星下? “三五”两句并非写月,而是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观星之时自然会看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有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啊! “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 读后面的“三岁”句,便知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不难设想: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人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可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 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置书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 “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的温柔敦厚! 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解释,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馀音袅袅,馀意无穷。 “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人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 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惨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罗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 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读者都还不明底蕴,唯觉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及至读完全篇,随着“我”的心灵世界的逐渐坦露,才对前六句所写的一切恍然大悟,才越来越理解她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对她产生无限同情。 鉴赏 此诗凡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到底。诗分五节,每节四句,层次分明。 惟诗中最大问题在于:一、“游子”与“良人”是一是二?二、诗中抒情主人公即“同袍与我违”的“我”,究竟是男是女?三、这是否一首怨诗?答曰:一、上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论者殆无异辞,自是一而非二。二、从全诗口吻看,抒情主人公显为闺中思好,是女性无疑。 但第三个问题却有待斟酌。盖从“游子无寒衣”句看,主人公对“游子”是同情的;然而下文对良人又似怨其久久不归之意,则难以解释。 于是吴淇在《选诗定论》中说:“前四句俱叙时,‘凛凛’句直叙,‘蝼蛄’句物,‘凉风’句景,‘游子’句事,总以叙时,勿认‘游子’句作实赋也。”其间盖认定良人不。 3.精选唐诗宋词,以及诗意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李清照的词大部分都很悲伤的.其词意大都可揣摩,搜着麻烦,我就自己给你写啦. 冬天渐近,寒气逐上心头,心冷生悲.看见梧桐被霜冻,感觉自己和梧桐有同样的体会.茶不能解忧,与酒相比显得十分苦涩啊.秋天很悲伤,虽然已经逝去,但寒冬的时间还很长,就显得更凄凉了.不如喝醉了,与菊花共享忧伤.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赏析】 小、闲、深,正是空闺写照。而春色深浓,未许泄漏,故重帘不卷,一任暗影沉沉。 春情躁动,更不能形之言语,只可托之瑶琴矣! “深”字是上片之眼。闺深、春深、情深,“倚楼无语”,说三藏七,“此时无声胜有声”,蕴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无限的韵味。 下片宕天,由室内而室外。“远岫出云”见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出云归,时光亦随之荏苒而逝,不觉晚景催逼。夜来更兼细风吹雨,轻阴漠漠,“弄”既指风雨之弄轻阴,还指此时、此境中,词人乍喜还愁的情感波动。 结末仍结穴在风雨摧花,欲谢难禁的忧思上。 历代诗评家评此词“雅练”,“淡语中致语”(沈际飞本《草堂诗余》)。 写闺中春怨,以不语语之,又借无心之云,细风、疏雨、微阴淡化,雅化,微微逗露。这种婉曲、蕴藉的传情方式,是符合传统诗歌的审美情趣的。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评解】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 人,引出以诗酒遣愁。 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 折的笔触。 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你也没高分悬赏,给你弄20多首足够质量的诗词有点困难.上面几首名诗词纯属我心情不好,想找诗词发泄,才给你弄的.给你几首我自己写的吧!里面也借鉴过名句.版权有限,自己欣赏就可以了!非诚勿扰 疏星 许小平 月沉时留孤影.少焉,疏有星,出于东山之上,相望牛斗间.依依素影谈无月,何处飞来天外仙?白露迎风,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画一笑之景,竟不知其所止.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星依云渚溅溅,露零兰液涓涓.潺潺乎如溪附松间,净化而清洁.飘飘忽如遗世则立,羽化而登仙. 长醉方何碍?不醒有甚思?其买长门赋?夜已然至半,徒然望远,青山隔断红尘岸,回首难穷,唯堤畔长亭路.即无寒蝉,骤雨也歇,雨霖处已然虚设.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与悲风.枕藉席上,不知东方之即白. 叹歌 许小平 风萧梧桐萧兮,弗解夏日之乏困。 处室之无虑兮,不知余可为何也。 空望窗之景兮,回顾余之无心也。 数日之荒废兮,终不观夫教本。 青春之可叹兮,终不为志者用。 时光之有限兮,何不勤奋读书。 逝水之不复兮,岂可临江而悔。 人生之无常兮,难为天之可测。 既晓今之此兮,当夕前之改之。 浮世之若梦兮,宜制其之厉害。 翌日之旭升兮,喜明日之可待。 江城子.思量 许小平 年少为何多凄凉?心彷徨,碎满霜,落泪湿目,无处诉忧伤.举杯思痛 怀逝水,望东江,空思量. 夜深幽静独依窗, 风动叶,正作响,闻声欲言,唯见月留光.梦醒忽复 心中志,胸襟旷,主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