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后城治》

近枕长河即化坛,拎超坛侧到河干。
丹砂在地经冬暖,玉竹成林入夜寒。
水鹤应思冥象外,山翁愁不到眉端。
杖头已指丹霞景,密有尘罗络我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近枕长河即化坛,拎超坛侧到河干。”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他靠近长河的地方有一个化坛,他从化坛旁走到河岸。这里的“近枕长河”和“拎超”都带有一种动态的感觉,仿佛诗人是在行进中,不断地探索和发现。而“化坛”和“河干”则暗示了某种神秘或神圣的元素,让人对诗中的场景充满了想象。 颔联“丹砂在地经冬暖,玉竹成林入夜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他发现丹砂在地里经过冬天还是暖的,玉竹成林在夜晚却显得寒冷。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敬畏。 颈联“水鹤应思冥象外,山翁愁不到眉端。”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水鹤和山翁这两个形象。水鹤在沉思冥想之外,山翁的愁苦也难以到达眉端。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又有对人生愁苦的反思,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尾联“杖头已指丹霞景,密有尘罗络我难。”诗人已经指明了前方的目标——丹霞景色,但路上会有尘土纠缠难以摆脱。这里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有对困难的预见,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反思了人生的苦难和愁苦,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相关诗词
  • 1
    [宋]
    不惮移根远,姑怜向日姿。
    春风從自得,夜雨况相姿。
    敏速飞霜钁,婆娑拥碧枝。
    幽葩兹有待,杂卉漫多奇。
    野藿非余尚,迁兰盍尔知。
    倾心安所守,卫足岂其私。
    得地何妨徒,干霄固可疑。
    采幢须夏节,绿饼与秋期。
    莫以藂生陋,唯其秀出宜。
    迁非拔茅进,爱岂揠苗为。
    色解凌溪锦,花应当酒户。
    绕栏窠尚小,傍砌影犹卑。
    援护情宜倍,栽培力已施。
    桃溪容烂漫,竹径耸参差。
    不待毛嫱妒,何嫌鲁相辞。
    土培忧压嫩,竹插为扶欹。

  • 2
    [宋]
    南指嵩高北太行,大河中出贯灵长。
    君王不恃金汤险,自有仁恩结万方。
  • 3
    [唐]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日影徘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