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偈三首》

剔起灯来是火,历劫无明照破。
归堂撞见圣僧,几乎当面蹉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佛家诗偈,似乎是在讲述佛家众生之火所照破的无明烦恼。无明即是无明点,智慧无始以来就没有明了的意思,一有这种明朗观照就能洞察世界真相。但是它更重要的含义是指人的迷惑、无意识、不理智等心理状态,或者可以理解为欲望的深渊,佛教中的一切苦难都是从无明而来。 “剔起灯来是火,历劫无明照破。”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剔灯的场景。剔起灯来,就是点亮灯火,这原本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通动作,但在这首诗中,它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历劫无明,这是佛教中的一种智慧,它是指通过经历无数的劫难,最终达到明朗、洞察真相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灯火被剔起时,它照亮了周围的黑暗,同时也照亮了内心的无明点。这个无明点在经历无数的劫难后被照破,人们最终能够洞察世界的真相。 “归堂撞见圣僧,几乎当面蹉过。”这两句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回到了家中,突然间看见了圣僧。圣僧在佛教中通常指的是佛、菩萨等高级修行者,他们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慈悲心。然而,这个人却几乎与圣僧擦肩而过,没有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这可能意味着这个人错过了领悟真理的机会,或者错过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追求智慧和觉悟的决心和经历无数劫难最终悟道的主题。这正是佛家修行者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它既有文学美学的价值,也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但是具体的理解还要依据你提供的原文进行解析哦!希望以上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创作背景
《偈三首》是宋朝诗人释祖元所作的一组诗歌。偈,是佛教中的唱词,通常用于颂扬佛法或者表达禅悟的境界。释祖元作为一位佛教僧人,创作《偈三首》很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 至于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因为某个特定的事件、场景或者心境,触发了释祖元的灵感,使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然而,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偈三首》的具体创作背景。 总之,《偈三首》是释祖元在佛教修行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而创作的诗歌。
相关诗词
  • 1
    [宋]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泥牛入海过新罗,木马追风到天竺。
    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
    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
  • 2
    [宋]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这里见得,黄面瞿昙。
    隐身无地,其或渺漫。
    不分照雇,眉毛鼻孔。
  • 3
    [宋]
    欲渡巨少,必假方舟。
    橹棹俱全,风帆两便。
    夜观星月,昼视云山。
    万里之遥,一瞬可到。
    人心尽畏波涛险,未必被涛险似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