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式之诗卷后》

矫首天地间,凄其望终古。
前辈久零落,斯文日榛莽。
戴君天台秀,忽向南方来。
老气横九州,胸次何崔嵬。
藻晚更奇,崩腾豁高趣。
疑是赤城霞,飘飖堕章句。
白首一孤剑,谁人荐子虚。
有时杯酒间,高论倾淮湖。
既有四海名,何惭万钟乐。
君看荣与贱,千载俱冥漠。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其表现形式充满了磅礴的壮志与感慨,其文字深蕴情感,让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是我对此诗的一些赏析: “矫首天地间,凄其望终古。”诗人抬头望向天地之间,凄凉地盼望时间能静止在长久而孤寂的岁月里。这一句以凄凉哀怨的笔调,描绘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天地间永恒的追求与向往。 “前辈久零落,斯文日榛莽。”诗人对前辈们的卓越成就和逝去的时光表示惋惜,同时对文化的衰落表示担忧。这种对文化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 “戴君天台秀,忽向南方来。”这里用“天台秀”来形容友人戴君的优秀品质,突如其来的他从南方出现,表明了友人的出现使诗人感到欣喜与期待。 “老气横九州,胸次何崔嵬。藻笔晚更奇,崩腾豁高趣。”这几句是对友人的赞扬,表现了友人的豪情壮志和才华横溢。在晚年的创作中,更加奇特和豁然开朗,表现了友人的创新精神。 “白首一孤剑,谁人荐子虚。”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发展的担忧和期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友情。 “有时杯酒间,高论倾淮湖。”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友谊和相互支持,以及他们在一起畅谈天下大事的情景。 “既有四海名,何惭万钟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成就的肯定和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友谊的珍视。 “君看荣与贱,千载俱冥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辱富贵看淡的哲学思考,表现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对友情的珍视、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人生荣辱看淡的哲学思考。这些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
创作背景
《题式之诗卷后》是宋朝诗人李贾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相关。因此,要了解《题式之诗卷后》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深入研究李贾的生平和宋朝的历史文化环境。同时,诗歌的内容也可能反映出创作背景的一些线索。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创作背景有一定的推测。
相关诗词
  • 1
    [宋]
    少年曾读石屏诗,老去江湖幸见之。
    百倍寻常真足惜,十存八九实堪悲。
    蛙鸣蝉噪人争羡,天巧神功彼自知。
    我欲流传天下去,为求完本补亡谁。
  • 2
    [宋]
    惟古知哲粲青编,胡为典狱难其贤。
    皋陶苏公相后先,舍是未见旧聊翩。
    果哉知仁人难全,未得其情智欲研。
    既悉其罪仍宽旃,吾心钧石何所偏。
    服而舍之天则然,画冠不犯何由缘。
    教明化洽上所宣,上失其道民乃愆。
    又复淫刑如蔓延,立法初意浸天渊。
    苗民作威天弃捐,圣神应运符握乾。
    春风甘雨偏八埏,内外建官相综絟。
    州复设掾职其专,此盖椎轮当益虔。
    县令狱掾非充员,渠用资格宜加铨。
    刑君天资静不儇,且赏一饮诗书泉。
    大府狱市来阗阗,严明之长日趋前
  • 3
    [唐]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 二章四韵十四句) 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
    如煦如吹,如负如持, 而不知其慈。
    故莫周莫止,静和而止。
    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
    如涵如封,如随如从, 而不知其功。
    故莫由莫己,顺时而理。
李贾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