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谢李平叔郎中问疾》

吏部朝回早,幽人病始苏。
过门迂问讯,欹枕听传呼。
缘瘦重裁帽,因衰学染须。
投诗发公笑,试想此形模。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由一系列自然平实的意象组合而成,通过描绘诗人早晨回吏部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淡雅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一些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首句“吏部朝回早,幽人病始苏”,直接点明时间——早晨,地点——吏部,以及主人公的身份——一个“幽人”。这句诗描绘出一种清晨时分,诗人刚刚从吏部下班,身体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场景。 “过门迂问讯,欹枕听传呼”,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吏部回家途中的场景。诗人倚枕听着门外传来的消息,似乎在询问一些事情。这种描绘给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孤独的感觉。 “缘瘦重裁帽,因衰学染须”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外貌变化。由于身体消瘦,诗人不得不重新制作一顶帽子;由于年老力衰,诗人开始尝试着染发。这两句不仅描绘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也透露出一些生活的艰辛。 “投诗发公笑,试想此形模”两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外貌和行为,引得众人发笑。这种自嘲的方式,既表现了诗人的乐观和豁达,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和苦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系列自然平实的意象组合,描绘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孤独的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一些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诗人的乐观和豁达,以及对外表的自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诗词
  • 1
    [元]
    年宫教。
    龙*随天造。
    定策两朝儒者效。
    勋业更谁能到。
    玉堂暂得余闲。
    归燕坐知还。
    待满令公书考,却回丝竹东山。
  • 2
    [元]
    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
    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
    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
    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
    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
    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
    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
    予与客清江赵伯友,临川黄观我、陈可立游。
    乐叔吴文明,平阳李平幼子翁归,泛舟送之。
    水涸,转鄱阳湖,上豫章,遇风雪,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
    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
    冯尊师天外有闻,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
    冯尊师天外
  • 3
    [宋]
    大义缺绝久未图,小人轻险何不至。
    世上固自有百为,兵间乃独求一试。
    赵括敢将亦已危,李平请守那复议。
    吁嗟忍易万人生,冀幸将徼一身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